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构建串联亲和纯化原核表达载体,用于研究细菌中(生理状态或接近生理条件下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两条串联亲和标签序列,分别可以在靶蛋白N端和C端融合Protein G和链亲和素结合肽(Streptavidin binding peptide,SBP)标签;以pUC18载体为骨架,去除原有的阻遏蛋白基因,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NTAP和pCTAP。【结果】成功构建N端和C端标签表达载体pNTAP和pCTAP,它们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痢疾杆菌福氏5型M90T菌株中都可以实现表达。【结论】本实验构建的两个串联亲和纯化表达载体可以在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表达,为研究细菌内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及致病菌毒力蛋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古侧柏种子活力与树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黄帝陵、河南嵩阳书院、山东岱庙、山西晋祠、北京中山公园、北京卧佛寺不同树龄侧柏(20~3 000年)种子为试材,测定其千粒重、发芽指数、活性氧(ROS)、丙二醛(MDA)、ROS清除酶(SOD、POD、CAT、GR、APX)活性,分析各指标与树龄的变化关系,探讨通过古侧柏种子活力判断古树衰老程度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所选6个地点侧柏种子千粒重和树龄无相关关系;6个地点20年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和各ROS清除酶活性均高于其他树龄侧柏种子,古侧柏种子ROS和MDA含量并没有随树龄增加而增大;6个地点侧柏种子发芽指数、ROS(O2.-、H2O2、.OH)、MDA、各ROS清除酶活性与树龄无显著相关关系;3 000年古侧柏与20年侧柏相比,种子发芽指数和ROS清除酶活性仍较高,而ROS和MDA含量相对较低。可见,高龄古侧柏的种子生理机能没有明显衰退迹象。  相似文献   
993.

Background

Memory responses require immune competence. We assessed the influence of priming with AS03-adjuvanted pandemic vaccine (Pandemrix®) on memory responses of HIV patients, kidney recipients (SOT) and healthy controls (HC).

Method

Participants (HIV: 197, SOT: 53; HC: 156) were enrolled in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390/406 (96%) completed it. All had been primed in 2009/2010 with 1 (HC) or 2 (patients) doses of Pandemrix®, and were boosted with the 2010/2011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 Geometric mean titres and seroprotection rates were measured 12 months after priming and 4 weeks after boosting. Primary and memory responses were directly compared in 191 participants (HCW: 69, HIV: 71, SOT: 51) followed during 2 consecutive seasons.

Results

Most participants (HC: 77.8%, HIV: 77.6%, SOT: 66%) remained seroprotected at 12 months post-priming. Persisting A/09/H1N1 titers were high in HIV (100.2) and HC (120.1), but lower in SOT (61.4) patients. Memory responses reached higher titers in HIV (507.8) than in HC (253.5) and SOT (136.9) patients. Increasing age and lack of HAART reduced persisting and memory responses, mainly influenced by residual antibody titers. Comparing 2009/2010 and 2010/2011 titers in 191 participants followed for 2 seasons indicated lower post-2010/2011 titers in HC (240.2 vs 313.9), but higher titers in HIV (435.7 vs 338.0) and SOT (136 vs 90.3) patients.

Conclusions

Priming with 2 doses of Pandemrix® elicited persistent antibody responses and even stronger memory responses to non-adjuvanted seasonal vaccine in HIV patients than 1 dose in healthy subjects. Adjuvanted influenza vaccines may improve memory responses of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Trial Registration

