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构建鹿茸富脯氨酸多肽(APRP)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APRP。方法:以鹿茸顶端组织总c DNA为模板,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连接p MDTM18-T载体,转化E.coli DH5α进行TA克隆。酶切与测序鉴定合格后,将目的片段与p GEX-6P-1质粒连接,完成p GEX-6P-1-APRP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初步诱导表达。SDS-PAGE蛋白电泳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CR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为216 bp。提取表达载体质粒经酶切及测序分析证实p GEX-6P-1-APRR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利用终浓度为0.5 m MIPTG诱导,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分子量为35 k Da。结论: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特定的鹿茸多肽的报道很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可在体外对鹿茸富脯氨酸多肽基因(APRP)进行融合表达,并且融合蛋白GST-APRP以可溶形式表达,有利于进一步研究APRP。这也为研究其他鹿茸多肽单体成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探讨藻蓝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的机制研究。方法:4~6周龄30只无胸腺BALB/c裸鼠随机分为移植瘤组和藻蓝蛋白组。每5天用卡尺测量裸鼠肿瘤体积。通过RT-PCR检测裸鼠肿瘤中凋亡相关因子MMP-2、MMP-9、Bcl-2、Bax的mRNA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通过蛋白印迹分析EMT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和TGF-β的浓度。通过蛋白印迹分析STAT3/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第13天时,移植瘤组和蓝藻蛋白组肿瘤大小比较无差异(P>0.05),第18天和第25天时,藻蓝蛋白组肿瘤体积较移植瘤组减小(P<0.05)。藻蓝蛋白组MMP-2、MMP-9和Bcl-2的mRNA表达较移植瘤组降低(P<0.05),藻蓝蛋白组Bax mRNA表达较移植瘤组升高(P<0.05)。藻蓝蛋白组G1期占比较移植瘤组升高(P<0.05),藻蓝蛋白组G1期占比较移植瘤组升高(P<0.05),藻蓝蛋白组S期和G2期占比较移植瘤组降低(P<0.05)。藻蓝蛋白组N-钙粘蛋白和VEGF蛋白表达较移植瘤组降低(P<0.05),藻蓝蛋白组E-钙粘蛋白表达较移植瘤组升高(P<0.05)。藻蓝蛋白组TNF-α、IL-6、IL-1β和TGF-β的浓度较移植瘤组降低(P<0.05)。藻蓝蛋白组p-STAT3、p-IκBα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较移植瘤组降低(P<0.05)。结论:藻蓝蛋白通过调控STAT3/ 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EMT发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3.
亚精胺预处理对NaCl胁迫下青稞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稞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预处理对200 mmol·L-1 NaCl盐胁迫下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光合色素、水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与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探讨外源亚精胺提高青稞幼苗抗盐胁迫能力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延续,单独NaCl处理组和NaCl+Spd处理组的青稞幼苗叶片RWC、光合色素与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明显持续降低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而丙二醛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则逐渐增加且显著高于同期对照,Spd预处理则显著延缓了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同时上述两组处理也均使青稞幼苗脯氨酸含量不断增加且显著高于同期对照,Spd预处理则增加幅度更大.可见,Spd预处理缓解了青稞幼苗叶片失水程度和光合色素、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提高了质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从而减轻了NaCl胁迫对青稞幼苗造成的伤害,最终提高青稞幼苗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34.
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的基因组DNA上扩增出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dh,构建了诱导型表达载体pSE-xdh,导入E.coli JM109后获得了高效表达木糖醇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菌JM109/pSE-xdh。通过HisTrap HP亲和层析和SephacrylS 300分子筛两步纯化从细胞中得到纯酶,并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XDH最适还原反应的pH值为5.0,最适还原反应的温度为35℃;最适氧化反应的pH值为11.0,最适氧化反应的温度为30℃。重组菌中的XDH依赖NADH,对NADH的米氏常数Km=57.8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1209.1 mmol/(ml·min)。重组菌的XDH酶活力为13.9 U/mg。利用重组菌和原始菌混合静止细胞转化D 木酮糖,16 h 28.0 g/L D木酮糖生成16.7 g/L木糖醇,而原始菌单独转化只生成8.3 g/L木糖醇。  相似文献   
35.
