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832.
目前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已在全国多地开展,并在不少地方已将其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但GEP核算中相关生态系统服务多基于实际降雨数据和多年平均降雨数据,导致在进行年际间GEP变化分析时,结果难以反应实际的生态系统质量和数量的变化,从而影响GEP管理应用的效果。本文以深圳为研究案例,提出了更能代表本地降雨一般化特征的可比降雨条件,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确定方法,并且在可比降雨条件和实际降雨条件下核算了可比降雨年和临近年共3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GEP构成以及降雨因素对年际间GEP变化的影响能力。研究发现:(1)2019年为深圳可比降雨年,且符合2008—2020年间各年《深圳市气候公报》对降雨情况的阐述;(2)可比降雨条件下,与降雨相关的4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泥沙淤积、减少面源污染、涵养水源、削减洪涝)呈年际间增长趋势,实际降雨条件下,减少泥沙淤积、减少面源污染价值增长,涵养水源、削减洪涝价值下降;(3)降雨因素显著影响GEP年际变化,不同降雨条件下,深圳2019—2020年GEP变化差异高达24.78亿元,而可比降雨条件可以有效减少非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833.
834.
青藏高原广布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在气候变暖以及超载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面临着沙化的风险,并且高寒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发生沙化后修复难度极大,对高原土地沙化时空动态评估极为必要。但目前针对大范围进行长时间快速沙化模拟监测的方法存在不足,通过对比实验构建了基于植被状况-地表反射率-土壤湿度(NDVI-Albedo-Wet)三维数据空间的沙化遥感模拟监测模型,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大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代码实现,最终分析了青藏高原土地沙化时空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土地沙化总体缓解但问题依然存在的现象,具体体现在:(1)沙化总面积逐年减少,平均每年减少的面积达到55.13万hm2,但沙化模拟数据显示有大量的未沙化土地向轻度沙化转移。(2)沙化程度总体上趋于逆转状态,但部分区域土地沙化问题不断出现,主要分布于“一江两河”、唐古拉山南麓、柴达木盆地周边以及昌都地区,在三江源和川西甘南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835.
孟晨  肖燚  沈钰仟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23,43(19):8219-8228
乡村生态旅游价值作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评估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同时能为找准乡村振兴着力点,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将北京市密云区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对象分为民宿酒店、观光园与农家饭店三类,应用旅行费用法(TCM)进行区域旅游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密云区游客客源以北京市为主,导致TCM的分区旅行费用法(ZTCM)中各分区样本量差异过大,而费用分区法(TCIA)克服了此问题,同时与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相比受个体偏差的影响较小,所以评估结果更合理;TCIA法评估的密云区乡村生态旅游的总价值为42.45亿元,其中费用成本为11.24亿元,时间成本为15.17亿元,剩余价值为16.04亿元。  相似文献   
836.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指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品,将其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含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市场和技术机制。生态产品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经济价值总和称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量与生态产品总值(GEP)的比值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是评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状况的基础,是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否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在核算GEP的基础上,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量与实现率来分析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状况、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丽水市2019年GEP为4110.21亿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量为1017.49亿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为24.76%。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主要有市场交易和政府补偿两种模式。市场交易模式贡献了95.84%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量,是目前丽水市最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但存在价值实现效率不均衡、对于缺乏市场或是市场机制不成熟的生态产品不适用等问题。政府补偿模式贡...  相似文献   
837.
目的 实现诊断疾病名称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同步录入,既能确保编码的正确性又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出病人病情的真实状态,同时提高ICD-10编码使用率。方法 将ICD码字典库嵌入医院信息系统中医生工作站的电子病历模块中,在病历首页设计一种分层录入模式,整个录入框由诊断主体、诊断前体和诊断补充构成。录入时,由诊断医生采用下拉框的方式,选择所需要的诊断名称和对应的ICD-10编码。结果 疾病诊断形成标准化,同步与ICD-10关联,符合国际标准的疾病诊断表述。打破传统模式,由医生完成诊断主体判断与操作,结果更准确。结论 实时、标准化的数据将极大提高病案数据的挖掘与利用,更好地为医、教、研及医院管理者服务。  相似文献   
838.
近几年,甘肃省致力于中医药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推行,以此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2014年1月,甘肃省确定6个样本县(区)对甘肃省在医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政策进行评估。评估发现,甘肃省通过中医药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推行,有效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评估发现甘肃省中医药政策建立与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39.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水资源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等挑战,因此加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灰水足迹核算对2016年中国地级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灰水足迹水平差异大,平均值为23.40×108 m3,主要集中在20.00×108 m3以下。中国城市农业源灰水足迹比例占比主要在70%以上,工业源比例占比主要在20%以下,而生活源比例占比在40%以下;(2)全国灰水经济生产率在12.45-857.31元/m3范围内,地区差异明显。33%城市灰水足迹荷载系数均大于1,全国地级市灰水足迹荷载系数平均值为1.16,城市水资源利用已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压力,用水不可持续;(3)城市水资源开发率与灰水足迹荷载系数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城市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量"和"质"的压力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关系;(4)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呈现大型城市 > 特大型城市 > 超大型城市 > 中小型城市,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发展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用水高产而护水低效的现象。因地制宜的实行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适时纳入灰水足迹核算与管理体系,是当前城市化大背景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40.
中国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分类数据包络分析(Categorical DEA)对2007-2016年中国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对其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以及空间收敛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6年期间全国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处于低效率状态,随时间高低交错波动式发展,整体呈先降后升势态;2)生态地理区城市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温带干旱区、温带半干旱区、温带半湿润区、温带湿润区、亚热带湿润区,呈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地理区纯技术效率区间差异较大,但空间分布规律不显著,区域规模效率间差距小,且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3)纯技术效率低效是制约全国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生态地理区间纯技术效率巨大差距导致全国纯技术效率整体低效,也是全国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低效的根本原因;4)生态地理区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区域差距逐渐缩小,主要是因为高效率区域效率值向低效率区域靠拢,区域间低效向高效的"追赶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