ClinicalTrials.gov NCT01022905  相似文献   
994.
依据云南大学植物标本馆蕨类植物标本室(PYU)和国内主要标本馆保存的莲座蕨科植物标本,以及多年来积累的研究资料,建立该科植物在云南的产地GIS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分析云南莲座蕨科植物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和特有性,及其在云贵高原及横断山区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如下:① 云南莲座蕨科植物种类丰富,分布海拔范围为100~2400m;② 滇东南是莲座蕨科植物分布的多样性和特有性中心,其多样性由滇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③ 云南有莲座蕨科2个属分布,即莲座蕨属(Angiopteris)和原始莲座蕨属(Archangiopteris),其中原始莲座蕨属的物种多样性较低而特有性较高。初步分析了该科植物中5个广布种和1个高山峡谷种分布格局的成因,以及5个特有种的发生史,推断广布种的分布格局形成于第四纪冰期之前,高山峡谷种的分布格局形成于第三纪之后,而特有种的主要成因可能是自然杂交和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0例患者分别做HPV-DNA和TCT检测,对其中一项或两项异常者做阴道镜病理活检,对病理结果阳性患者进行HPV-DNA和TCT检测结果分析。结果:其中一项或两项异常者150例,HPV-DNA检测阳性者(H组)为115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39例,符合率为33.9%;TCT检测阳性者(T组)为76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40例,符合率为33.9%;两项均为阳性者(H+T组)是56例,其中病理结果阳性为51例,符合率为91.1%。H组与H+T组比较x2=13.95,P<0.01;T组与H+T组比较x2=4.00,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HPV-DNA及TCT联合起来进行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索兰花舌瓣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消减抑制杂交技术构建了莲瓣王(Cymbidium lianpan Tang et Wang)捧瓣与舌瓣间的cDNA文库。对正向文库中随机挑选的147个阳性克隆测序,组装、拼接,找到37个唯一序列,其中包含25个单一序列和12个拼接序列。经同源性比对,这些EST分别归类于蛋白质折叠,结合、未知功能、应激反应、光合作用、转录调控、信号传导、生物合成、新陈代谢、MADS等10类。通过对MADS-box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可初步推测MADS-Contig1和MADS-Contig2属于A类基因中的SQUA-like亚家族基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苄星青霉素与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方法:113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成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组(A组)58例和苄星青霉素单一治疗组(B组)55例。结果:A组有效随访例数为55例;B组有效随访数为52例。1周内皮损消退率,A组为89.7%(35/39),B组为64.9%(24/37)。3个月TRUST阴转率,A组为40.0%(22/55),B组为21.2%(11/52),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1,P=0.039)。6个月TRUST阴转率,A组为67.3%(37/55),B组为42.3%(22/52),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5,P=0.012)。9个月TRUST阴转率,A组为90.9%(50/55),B组为73.1%(38/52),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0,P=0.022)。12个月TRUST阴转率,A组为94.5%(52/55),B组为82.7%(43/52),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71,P=0.068)。血清固定率,A组为1.8%(1/55),B组为9.6%(5/52)。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效果较单一使用苄星青霉素显著,表现在皮损消退时间快、梅毒血清阴转时间缩短,血清固定率降低。  相似文献   
998.
针对RAPD反应体系中Mg2+、dNTPs、引物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了一组3因素3水平试验。筛选出了云南野生油菜RAPD反应优化体系。即Mg2+浓度为1.25mmol/L、dNTPs浓度为0.15mmol/L、引物浓度为0.5umol/L。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新型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瘢痕的效果。方法:50例成熟瘢痕患者,包括31例痤疮疤痕,19例外伤或手术疤痕。均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进行功率为70~90Watt的滑动式或定点式治疗,每4周治疗一次,共治疗2~5次,通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统一衡量标准对比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成熟瘢痕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分布形状不规则形状皮肤组织凹陷或轻度增生。通过临床指标评分,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2%。疗效显著18例(36%),有效22例(44%),轻微改善11例(22%),无效9例(18%)。结论: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能显著改善成熟瘢痕的色泽、质地和凸凹程度,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成熟瘢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人类与部分实验动物的RETN基因同源性,为人类RETN基因相关疾病及基因功能研究对理想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提取猕猴、大鼠、小鼠和树鼩的脂肪组织总RNA,用相应的RETN引物进行RT-PCR,对其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同时在GenBank中查询人类、猪、牛的RETN基因序列;再运用ORF Finder软件调取其ORF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用DANMAN软件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结果人类RETN的核苷酸序列与猕猴、小鼠、树鼩、大鼠、猪、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5.4%、65.4%、65.4%、66.4%、81.0%、81.0%;氨基酸序列分别为91.7%、55.6%、55.6%、53.7%、75.9%、72.2%。;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就RETN基因而言,人与猕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基于同源性分析结果,在RETN的进化上猕猴与人类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是研究人类RETN生物学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最佳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