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生殖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文辉  许晓波  周建云 《生态学报》2006,26(8):2417-2424
为了探索秦岭冷杉种群生殖生态学主要特征,通过样地调查、固定样地观测和室内实验分析,系统研究了秦岭地区5个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种群生殖特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不同生境的种群都具有结实能力,海拔1500~1600m之间,秦岭冷杉球果的产量较高;各种群球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和东、南、西方向;球果以中部产生饱满种子比率最高;秦岭冷杉种子千粒重为43.2g,其中具有生活力者占44.8%,种子的平均含水量为5.7%左右;在天然林散落条件下,种子库的萌发率仅为6.1%,霉坏、搬迁率93.9%;人工播种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在苗圃内高于天然条件下,中低海拔高于高海拔地区。天然条件下,由种子转化成幼苗的过程是秦岭冷杉种群生活史的脆弱环节。秦岭冷杉林经营管理要以就地保护为主,促进种群生殖;要通过森林经营措施,为林下种子萌发和幼苗创造条件;种子脱落后,要及时扰动林下灌木、草本,使种子能够顺利落地,促其发芽成苗;种子大年要注意采种、育苗,扩大人工种群;速生丰产林培育应该以中低海拔的阴坡为主。  相似文献   
36.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NSOM)对传统的光学分辨极限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可在超高光学分辨率下无侵人性和无破坏性地对生物样品进行观测。量子点(QDs)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如荧光寿命长、激发谱宽、生物相容性强、光稳定性好等优点,适合先进的生物成像。NSOM结合QDs标记的纳米技术被应用在细胞生物学中。通过纳米量级NSOM免疫荧光成像(50nm)对特定蛋白分子在细胞表面的动态分布进行可视化研究和数量化分析,阐明了蛋白分子在不同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因此,NSOM/QD基成像系统提供了单个蛋白分子最高分辨率的荧光图像,为可视化研究蛋白分子机制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7.
不同磁处理方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恒定均匀磁场研究了不同磁处理方式和磁感应强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探索磁处理技术应用于微藻培养的可能。方法:用t检验考察静止磁处理、循环磁处理和磁处理水三种不同的磁处理方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静止磁处理和循环磁处理分别在5.15mT和10.35mT范围促进小球藻生长,并且随磁感应强度增强分别从45mT与200mT开始表现出显著抑制生长作用.相同的磁感应强度下静止磁处理比循环磁处理的影响显著。未发现磁处理水对小球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结论:不同的磁处理方式对小球藻生长有不同的刺激与抑制的强度闽值;0.8T和1.2T磁感应强度处理下比生长速率下降的差别并不明显,说明磁处理的影响在此强度范围趋于稳定;磁处理水无显著影响说明磁场直接对小球藻细胞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8.
根据未来作战的需要,我区部队经常进入海拔3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训练。高原训练伤及高原疾病影响部队军事训练的开展。因此,探索部队高原驻训的卫勤保障特点,对于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部队高原训练卫勤保障工作的措施,总结部队高原训练卫勤保障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39.
右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a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激动a2与al的比例为1620:1.其分布半衰期约为6分钟,消除半衰期约为2小时,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大量的实验室实验,动物研究及健康志愿者和临床病人的临床应用表明了它的药理作用.它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具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等药理性质.其发挥镇静催眠等的作用是通过调节抑制蓝斑核和髓核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超极化,抑制其神经元冲动的产生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以及激活中枢的a2ARs受体等机制而产生的.本药于1999年在美国批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成人的镇静,镇痛.由于右美托咪啶具有上述特性,现在本药已用于术前用药,全麻辅助药,锥管内麻醉,术后镇痛等诸多临床实践中.现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森林土壤水分作为物质与能量循环的载体影响林木生长与发育,并通过影响水分在陆气之间的循环与分配影响区域气候。基于我国不同气候带的9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的长期观测数据,探究了2005-2016年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时间动态,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其时空分异的环境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9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分多年均值介于12.45%-36.30%之间,空间上呈现中温带、亚热带、热带土壤水分较高,暖温带土壤水分较低的分布特征。降水蒸散差(降水与蒸散的差值)可以解释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的62%(P<0.05);(2)我国北部与东部季风区森林区域土壤水分呈上升趋势,降水上升是主因,其中暖温带北京、南亚热带鼎湖山与鹤山森林土壤水分上升趋势显著,增幅分别为0.67%/a、1.72%/a与0.69%/a;西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该趋势由降水下降与蒸散上升共同导致,其中中亚热带贡嘎山及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下降趋势显著,降幅分别为-1.77%/a与-0.94%/a;土壤水分时间分异与降水蒸散差的相关性最高(R=0.59,P<0.01);(3)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春季土壤水分变化主导了年际变化,土壤水分上升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年际变化则是由秋、冬季主导。(4)与ERA-interim土壤水分再分析数据比较得出,两者在空间格局与变化趋势上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CERN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反映了无人为干扰的自然条件下森林土壤-植被-气候之间的反馈作用,可为基于模型的土壤水分研究提供长时序的验证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