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离子束诱变粟酒裂殖酵母产辅酶Q_(10)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酶Q10(coenzyme Q10,CoQ)对心脏充血性病人有较好的疗效,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实验研究了离子束诱变粟酒裂殖酵母对提高CoQ10的产量的影响与作用。实验筛选出六株突变菌株,研究了突变株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突变菌株的CoQ10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编号为N1菌株产量达6.9344mg/L,是对照菌株的10倍多,最低的N2菌株的产量也是对照菌株的1.3倍。  相似文献   
142.
利用单一微生物发酵是现阶段获得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 的主要方式,但过高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近年来利用活性污泥菌群混合培养合成PHA被广泛研究。将剩余污泥处理与PHA合成相结合,不仅可以省去纯培养所必需的灭菌环节,同时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剩余污泥的水解酸化、菌群富集驯化及PHA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深入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有助于混合培养合成PHA的推广应用。文中主要介绍利用剩余污泥合成PHA的可行性、影响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因素、污泥菌群富集驯化合成PHA及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3.
山东半岛地区汉族大学生身高与指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4.
樊国盛   《广西植物》1996,16(4):305-307
用聚类分析的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等5种方法对亚洲野茉莉科的属进行了分类。形态分类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根据聚类图(树状图),支持笔者将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至中国云南南部,原归于歧序野茉莉属(Bruinsmia)中的一种(B.Polysperma(Clarke)van Steenis)另立一新属──新野茉莉属(Neostyraxgen.nov.)。  相似文献   
145.
胚胎骨Ⅰ型胶原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酸性、中性交互提取法从人胚骨中提取Ⅰ型胶原,经SDS-PAGE电泳,氨基酸分析和免疫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所提胶原电泳区带与Ⅰ型标准品相同,环状沉淀反应阳性,氨基酸分析甘氨酸占1000个氨基酸总残基的1/3,羟脯氨酸与脯氨酸之比为0.65,符合Ⅰ型胶原特征,并显示有较高的纯度,可用于胶原制品的制作.  相似文献   
146.
甾醇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环戊烷骈多氢菲衍生物,其不仅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活性。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应用酵母细胞异源合成甾醇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由于甾醇是疏水性大分子,倾向于积累在酵母的膜结构中而引发细胞毒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甾醇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揭示酵母中甾醇转运机制,特别是与甾醇转运相关的转运蛋白的工作原理,有助于设计新的策略,解除酵母细胞工厂中的甾醇积累毒性、实现甾醇增产。酵母中甾醇转运主要通过蛋白质介导的非囊泡运输机制来完成,本文归纳了酵母中已报道的5类甾醇转运相关蛋白,即OSBP/ORPs家族蛋白、LAM家族蛋白、NPC样甾醇转运蛋白、ABC转运家族蛋白和CAP超家族蛋白,汇总了这些蛋白对细胞内甾醇梯度分布和稳态维持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本文还综述了甾醇转运蛋白在酵母细胞工厂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7.
云南东南部松属植物分布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国盛  薛纪如   《广西植物》1993,13(4):349-354
本文从云南东南部松属植物的种类入手,探讨了其生态特性及分布特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由各个方向分布而来的松属各种在此都趋向于其分布的边界,使得本区成为松属植物中不同区系成分分布的一个限制地域,并就产生这种特殊分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进一步从松属植物分类上分析了国产松属性状状态及其组合的分布,继此又对我国各地区所产松属植物与西南地区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云南东南部是我国松属植物发育较好和多样化的一个地区。此外,还分析了本区松属的特有种和替代种。并提出了大明松与黄山松的区别点属黄山松的变异范围之内,应予归并。  相似文献   
148.
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mansoni)和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成虫和曼氏血吸虫尾蚴基因组DAN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消化后,分别与^32p-dCTP标记的来源于核糖体DNA的PSMHCR5、PSMHCR4PSM889探针杂交,曼我血吸虫尾蚴和成虫在PSMHCR4杂交带型的1.6-2.8kb之间,存在有明显不同的次杂带;而PSMHCR5和PSM889的杂交带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9.
田菁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0.
樊国盛  徐永椿   《广西植物》1989,9(1):31-33
<正> 本分类群最早由Miquel(1859)建立Bennettia属,以后Bentham和J. D.Hooker在Genera Plantarum中,Warburg(1893),Gilg(1925)在Engl.u.Prantl Nat.Pflanzenfam.的第一、第二版中均采用了此学名作为本类群的合法有效之名称。由于S.F.Gray(1821)在大戟科Euphorbiaceae中定了一属,名Bennettia,接着C. R.Brown(1852)在菊科Compositae中也定了一属,名Bennettia,虽然后来Bennettia在大戟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