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虎血清犬腺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腺病毒(Canine adenovirus,CAV)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成员,分为犬腺病毒Ⅰ型(CAV-1)和犬腺病毒Ⅱ型(CAV-2),其中CAV-1主要引起狐狸(Vulpes vulpes)脑炎和犬(Canis familiaris)传染性肝炎(殷震和刘景华,1997;胡体拉,1963)。在国内,夏咸柱等(1984)首次分离到CAV-1,随后,多个地区的不同动物中又有相继分离到该病毒的报道(钟志宏等,1990;范泉水和袁国庆,1992;夏咸柱等,1984)。CAV-2主要引起犬的喉气管炎和幼犬咳嗽,在我国的感染也比较普遍(范泉水和夏咸柱,1999)。  相似文献   
72.
本文应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肺炎(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viralpneumonia,HPAIVP)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ICAM-1及其受体的表达含量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中ICAM-1及其受体表达含量在攻毒后1d即开始升高,第4天达高峰。就攻毒剂量来说,以100LD50/50μL攻毒组小鼠肺组织中ICAM-1及其受体阳性表达量升高最明显。并通过ELASA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变化。结果表明:ICAM-1及其受体在HPAIVP中呈现高表达,可能在其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及对其疫苗与救治药物效果评价提供平台,利用本室分离鉴定的虎源A/Tiger/Harbin/01/2002株(简称HAB/01)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对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每个稀释度接种10只实验小鼠,测定其MLD50,检测小鼠感染、致病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d。结果感染小鼠呈现出规律的以肺炎为主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死率;测得该病毒对小鼠的MLD50为10-7.1/0.05mL。成功建立了虎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4.
核蛋白基因(N)位于犬瘟热病毒基因组的108—1679位置处,是保守性较强的免疫原性蛋白,因此选择N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利用酶切、连接等方法构建了含犬瘟热病毒核蛋白基因的穿梭质粒pVAX?E3LPN。以含CAV-2SY株全基因组的pPoly2-CAV-2为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pCAV-2-CDVLPN,利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MDCK细胞,转染三次后,细胞出现了典型的腺病毒样病变。电镜负染、切片观察,酶切、PCR扩增及测序鉴定的结果表明表达犬瘟热核蛋白基因的重组犬2型腺病毒构建成功,表达的核蛋白分子量为58kDa。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狂犬病在犬、猫等宠物中的流行情况;宠物狂犬病及其危害;宠物狂犬病的预防及国外宠物狂犬病的防控经验等进行了综述,为保证宠物和人类健康、有效防控宠物狂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以国产犬用犬瘟热等六联弱毒苗接种33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健康大熊猫,分别采集每只大熊猫免疫前以及免疫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1个月的血清样品,采用细胞中和试验测定犬瘟热病毒(CDV)中和抗体效价,并对接种疫苗后的所有大熊猫个体进行连续1年的健康资料记录.结果表明,所有接种疫苗的大熊猫均未出现任何与疫苗相关的副反应,该疫苗接种对大熊猫是安全的;部分老年、成年和亚成年的大熊猫(13/33)在疫苗接种前已经存在CDV抗体(≥1:4);2只老年大熊猫在疫苗接种后仅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8),另外2只老年大熊猫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1:4);部分成年大熊猫(9/15)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1:4),仅部分成年大熊猫(6/15)在疫苗接种后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22);部分亚成年大熊猫(8/9)在疫苗接种后能够产生低水平的CDV抗体(≤1:22),少数亚成年大熊猫(1/9)在疫苗接种后未产生CDV抗体 (<1:4);幼年大熊猫(5/5)疫苗接种后可产生CDV抗体,2周至1月内达到高峰,CDV抗体水平和持续时间都明显高于老年、成年和亚成年大熊猫(P<0.05);少数幼年大熊猫(1/5)疫苗接种后CDV抗体达到1:127,但3个月后所有幼年大熊猫CDV抗体就陡然下降(≤1:16).由此表明,在现有的免疫剂量和程序下,犬用犬瘟热等六联弱毒疫苗难以有效刺激大熊猫产生CDV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77.
[目的]测定狂犬病病毒标准攻击毒CVS-11株全基因组序列,构建CVS-11株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方法]RT-PCR扩增CVS-11株全基因组得到有重叠的12个片段,分别克隆至平端载体pEASY-Blunt,测定CVS-11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用软件DNAMAN分析CVS-11全序列单一性酶切位点,设计引物,分4段扩增CVS-11全基因组,扩增产物经多步酶切、连接逐步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获得全长质粒pcDNA3.1-CVS-11.pcDNA3.1-CVS-11与其辅助质粒pcDNA3.1-N、P、L、G共转染NA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RT-PCR鉴定,拯救得到重组病毒rCVS-11.[结果]CVS-11全基因组序列由11 92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个结构蛋白,结构基因排列同已知的其他狂犬病病毒一致.成功构建了CVS-11全长cDNA重组质粒pcDNA3.1-CVS-11和其辅助质粒pcDNA3.1-N、P、L和G.经共转染,成功拯救了重组病毒rCVS-11.[结论]CVS-11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为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研究狂犬病病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