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81.
北京地区亚洲玉米螟种群中Wolbachia超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月  王哲  刘宏岳  沈佐锐 《昆虫学报》2008,51(6):665-670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可以引起节肢动物生殖行为改变的细胞内共生细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我国常见的鳞翅目害虫,尤其对玉米危害严重。本文通过对Wolbahciawsp基因的PCR扩增及克隆测序,明确了Wolbachia在北京地区亚洲玉米螟野生种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检测的种群中,存在两种类型的Wolbahcia,分别将其命名为wFurA(GenBank注册号为EU294311)和wFurB(GenBan k注册号为EU294312);系统树分析表明其分别属于Wolbahcia A组和B组。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在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野生种群内存在着Wolbachia的超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82.
温室白粉虱自动计数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温室白粉虱自动计数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胶卷照相机和家用摄像机对田间温室白粉虱等生的叶片进行拍摄,以获得其数字图象,对白粉虱图象的分割采用Johannsen基于熵的分割算法,对分割后的二值图象利用区域标记算法得到白粉虱个体的数量。对叶片挨在一起的白粉虱个体采用数学形态学算法进行了分离。用19个虫叶片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直接利用分割图象进行白粉虱个体计数的累积准确率达91.99%,而分离处理的算法则需要改进,因此,这一技术具有进一步在生态研究和IPM实践中推广的可能性,这将使田间微小昆虫的种群数量监测和测查的工作量大幅度降低,而铉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3.
研制了NJZ06粘性黄纸诱捕器,用于对有翅型荻草谷网蚜Macrosiphum(Sitobion) miscanthi(Takahashi)在田间的扩散行为的试验研究;黄色诱板上诱集的蚜虫以微小昆虫自动计数系统计数;试验在北京郊区麦田中进行。结果显示,距地面120cm的高度诱蚜量最多,平均诱蚜数达到573.0头/板,与其他高度诱蚜量差异显著;面朝南的诱板诱蚜量居各朝向之首,平均诱蚜数272.5头/板。生态因子对有翅蚜的扩散飞行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84.
基于颜色特征的昆虫自动鉴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昆虫实现自动鉴定是将相关专家从大量重复性的鉴定工作中解脱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章文着重论述昆虫自动鉴定系统鉴定的基本原理,开发步骤和使用昆虫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自动鉴定的步骤,基于颜色特征的昆虫自动鉴定系统开发中在图像获取、颜色特征提取方面的难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经过测试开发出的基于颜色特征的蝴蝶自动鉴定系统在对43种蝴蝶的自动鉴定上取得了95.2%准确率。  相似文献   
85.
记述云南省脉翅目粉岭科2新种:奇斑曲粉岭Coniocom psa spectabilis Liu et yang,sp.nov和丫重粉蛉Semidalis ypsilon Liu et Yang,sp.nov。。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86.
昆虫远程鉴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利用数码显微镜用摄像仪、计算机网络传输图像的远程鉴定技术在昆虫鉴定方面尝试 ,认为该远程鉴定技术在昆虫的鉴定或复核方面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7.
异色瓢虫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王小艺  沈佐锐 《昆虫知识》2002,39(4):255-261
从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Pallas)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包括色斑变化、生活史、繁殖、食性、捕食、越冬、贮存、人工饲养、田间动态以及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等方面概述了异色瓢虫的研究进展。并对异色瓢虫在农业生产特别是果园、菜地、温室花卉上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指出异色瓢虫是一种很有利用前景和产业化生产价值的天敌生物  相似文献   
88.
刘锐  李志红  孙晓  沈佐锐 《昆虫知识》2006,43(3):368-370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生殖组织内的一类共生细菌,泰国等已发现Wolbachia感染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tau(Walker)的现象。利用沃尔巴克氏体wsp基因的1对通用引物(81F,691R)从我国南亚果实蝇的总DNA中扩增到1段500 bp左右的wsp基因片段,并克隆得到了Wolbachia相关序列,首次发现了沃尔巴克氏体对我国南亚果实蝇的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89.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桃蚜种群寄主遗传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寄主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蚜虫种类之一。为了探明桃蚜在不同寄主上的遗传分化特点,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西兰花、桃树、辣椒上的桃蚜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达到7.6个,桃树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各种夏寄主上的桃蚜迁回桃树上越冬,从而使多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得以聚集的原因。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分析显示西兰花种群、桃树种群和辣椒种群两两之间(除了桃树06种群和辣椒06种群之间没有遗传分化外)都出现了明显遗传分化,相比之下桃树种群和辣椒种群的分化程度要比桃树种群和西兰花种群的分化程度低,这可能预示着西兰花寄主上的桃蚜正在向远离桃树和辣椒种群的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90.
刘宏岳  宋月  王哲  沈佐锐 《昆虫知识》2009,46(2):266-271
Wolbachia是一类可以引起寄主生殖行为改变的共生菌,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内。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是我国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卵寄生蜂的优势种。本文利用Wolbachia的16SrDNA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以及克隆测序,对我国14个地区的玉米螟赤眼蜂种群中Wolbachia的感染情况做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被测的1412头野生玉米螟赤眼蜂全部感染有Wolbachi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北京柳沟、山东菏泽、河南郑州、河南驻马店、湖南长沙5个种群存在超感染现象。这是Wolbachia在玉米螟赤眼蜂种群内分布情况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