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23篇 |
专业分类
4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7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在海拔2 400~4 800 m的悬崖峭壁之上营巢,行为观测难度较大,资料匮缺。2013年至2015年,在天山采用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寻找到上百个巢穴。通过布设红外自动相机的方法,对高山兀鹫繁殖期巢内行为进行拍摄,同时结合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其交配及巢内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共拍摄11万张照片,选出有效照片2 150张。对繁殖期行为进行了描述和定义,共7大类16种行为。根据照片逐一对比每种行为,统计各种行为拍摄张数及所占比例,其中,交配135张(6.3%),筑巢403张(18.7%),休息420张(19.5%),警戒375张(17.4%),保养335张(15.6%),运动200张(9.3%),其他282张(13.1%)。照片记录显示,交配行为从1月16日持续到3月2日,在一天的8:00~16:00时间段内,除9:00~10:00时没有记录到交配行为外,其余时间段内都有发生。交配行为次数(张数)在13:00~14:00时达到高峰,与气温同期达到高峰。交配过程持续8~15 s。筑巢期间,巢材由雌雄兀鹫运输,雌性负责将巢材放入巢中,整理、铺垫和修缮。筑巢行为在白天有三个高峰期,分别为11:00~12:00时、13:00~14:00时和15:00~16:00时。在每个高峰期后,往往出现一个短暂的低谷期。冬季食物短缺,照片显示雕鸮(Bubo bubo)、雪豹(Uncia uncia)等食肉动物进入巢内,对兀鹫繁殖造成干扰,甚至中断繁殖。作为高原健康指示物种,高山兀鹫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2.
33.
34.
玉米幼苗地上部/根间氮的循环及其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两个玉米(ZeamaysL.)自交系原引1号(YY1)和综31(Z31)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培养方法,在正常供氮(HN,0.15gN/kg干土)和低氮量供应(LN,0.038gN/kg干土)培养条件下对玉米幼苗植株体内氮的循环量及其在地上部/根间的分配量进行了定量地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在玉米幼苗地上部/根间氮的循环量很高。低氮量供应使玉米幼苗植株吸氮量下降,根中氮的分配比例增加,同时地上部/根间氮的循环量也随之减少。与氮低效自交系Z31相比,氮高效自交系YY1幼苗中地上部/根间的氮循环量大、氮向根的分配量高,因而有利于其根系的生长,表现为根/地上部之比和总根长较高。这可能有利于其中后期对氮素的高效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35.
梨自花与异花授粉后花粉胞内游离Ca2+分布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低温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了砂梨自花与异花授粉后至花粉萌发期间花粉胞内游离Ca^2 分布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亲和授粉后花粉萌发孔附近的Ca^2 浓度没有降低,但是随着授粉后时间的延长,萌发孔附近的Ca^2 梯度因花粉胞内游离Ca^2 浓度整体增大而消失,并又随后胞内游离Ca^2 浓度又不均匀下降,至萌发前在萌发孔附近的Ca^2 梯度又重新建立,而不亲和花粉则没有这种特征性的变化。研究还表明Ca^2 参与梨自交不亲和反应过程中花粉与柱头识别的初始反应和梨花粉的萌发过程。 相似文献
36.
将切去3’端穿膜序列的EB病毒膜抗原(MA)基因,插入pSV2-dhfr质粒的SV40早期启动子下游,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SV2-dhfrGPTR,使两个SV40早期启动子分别调控MA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将该重组质粒转化CHO-dhfr细胞,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阳性克隆,用氨甲喋呤加压扩增,建立了表达EBV-MA的克隆细胞系。westernblot分析证明,所表达的蛋白的分子量大约为340kd和220kd。经过细Sepharose2B琼脂糖凝胶层析初步纯化的抗原与福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2周后小鼠血清中出现明显的gp340/220特异性抗体,表明切去嵌膜区结构的EBV-MA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具有同天然膜抗原相似的分子量大小、糖基化程度、免疫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可望成为EB病毒人用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37.
泛用抗生素引起真菌性肠炎一例报告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大连116031霍艳凝,周国华长期应用抗生素除应密切观察口腔有无白色念珠菌感染外还应定期送便做真菌检查,以便监测抗生素对肠道的副作用。本例为泛用抗生素致真菌性肠炎一例报告。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 相似文献
38.
本文首次把ABC法应用于受体流动性测量中的膜表面受体荧光标记,利用FRAP(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技术实现了细胞内吞过程中膜受体流动性变化的测量.实验用Con A—Biotin和Avidin—FITC(ABC法)标记巨噬细胞ConA受体,测量ConA刺激不同时间细胞膜表面受体的荧光强度、扩散系数和荧光恢复率的变化.结果显示ABC标记法适合于测量细胞内吞过程中膜表面受体的流动性变化,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高;巨噬细胞受ConA刺激后,膜表面ConA受体的扩散系数和荧光恢复率较静息状态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9.
长期的研究表明, 生长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生理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但对它如何调控这些生理活动却缺乏系统和深入的了解。最近, 细胞核内生长素信号途径的发现为揭示其作用机制带来了曙光。乙烯参与果实成熟及植物对逆境的反应等生理活动, 其信号途径也已得到部分阐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乙烯的作用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该文概述了生长素与乙烯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及其相互关系, 讨论了生长素在植物三重反应中的作用; 并对生长素与乙烯相互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药食用真菌是世界公认的具有良好疗效的药食同源物质。然而,其中主要生物活性的成分尚未研究透彻。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虫草头孢Cephalosporium sinensis、蝙蝠蛾被孢霉Mortierella hepiali、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灵芝Ganoderma lingzhi、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等6种菌丝体的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的降糖降脂活性。我们通过人类肝癌细胞株Hep G-2建立了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和油酸(OA)诱导的甘油三酯(TGs)沉积模型,并对24种提取物的降糖降脂活性进行了功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无细胞毒性的作用浓度下(300μg/m L),猴头菌和灵芝的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提取物以及虫草头孢的正己烷提取物剂量依赖性的增加Hep G-2细胞葡萄糖的消耗;虫草头孢的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提取物以及灵芝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蝙蝠蛾被孢霉的正己烷提取物剂量依赖性的抑制OA诱导的TGs合成。这些结果表明,药食用真菌可以被用来调控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