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不同起源时间的植物叶凋落物在中亚热带的分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元丹  江洪  余树全  窦荣鹏  郭培培  王彬 《生态学报》2009,29(10):5237-5245
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叶,采用分解袋法,在浙江千岛湖地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进行了分解试验,试图探索植物进化过程中凋落物分解特性的演变趋势.所选的9种植物分属于4个类群,按起源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蕨类植物(芒萁和桫椤)、裸子植物(苏铁、水杉、杉木和马尾松)、双子叶植物(木荷和青冈)及单子叶植物(毛竹).每隔一个月取样,每种凋落物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群凋落物基质的氮(N)、木质素(Lignin)含量及Lignin/N比值与分解速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起源时间越晚的植物凋落物的基质N含量越高,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Lignin含量和Lignin/N比值的趋势一致,均为起源时间越晚而值越低,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的范围在0.25~0.63之间,表现出毛竹>青冈>木荷>水杉>马尾松>杉木>苏铁>桫椤>芒萁的趋势.4个植物类群的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均值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植物凋落物分解的进化趋势是由分解缓慢逐渐演变为分解较快.  相似文献   
72.
模拟酸雨对亚热带典型树种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酸雨胁迫下中国亚热带典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青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erg) oersted)叶凋落物分解的比较研究,试图分析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揭示酸雨胁迫下凋落物分解的变化规律.利用网袋法进行试验,共设计有3个区组: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pH4.0)、重度酸雨胁迫(pH2.5).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3种亚热带树种凋落叶片的影响比较显著,通常会减慢凋落分解的速率.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pH4.0)和重度酸雨胁迫(pH2.5)三个处理对分解系数的影响,马尾松的分别为:0.49、0.34、0.25;木荷的分别为:0.70、0.34、0.32;青冈的分别为:0.64、0.23、0.21;酸雨对马尾松、木荷、青冈叶的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影响的大小为:pH(2.5)>pH(4.0)>pH(5.6).中度酸雨处理(pH4.0)和重度酸雨处理(pH2.5)影响叶凋落物分解95%的时间分别推迟了:马尾松2.697a、5.869a;木荷4 531a、5.082a;青冈8.344a、9.584a.  相似文献   
73.
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种群数量动态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岳春雷  江洪  朱荫湄 《生态学报》2002,22(5):793-796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种群数量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南川升麻种群为衰退型种群,种群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低,种群世代周期偏长,在25a内种群幼苗数量和总数量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南川升麻种群经历了两次死亡高峰期,受到了环境筛的强烈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
季节性高温和干旱对亚热带毛竹林碳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安吉亚热带毛竹林生态系统碳通量进行连续观测,选取2011和2013年月尺度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数据,探讨季节性高温、干旱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安吉毛竹林年际间NEP有较大差异;2013年7和8月由于水热不同步而造成的高温干旱使其NEP明显下降,相比于2011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9.9%和80.0%.对2011和2013年月尺度下NEP、Re和GEP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Re和GEP与温度因子均呈显著相关(P<0.05),但两者对空气和土壤水分的响应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GEP相比于Re更易受到土壤水分降低的影响,而饱和水汽压差的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Re、同时抑制GEP,这是造成2013年7和8月安吉毛竹林NEP降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6.
江洪  林鸿荣 《生态学报》1983,3(2):111-118
植物的同化器官一般是指制造和积累有机物质并用于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叶片(叶束)。它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同化器官吸收光能,在叶绿体和酶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它的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植株制造有机物质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的高低。因此,研究植物群体和单株同化器官数量垂直分布的规律及其与  相似文献   
77.
东灵山植物群落的排序,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相似文献   
78.
孙成  江洪  陈健  刘玉莉  牛晓栋  陈晓峰  方成圆 《生态学报》2015,35(12):4128-4136
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仪器,对亚热带(浙江省)毛竹林生态系统2011年的净辐射、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以及气温、地温、降雨量等气象要素进行了连续观测,定量分析了毛竹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的变化和各能量分量的分配特征,并计算了能量闭合度以及波文比。结果表明:毛竹林全年净辐射为2628.00 MJ/m2,显热通量为576.80 MJ/m2,潜热通量为1666.77 MJ/m2,土壤热通量为-7.52 MJ/m2,土壤为热源,各能量分量季节变化明显,日变化基本呈单峰型曲线变化。显热通量占净辐射的22.0%,潜热通量占63.4%,毛竹林生态系统潜热通量为能量散失的主要形式。波文比逐月变化规律不明显,波动较大,在0.07—1.77之间变化,能量平衡比率法得出毛竹林年能量闭合度为0.85,月平均闭合度为0.84,能量闭合度高于线性回归法计算结果,但仍有15%的能量不闭合。  相似文献   
79.
利用涡度相关法和生理生态法(光合)对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非生长季(2014.10-2015.4, 无2 月)的CO2 通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 基于涡度的生态系统净交换量(NEE)和基于光合的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P)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 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直接影响, 在午间12:00 前后有最大值, 且两者均表现为秋季最大(10 月最高), 春季次之, 冬季最低。就各月而言, 基于光合测定的NEP 日最大值和月总量均低于涡度相关技术白天的测定值, 但均占到后者的40%和65%以上, 在毛竹光合能力比较强的10、11 和4 月, 所占比例更大。表明在白天, 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的NEP 主要取决于毛竹的光合作用。此外, 观测期间, 毛竹林生态系统在的净初级生产力总量为1365.59 gCO2·m–2, 吸收的碳约372.44 gC·m–2, 整体表现为较强的碳汇。  相似文献   
80.
采用盆栽试验和模拟酸雨喷淋的试验方法,研究了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对照(pH 5.6)处理下,不同季节秃瓣杜英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相同处理下,秃瓣杜英幼苗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株高和地径均为10月>7月>4月>1月;同一季节不同处理中,SPAD、Fv/Fm、ΦPSⅡ、株高和地径为重度酸雨>中度酸雨>对照;不同pH酸雨梯度处理和季节的交互作用对秃瓣杜英的SPAD、Fv/Fm、株高和地径的影响显著,而对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