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为揭示不同经营措施对油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广西最大的县级油茶产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对5种不同经营措施的油茶林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并对比分析了5种不同经营措施下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不同经营措施的油茶林下物种组成包括63科123属148种,其中灌木层25科44属51种;草本层42科83属97种;共有种为22种;灌木层中占有比重较大的物种以共有种居多,而草本层优势种差异较大,比例较大的物种有13种。多样性指数方面,利用无性系苗木更新改造措施下的油茶林多样性指数最低(P<0.01,除Pielou指数);在相关性分析中,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均呈负相关(P<0.01),Margalef、Shannon-Wiener指数与郁闭度、冠幅呈正相关(P<0.01),Simpson指数与郁闭度呈正相关(P<0.01)。该研究说明,不同经营措施对油茶林下植被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不仅仅与改造与否有关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采取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2.
原始阔叶红松林是我国温带典型的地带性顶极植被类型,枫桦次生林是其典型的次生林类型之一,对二者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评价该地区的碳平衡。本研究主要测定了2013和2014年2个生长季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枫桦次生林土壤呼吸(RS),并量化了土壤呼吸的各个组分(异养呼吸RH和自养呼吸RA),与此同时测量了土壤10 cm处温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特性,其大小的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土壤10 cm处的温度可以解释RS 64%~70%、RH 56%~65%、RA 77%~79%的变异。对于温度的敏感性,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Q10值>枫桦次生林土壤呼吸Q10值,而在单一林型中的比较,RA Q10值 > RS Q10值 > RH Q10值。此外,总体Q10值随着季节有着明显的变化,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枫桦次生林RS年平均速率分别为3.92和4.06 μmol·m-2·s-1,RH年平均速率分别为2.97和2.85 μmol·m-2·s-1,RA年平均速率则分别为0.96和1.17 μmol·m-2·s-1。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以及土壤土壤自养呼吸要稍低于枫桦次生林,而原始阔叶红松林异养呼吸则高于枫桦次生林异养呼吸,但差异不显著。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枫桦次生林RS平均年通量分别为942和971 g C·m-2·a-1,RH年通量分别为709和677 g C·m-2·a-1,RA年通量则分别为215和276 g C·m-2·a-1。原始阔叶红松林RS年通量略高于枫桦次生林RS年通量,但差异不显著。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地区枫桦次生林正向演替的过程中,植被演替变化对土壤呼吸及各组分的影响并不明显,相较于环境因子温度和湿度要小的多。  相似文献   
103.
首次系统论述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地湿地植被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湿地植被演替规律进行了全面探讨。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东部山地湿地植被演替与发展过程,经过三个阶段:即富营养沼泽→中营养沼泽→贫营养沼泽。无论是森林沼泽,还是草甸、沼生及水生植被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4.
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全球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的 2种主要方法 ,即测定表面通量的微气象学方法 (涡相关法 )和生物量清单统计方法。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应用上述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进展情况 ,并对今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106.
检视和记述了我国边草蛉属Brinckochrysa Tjeder 5个种类(包括1新种);桂边草蛉Brinckochrysa guiana sp.nov,琼边草蛉B.qionguna Yang,莲座边草蛉B.rasulata Yang et Yang,膨板边草蛉B.turgida(yang et Wang,1990)和秉氏边草蛉B.zina(Navas,1933),新种有详细的形态学描述、插图、种名词源以及与其近似种的区别。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7.
记述采自我国广西、贵州、浙江、福建的狭溪泥甲属4新种:腹突溪泥甲、平腹溪泥甲、东南溪泥甲和直胚溪泥甲。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8.
中国鞭蝽科首记(半翅目:异翅亚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树芝  杨集昆 《昆虫学报》1991,34(3):333-336
鞭蝽科(Dipsocoridae)为小型的捕食性昆虫,体长约1—3,色泽一般为黄褐、褐色,光亮;体长形。头似三角状,前端向前突,不强烈向下倾斜;复眼小,具单眼;触角细长,第1、2两节短,第2节显著长于第1节,第3、4两节长,纤细,具稀疏长毛。喙一般细长,达到或略超过后足基节。翅的长短常有变异,具翅室;前翅前缘近中部有楔片缝(楔片缝长者,可达革片的中部)。跗节2节或3节。雄虫生殖节构造复杂;雌虫生殖节一般有产卵瓣。  相似文献   
109.
杨定  杨集昆 《昆虫学报》1993,36(2):219-222
锥秆蝇属 Rhodesiella Adams为秆蝇科一大属,全世界已知93种,分布于东洋区、古北区、澳洲区、埃塞俄比亚区和新北区,尤其以东洋区种类最为丰富。该属的种类体呈黑色,胸部略隆突,小盾片锥形,有2—3对鬃位于瘤突上,翅有较大的臀区和较宽大的盘室。我国已知13种,主要分布于台湾省。本文记述了3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0.
穴虻科(Vermilionidae)的潜穴虻属 (Vermiophis Yang)自1979年以陕北的甘泉潜穴虻(V.ganquanensis Yang)为模式种建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与重视,一些同志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刘思孔、北京农业大学的李法圣、山东农业大学的墨铁路、甘肃文县农校的刘松林等,协助采集或寄送标本,对他们的帮助与支持作者深表谢意。美国伊利诺伊州自然历史调查所的分类学家D.W.Webb,南非纳塔尔省博物馆长B.R.Stuckenberg博士等均要求借用或交换作者的模式标本,因为这是我国特有的一属穴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