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宁夏枸杞发根农杆菌转化系的建立及影响转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胡忠  杨军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5):766-771
以发根农杆菌A4菌株介导,对宁夏枸杞叶片和茎切段的遗传转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发状根体系,并优化了转化条件。乙酰丁香酮的添加、农杆菌液的浓度、共培养时间、外植体取材部位及时间,均可以影响发状根的诱导频率。采用添加100μmol/L的 乙酰丁香酮、振荡培养24h的A4菌液感染3周龄的叶片切段,并共培养3d,可以得到最佳的转化效果,发状根的诱导率为48.9%。在同样的转化条件下,只有13.6%的茎切  相似文献   
102.
以学生为中心的层次化实验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细胞骨架的分布与定位是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关于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的综合性层次化实验教学设计鲜有报道。该文围绕细胞骨架的分布,以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为材料,设计了“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综合实验”,实验内容涵盖了微管和微丝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微管骨架的免疫标记方法、微丝骨架的荧光探针标记方法以及影响细胞骨架形态和分布的因素等多个知识点。实验项目包含了2个基础性实验“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上皮来源的人宫颈癌细胞中的微管”和“利用鬼笔环肽标记法观察上皮来源的人宫颈癌细胞中的微丝”; 1个拓展性实验“探究影响细胞骨架的因素”;以及1个创新性实验“检测大鼠成纤维细胞(C6细胞)的细胞骨架分布”,这4个实验构成了细胞骨架的标记与观察综合实验的层次化教学。该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主导的实验层次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明确玉米果穗挥发物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定向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GC-EAD)技术以及行为实验测定了亚洲玉米螟对玉米果穗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玉米果穗气味对其未交配雄蛾、雌蛾均具有引诱作用;从中分离出35种化合物,其中(+)-环苜蓿烯含量最高,达到(2391.60±161.34)ng;6种化合物能引起亚洲玉米螟未交配成虫的GC-EAD反应,其中顺-3-己烯-1-醇、(+)-环苜蓿烯、β-石竹烯对未交配雄蛾、雌蛾定向行为具有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幼穗形成期低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白山北坡开展水稻孕穗关键期低温处理试验,建立低温对空壳率的影响模型,揭示水稻幼穗形成不同时段低温对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幼穗形成期低温对空壳率的影响多符合对数函数模型,温度越低,影响系数越大;低温持续时间越长,空壳率越高.水稻结实率对幼穗形成中期(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减数分裂期)低温反应最敏感,前期和后期次之.在幼穗形成期,低温持续 2、3、5 d 处理,期间平均气温每降低 1 ℃,水稻空壳率分别上升0.5、1.7和4.3个百分点;平均最低气温每降低1 ℃,空壳率分别上升0.4、1.8和4.5个百分点;持续2 d低温的影响明显小于3 d以上的.冷积温对空壳率的影响符合二次函数模型,在有害低温范围内,冷积温每增加10 ℃·d,空壳率平均上升8.5个百分点.持续3 d平均气温降至21.6、18.0和15.0 ℃以下,或持续5 d平均气温降至 22.0、20.4和18.5 ℃以下,或冷积温在8、19和26 ℃·d以上,会依次发生轻度、中度和严重的孕穗期障碍型冷害.东北地区水稻孕穗关键时期持续2 d以内的低温天气不会导致中度和严重冷害.  相似文献   
105.
昆虫的产卵是昆虫生物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雌虫产卵量的多少受多种环境因素和雌虫个体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两方面综述了影响雌虫产卵量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温室气体、食物、密度、音乐、个体体型、交配、滞育等,分析了各因素影响产卵量的原因及其规律,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不仅丰富了昆虫繁殖生物学的内容,也为田间害虫和室内养殖昆虫管理过程中的数量预测以及种群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从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小麦培养基残渣中分离和纯化虫草素,并进行了提取物体外人肝癌细胞Hep G2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Hep G2)的抑制作用研究。以蛹虫草小麦培养基残渣为原料,热超声水提取虫草素,探究pH值、温度、浸提时间和超声功率对虫草素的提取效果,用苯乙烯型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AB-8)柱层析分离、重结晶纯化虫草素,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IR)鉴定。虫草素处理肝癌细胞Hep G2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肝癌细胞形态变化,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固液比1:50、pH值6.0、温度60 ℃、浸提时间3 h和超声功率300 W时提取效果好。经鉴定,分离提取物的虫草素纯度达到99%以上。不同浓度的虫草素对肝癌细胞Hep G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虫草素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被抑制的细胞凝集、变圆、碎裂增加。本提取工艺得到的虫草素纯度高,工艺简单易扩大,且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增殖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其在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方向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任艳芳  何俊瑜  杨军  韦愿娟 《生态学报》2019,39(20):7745-7756
以小白菜"甜脆青"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5、10、25、50和100 mmol/L)过氧化氢(H2O2)浸种处理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 NaCl胁迫明显抑制小白菜种子的萌发状况和幼苗生长,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根和芽长度和鲜重均明显降低,根和芽中CAT的活性及K+含量明显受到抑制,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浓度H2O2浸种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小白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小白菜根和芽的生长,增强了NaCl胁迫下根和芽中SOD、CAT和APX的活性及K+含量,降低O2产生速率及H2O2和MDA含量,进一步促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降低体内Na+含量。其中以10 mmol/L H2O2处理缓解盐胁迫效果最好,明显缓解NaCl胁迫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8.
基于群落调查方法,对巨尾桉林下植物进行群落学分析。结果表明:巨尾桉林下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57科、124属、154种及变种,以禾本科和菊科的种类占优势;林下植物物种组成较为分散,优势属不明显;种子植物53科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和2个变型,以热带分布科为主;种子植物120个属有14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以热带分布属为主,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林下植被可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但是分层现象不明显,草本层植物占优势,偶见有少量的层间植物分布。林下物种丰富度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则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生境空间异质性及人为干扰活动影响了巨尾桉林下植物组成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9.
报道了广东7个新记录种,即绣球藤、尾囊草、栀子皮、白花过路黄、曲轴黑三棱、线叶玉凤花、丝瓣玉凤花。其中黑三棱科为广东新记录科;尾囊草属、栀子皮属及黑三棱属为广东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10.
贯叶连翘的开花动态与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观察贯叶连翘的开花进程和花部形态特征,运用花粉萌发、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等方法测定其繁育系统。结果显示:贯叶连翘雌雄异熟,柱头先花药成熟,雌雄蕊无明显异位。单花花期4~5d。仅在开花当日有昆虫传粉,蜜蜂为主要传粉者。花粉在花药开裂1h后活力最大,萌发率达40.10%,花粉在柱头萌发3h后接近子房。根据杂交指数(OCI)推测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则表明贯叶连翘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贯叶连翘结实率低,可能与花粉活力,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及花粉在柱头的竞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