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开垦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剧,并对动物群落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功能多样性恰恰能体现环境或干扰胁迫导致的群落结构差异。但有关啮齿动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我们在2018至2020年的4月、7月和10月利用铗日法对开垦区和未开垦区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选择并量化了与其营养、生活史、生理、形态及活动节律等相关的5个功能性状,以探讨开垦对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及性状组成和功能多样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开垦区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未开垦区,开垦改变了啮齿动物群落性状组成;(2)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蛰眠、繁殖周期和食性等功能性状显著相关;(3)开垦区春、秋季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功能均匀度高于未开垦区,各季节群落功能离散度显著高于未开垦区;而未开垦区夏季群落功能丰富度高于开垦区,秋季群落功能均匀度高于开垦区;(4)开垦区和未开垦区群落功能丰富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二者在不同季节间差异较大;开垦区群落功能均匀度最高值出现在春季、功能离散度最高值出现在秋季,二者在季节间差异均较小;未开垦群落功能均匀度最高值出现在秋季、功能离散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二者在季节间差异均较大。上述结果说明,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与土地开垦和季节相关联,开垦会从啮齿动物群落的生态空间利用程度、资源利用、种间竞争及生态位等方面影响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四川省林权制度的改革,高速路域人工林经营模式变得多样化。本文探讨了不同营林措施(UP:林下种植;PT:翻耕;MO:割除灌草;AC:弃耕;CK:对照)对路域杨树人工林的影响,为其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于2020年7月中旬,采用典型样地法选取样地,对样地内乔木进行每株检尺,并记录林下物种组成,计算α多样性;采集土样并测定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全钾、速效钾、全氮、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土壤pH。结果表明:UP、MO、AC处理均显著减少了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PT处理提高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不同营林措施下,土壤容重、全钾、全磷的差异性不显著,UP、PT、MO与AC处理均显著减少了速效磷、全氮与速效钾含量;UP与MO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UP、PT、MO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率;MO处理显著减少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土壤含水率、土壤pH、全氮、速效钾显著影响草本层多样性;速效磷、速效钾、全氮显著影响灌木层多样性。不同营林措施对路域杨树人工林影响效果有显著差异;除CK外,所有营林措施均显著降低土壤速效磷、全氮、速效钾含量;路域杨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大部分可由土壤速效磷、全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寄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寄主植物对3种桑寄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并分析了桑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的相同寄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来自7种寄主植物的五蕊寄生(Dendrophthoe pentandra)的叶片含水量(61.2%~70.1%)、氮含量(9.6~16.0 g/kg)、碳氮比(30.8~48.5)以及缩合单宁含量(3.3%~11.0%)等性状的差异较大;从4种寄主植物上获取的澜沧江寄生(Scurrula chingii var.yunnanensis)的叶片含水量(60.0%~71.7%)、碳含量(431.3~502.3 g/kg)和缩合单宁含量(3.8%~9.9%)等性状也呈现较大种间差异,而在2种寄主植物上的离瓣寄生(Helixanthera parasitica)的叶片功能性状没有显著差异。桑寄生植物与寄主植物的叶片含水量、总碳含量、总氮含量、碳氮比和缩合单宁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寄主植物作为桑寄生植物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会影响桑寄生植物叶片的相应功能性状。桑寄生植物能从寄主植物获...  相似文献   
14.
昆虫滞育生化机制研究概况(上)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苏天运  苏天增 《四川动物》1995,14(3):113-116
昆虫滞育生化机制研究概况(上)苏天运,苏天增河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郑州450052商丘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昆虫滞育(diapause)的发生、持续与解除是多种因素,如光照、温度等与体内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重要的生理生态适...  相似文献   
15.
<正>第19次日美霍乱协作会议于1983年10月17日至19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召开。会议宣读的论文日本方面11篇,美国方面28篇,共计39篇。此外还有美国的23篇书面材料,所有资料均很有意义。美国方面的研究范围广泛,以上接论文报告顺序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小鼠G显带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4个自交系小鼠和1个杂交系小鼠的54个骨髓细胞G显带核型,各系小鼠G显带标本均能观察到显示大带和小带的两种带型细胞。大带细胞带少、清晰、恒定,根据其带型能鉴别各号染色体。各系小鼠大带带型相同。本文还描述了各号染色体大带带型特征,并绘制了小鼠G带核型模式图,提出了带型相似的6,8;1,X;9,13;及17,18等染色体识别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细胞核染色和遗传分析的方法证明了粉拟青霉的异核性。在遗传分析中采用酶解菌丝细胞壁及原生质体再生的方法,得到了组分同核体;同核体又配接重新形成了与原菌株性状相似的异核体。细胞核染色显示粉拟青霉分生孢子为单细胞多核,结合其它现象,证明了在其生活史中异核性是稳定的。表明该菌田间分离株是永久性异核体。这一现象与已报道的分生孢子为单核的虫生真菌异核现象不同,了解这一现象及其实质对认识该菌生理、菌种改良以及提高野外防治害虫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定坤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妊娠情况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定坤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及胰岛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LH/FSH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 h胰岛素(Postprandial 2 hours insulin,2hPINS)及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HOMA-β)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HOMA-IS)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排卵及成功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坤丹有助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提高排卵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二代测序技术由于通量高、读长适中、错误率较低及成本低等优点而备受广大科研人员的青睐。本文从7种烟草属植物的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及烟草病毒的检测与鉴定等4个方面对二代测序技术在烟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二代测序技术及三代测序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塔里木河下游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Riegl VZ-1000型地面激光扫描仪(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获取离河道不同距离的8个样方内513棵胡杨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建立冠层高度模型、Hough变换等方法获取单木株数和结构参数,并与传统的每木检尺实测数据和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低空影像进行对比,验证激光雷达方法的测树精度;对TLS获取的胡杨树形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关系模型;探讨不同水胁迫条件(不同离河道距离,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胡杨单木结构参数的影响;最后按不同径级划分胡杨的年龄,得出各龄级胡杨所占比例。结果表明:(1)TLS能够高精度获取不同密度和长势的胡杨单木株数和结构参数,单株准确分割比率为94%—100%,相对于UAV低空影像更为准确;(2)TLS获取的胡杨树高(Tree height,TH)、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冠幅直径(Crown diameter,CD)和冠幅面积(Crown area,CA)与传统实测值拟合度R~2较高,分别为0.95、0.97、0.77和0.84,表明实测数据和TLS获取数据无明显差异;(3)胡杨CD、CA分别与TH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性系数为0.73、0.67;基于此构建了胡杨TH与CD的关系模型,即TH=2.6274×CD~(0.706),R~2为0.64;(4)根据径级划分胡杨年龄段可知,DBH为15—30 cm的近熟林比例最大,占8个样方内监测胡杨总株数的47%,表明胡杨种群年龄结构相对稳定并总体态势良好,呈现了生态输水对塔河下游胡杨种群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之,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客观反映胡杨树形结构参数,可替代耗力、耗费、耗时的传统实测方法,为时时掌握胡杨林生长发育、长势动态以及多尺度、多时相生态耗水研究提供高精度信息,为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