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31.
九寨沟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被称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由于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和生物圈保护区双重桂冠,又在中外扬名。 我生在九寨沟,长在九寨沟,对这里的春夏秋冬、山水草木、野生动物、风俗民情都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感悟。她激励我拿起了照相机,把九寨沟仙境般的美、悠  相似文献   
132.
巴旦杏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组织培养方法,在MS加不同浓渡的NAA等7种培养基上,对巴旦杏成熟胚进行了快速繁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巴旦杏成熟胚在7种培养基上都能直接形成完整植株,可以继代培养三次左右,繁殖系数达125%~210.27%。  相似文献   
133.
基于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变化和铜吸附性分析地卷、平盘软地卷和犬地卷响应Cu~(2+)胁迫的差异,以了解谷胱甘肽在低等生物地衣抗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方法分别测定地衣体的GSH与细胞内、外的铜含量。结果显示,低浓度Cu~(2+)胁迫下,3种地卷GSH均呈上升趋势,4 mmol/L时达最高;5-8 mmol/L时,地卷和犬地卷的GSH逐步下降较明显,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平盘软地卷GSH在3-5 mmol/L Cu~(2+)范围差异不显著,Cu~(2+)5 mmol/L时才出现较明显的下降(P0.05)。4 mmol/L Cu~(2+)处理时间不同时,犬地卷的GSH变化与处理时间正相关,而地卷和平盘软地卷的GSH出现波动式变化(6 h增加,12 h下降,18-24 h上升)。3种地卷胞外铜与Cu~(2+)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并显著高于胞内铜(P0.01),而胞内富集的铜与地衣GSH变化相对应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菌藻共生的特殊生物-地卷类似于高等植物可诱导合成GSH缓解胁迫产生的伤害,3种地卷的铜耐受性差异与其铜吸附性和GSH合成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4.
异喙菊(Heteracia szovitsii)是分布于新疆北部荒漠、具短寿命花和多态果实的菊科一年生短命植物。本文对该物种的开花式样和花部特征以及繁育系统与昆虫传粉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明确其头状花序中小花的形态差异及其与多态果实间的关系、揭示其在短的花寿命内的繁殖特性。结果表明:该物种头状花序中发育成多态果实的3类小花在数量、冠毛的有无以及舌片长/宽、子房宽、花柱裂片长和子房喙长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3类小花冠毛的有无以及子房宽和喙长与多态果实的形态一致,说明多态果实的数量与形态在小花发育过程中就已完成分化。花序中的小花每天集中在上午开放,使花序在功能上犹如一朵花,可快速增大花展示和对传粉者的吸引,以使异交在开花后短时间内完成;3类小花的自花花粉均可在花柱裂片上萌发并长出花粉管,说明该物种自交亲和。3类小花不去雄套袋后均能结实,且自然授粉后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不去雄套袋的,说明该物种能自主自花授粉,且异花授粉促进了结实。3类小花通过雄性先熟以及次级花粉呈现中的泵/刷机制,将花粉呈现在花柱上部和未展开的柱头裂片外侧刷状毛上以及裂片顶端,延长了花粉呈现(雄性阶段)持续的时间,减少了花内雌雄功能间的干扰,有利于传粉者异花传粉,提高了雄/雌性适合度;同时,柱头裂片展开时可将自花花粉落置到裂片上,以完成自主自花授粉。主要传粉者六显甜花蜂(Halictus sexnotatulus)的访花时间与花序开放时间、花粉活力最高期和柱头最佳授粉期高度吻合,有利于雄性阶段花粉的输出以及雌性阶段柱头接受花粉,保障授粉在开花后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完成以及异交成功。在新疆北部荒漠的春季环境中,具短寿命花的异喙菊既可在低温多风导致传粉者不足或活动受限时,通过快速自主自花授粉及自交亲和机制来提供繁殖保障,也可在传粉者活动正常时,通过集中开花、雄性先熟及次级花粉呈现等机制来快速完成异交,提高雌/雄性及后代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135.
该研究以生长在新疆北部的二型花柱植物雪地报春(Primula nivalis)为研究材料,对7个低海拔(1 657~2 013m)森林居群和7个高海拔(2 400~2 700m)草原居群的花型比例进行调查,对花部特征进行检测,并对长、短花柱植株在不同海拔居群的花性状分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该类群植物的演化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高海拔草原居群中长花柱植株比例高于短花柱植株。(2)比较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雪地报春居群,长花柱花形态特征间存在显著差异,但短花柱花形态特征间的差异不显著。(3)高海拔草原居群中长花柱花的花冠筒长度、雄蕊长度、雌雄蕊距离、雌雄异位程度以及雌雄蕊空间位置是导致花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4)在草原居群中,长花柱花的雄蕊、雌雄异位程度及花冠口至雄蕊距离的变化减少了长短花柱花间的互补式对应性。研究认为,在异质生境中长花柱花性状的变化是导致该物种长短花柱花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6.
