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8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51.
三倍体湘云鲫2号是通过倍间杂交产生的一种多倍体鱼(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因其不育性状,具有重要的生产和科研价值。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在动物育性的分子调控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鱼类中尚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利用本实验室特有遗传背景清晰的实验鱼品系(三倍体湘云鲫2号、二倍体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和同源三倍体鲫),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它们性腺中线粒体DNA的拷贝数,发现三倍体湘云鲫2号雄性个体精巢中mt DNA含量较正常水平高,雌性个体卵巢中mt DNA含量较正常水平低。实验首次从线粒体DNA含量影响生殖细胞发育的角度探索线粒体与三倍体湘云鲫2号不育的关系,为三倍体湘云鲫2号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52.
953.
连续通过粘虫虫体传代对苏云金杆菌晶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泰奥斯(1956)曾指出,昆虫病原微生物连续通过敏感寄生可以提高病原的毒性,吉川等(1974)将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的一个菌株通过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作传代试验(不是连续传代,中间经过平板分离),发现经过6次传代后细菌在虫尸内增殖良好。在我国,一般也认为通过虫体传代可以恢复或提高毒力,即所谓“虫体复壮”(盛祖嘉,1974)。我们试图用这个方法来得到对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毒力强的菌株。但发现所有试验的6个菌株,在  相似文献   
954.
西藏东南部地区的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解放前,由于社会和地理上的原因,西藏地区的鸟类调查研究,进行得很少。过去,西藏处于残酷、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下,反动宗教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极力宣扬宗教迷信,把许多动物赋于“神”的色彩,叫人顶礼膜拜,这就大大限制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利用和改造。  相似文献   
955.
海南快生根瘤菌I66的部分16S rRNA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根瘤菌目前有4个属、10个种.包括Rhizobium(6个种),Sinorhizobium(2个种),Azorhizobium(1个种)和Bradyrhizobium(1个种).其中多数是近年来采用现代分类技术分析后建立的,而且新的类群还在不断被发现.在以前的根瘤菌数值分类及DNA-DNA杂交研究中,我们确定了海南慢生型根瘤菌属于大豆慢生根瘤菌种(B.japonicum).而海南快生型根瘤菌的分类地位则较为分散.其中一些菌株属于已知各根瘤菌种,另有4株银合欢根瘤菌和13株来自不同寄主的菌株分别构成具有独立的分类地位的两个菌群(第2群和第4群)(待发表).为了进一步明确它们的分类地位,我们依据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根瘤菌分委员会的建议,利用Young等建立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技术,对第4群的代表菌株166的部分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  相似文献   
956.
粉螨科二新种(蜱螨亚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福  江建国 《昆虫学报》1994,37(3):374-377
  相似文献   
957.
您曾经考虑过什么是生命的問題嗎?看来,我們全都能把生物和非生物区分开来。但是对于有机体(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是由那些化学物質所構成的問題,我們不是随时都想得很清楚的。我們身体的主要化學組成部分乃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水分。虽然所有这些化合物都有很大的意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蛋白質。在生活的有机体中,蛋白質以及其他一些化合物都是由食物中的物質形成的,以后又分解成簡單的最后产物,这些产物必須排出体外。食物的消化吸收过  相似文献   
958.
鸟类标本腹开剥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鸟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外部形态。一般由于时间的关系,在野外采到的标本不能马上进行鉴定。为了防止腐烂,必须经过剥制过程,这样的标本,不但能达到科学研究的要求,而且可以长期保存,做为科学资料。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很多种剥制标本的方法,除珍传的“唐家”剥制法之外,在大跃进中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剥制方法。为了搞清我困的动物资源,现在许多地方的大中学校及有关部门和人民公社,都从事于动物调查工作。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所以目前有必要总结技术工作,将多快好省的剥制方法加以  相似文献   
959.
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137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137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应用特比萘芬口服1周(250mg/d)联合外用咪康唑霜1周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26例,显效4例,好转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4.9%,真菌清除率为95.6%。结论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咪康唑霜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60.
LS蛋白(2,4-二氧四氢蝶啶合成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是催化核黄素生物合成的重要合成酶之一。该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其在不同物种中具有空间结构差异。布鲁氏菌LS蛋白(BLS)是布鲁氏菌的一种优势抗原,是由两个五聚体组成的结构稳定的十聚体。BLS是光滑型和粗糙型布鲁氏菌所共有的抗原,用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可提高其敏感性;BLS可以激发抗原特异性细胞应答产生IFN-γ,从而对宿主产生保护力,是一种理想的布鲁氏菌病亚单位疫苗的候选蛋白。本文综述了BLS的结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BLS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