分别于2016年7月和2017年8月在阿尔泰山两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鼓藻类植物标本,经显微镜观察,发现鼓藻类(绿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5个分类单位,隶属于4个属,包括4种1变种:膨大新月藻(新拟)(Closterium tumidulum Gay)、钝齿宽带鼓藻(新拟)[Pleurotaenium crenulatum (Ralfs) Rabenhorst]、克塞凹顶鼓藻(新拟)(Euastrum coeselii Kouwets)、圆齿状鼓藻(新拟)(Cosmarium crenulatum Ngeli)和肾形鼓藻收缩变种(新拟)(Cosmarium reniforme var. compressum Nordstedt)。对这些新记录植物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光镜照片及手绘图。  相似文献   
137.
该文报道了采自新疆的木灵藓属中国2个新记录种——帕米尔木灵藓(Orthotrichum pamiricum)和细齿木灵藓(O.scanicum)。帕米尔木灵藓的识别特征为:叶尖钝,气孔隐型,多着生于孢蒴下部,外齿层齿片8对,干燥时蒴齿背曲,内齿层蒴条16,上部内曲;细齿木灵藓的识别特征为:叶尖部具细齿,气孔半隐型,蒴帽具分散的透明毛,内齿层和外齿层均16片,具8条黄色细沟,干燥时中部以上具沟。对这2种藓类的形态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及与其相似种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绘制了每种的形态结构墨线图。木灵藓属植物在中国的新分布记录进一步表明,新疆地区富含生物多样性,并与中亚植物区系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8.
【背景】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落后于临床需要,从特殊生境中挖掘微生物药物资源有望解决以上问题。【目的】勘探西藏仲巴五彩沙漠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并进行生物活性筛选,为发现药用放线菌资源、开发新型抗生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8种分离培养基,通过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放线菌;根据分离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放线菌多样性;采用PCR技术对分离的放线菌菌株进行II型聚酮合酶(PKS-II)酮缩酶结构域KS、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腺苷酸化结构域A、安莎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前体3-氨基-5-羟基-苯甲酸合酶(AHBA)保守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卤化酶(Halo)保守区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检测;对生物合成基因检测阳性的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菌体经丙酮浸提,获得提取浓缩物样品进行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从4份土样中分离纯化到231株放线菌,分布于7个属,其中链霉菌为优势菌属。68株放线菌的生物合成基因分析显示至少具有1种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6株同时具有4种生物合成基因簇;进一步的抑菌活性检测显示所有检测的菌株至少表现为对1株检定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8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为13株显示总抗氧化能力阳性,10株具有较好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3株显示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西藏仲巴五彩沙漠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放线菌药用资源,具有从中发现放线菌新菌种和开发新抗生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9.
该研究旨在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激活中的机制以及活化HSCs促进内皮细胞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的作用效果。运用q RT-PCR检测α-SMA、Smad2/3、VEGFA和TGF-β1-RI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Smad2/3、p-Smad2/3、VEGFA和TGF-β1-RI的蛋白质水平;基质胶(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活化HSCs的促人脐静脉血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血管形成作用。TGF-β1作用后的HSCs高表达α-SMA以及经典的TGF-β1/TGF-β1-RI/Smad2/3信号通路下游相关的TGF-β1-RI和Smad2/3等,具备了活化表型并能促进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结果表明,TGF-β1信号通过经典的Smad2/3通路激活了HSCs,使激活后的HSCs通过分泌VEGFA具备了促进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0.
韩国风景园林取得突出成就主要源自一个人的引领和启发:被韩国人民称为“韩国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的吴辉英教授。从对吴辉英教授的采访中我们可知,作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在韩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他领导制定了发展和保护政策。在为朴正熙总统工作期间,吴教授撰写了很多国家环境、规划和发展的法规与政策,并一直将风景园林师纳入其中作为重要角色。他促成了1977年自然环境保护法(NECA)的制定。他还着手建立将风景园林作为一个独立于建筑、林业和园艺的专业产业的立法基础。吴教授促成了韩国风景园林研究院的基础建设,同时促进了专业和商业执照的确立。作为韩国第一个向国家介绍风景园林的人,吴博士一直是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领军人物。吴教授还建议风景园林界要善于分享愿景,并提供新的视野,让我们一起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改善、再生和修复城市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