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是研究水体转化和示踪水循环过程的重要内容.为研究河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揭示河水补给来源,于2017年4—8月对亚热带农业小流域脱甲河4级河段(S_1、S_2、S_3和S_4)水体氢(D)、氧(18O)稳定同位素进行了监测,分析其时空动态特征和过量氘(d-excess)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它们与降水、高程和水质等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δD、δ18O和d-excess的变化范围分别在-43.17‰^-26.43‰(-35.50‰±5.44‰)、-7.94‰^-5.70‰(-6.86‰±0.74‰)和16.77‰~23.49‰(19.39‰±1.95‰).受季风环流的影响,δD和δ18O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春季(δD和δ18O为-29.88‰±3.31‰和-6.18‰±0.57‰)>夏季(δD和δ18O为-39.25‰±2.65‰和-7.32‰±0.42‰);空间上,δD和δ18O表现出明显的沿程变化,随着采样点的位置到河流源头的距离波动增加,δD为S_118O为S_118O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δD:r=-0.92;δ18O:r=-0.88);δ18O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r=-0.96);在空间上,δ18O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r=0.98);δD和δ18O与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2.
秦岭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对秦岭山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分布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秦岭冷杉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分别用Levins和Shannon-weiner两指数测得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结果基本一致,即乔木、灌木和草本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依次为秦岭冷杉、箭竹(Sinarundinaria nitida)和苔草(Carex lanceolata),秦岭冷杉与生态位宽度值大的种群易形成混交林;(2)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3)秦岭冷杉群落中各主要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表明种群对群落环境资源的分享比较充分,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3.
2008年4月—2017年12月,在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布设290台次红外相机,累计19 084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识别出兽类4目12科18种,鸟类6目14科41种,包括4种国家一级和1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和野猪Sus scrofa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为兽类前5位;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和橙翅噪鹛Trochalopteron elliotii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为鸟类前5位。同时记录到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灰翅鸫Turdus boulboul、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灰眶雀鹛Alcippe davidi、灰头雀鹛Fulvetta cinereiceps...  相似文献   
124.
用透射电镜研究在不同强度磁场处理下,小球藻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磁处理强度不同,小球藻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程度不同。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部位是受磁处理影响的主要部位。研究发现在较高强度磁处理下,出现质壁分离,类囊体结构轻微破坏,液泡和线粒体增加,能量物质积累等现象,影响小球藻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125.
13/17罗伯逊易位猪POU1F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花  赵雯  何晓波  张廷荣  孙金海 《遗传》2008,30(8):1015-1020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 对13/17罗伯逊易位猪的3种杂交组合的394头后代进行核型分析, 出现3种核型猪:13/17易位纯合子猪[2n=36, XY或XX, rob(13;17)]、13/17易位杂合子猪[2n=37, XY或XX, rob(13;17)]和正常核型猪[2n=38, XY或XX]。应用PCR-RFLP技术在POU1F1基因的1 746 bp扩增片段中检测到1个Rs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多态位点。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POU1F1基因第4外显子, 在3种杂交后代群中均未检测到突变。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RsaⅠ酶切多态位点的突变在3种杂交后代群中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 在3种核型群体中也是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 其中AB基因型频率在易位杂合型群体中较高。各杂交后代群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 不同核型群亦处于非平衡状态。13/17易位杂合子猪×13/17易位杂合子猪和13/17易位杂合子猪×约克两杂交后代群的PIC表现为中度多态, 而13/17易位杂合子猪×皮杜杂交后代群表现为低度多态; 易位杂合型群体表现为中度多态, 正常核型和易位纯合型群体表现低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6.
自从Southern(1975)首次进行DNA探针杂交后,至今核酸分子杂交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Matthews和Kricka[1]总结了各种杂交方法,将其归为两大类:一是异相杂交(heterogeneousassay)即固相杂交,目的核酸结合于不溶性支持物上;二是同相杂交(homogeneousassay)即液相杂交,一般同时使用两个探针。为了检测杂交,寡核苷酸探针需要标记,探针的标记物有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标记物。固相杂交常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素是一种非放射性标记物,它能检测到的DNA浓度比吸收减色测定方法所需DNA浓度低100-1000倍[2],在同相杂交中广泛用于探针的标记。最近,荧光探针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Tyagi和Krammer(1996)建立了一种新的荧光探针-分子信标探针,并得到许多应用,我们实验室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7.
本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地区蒿属(Artemisia)植物,莳萝蒿组(A.sect.Absinthium DC),艾蒿组(Sect.Abrotanum Bess),艾组(Sect.Artemisia),龙蒿组(Sect.Dracumculus Bess),牡蒿组(Sect.latiobus Y.R.Ling)36种成熟代表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中表皮细胞大小、形状不等。  相似文献   
128.
荧光探针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晓波  徐海 《生物工程进展》2000,20(2):14-15,25
自从Southern(1975)首次进行DNA探针杂交后,至今核酸分子杂交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的最基本方法。Mathews、Kriicka总结了各种杂交方法,将其归为两大类;一是异相杂交(heterogeneous assay)即固相杂交,目的核酸结合于不溶性支持物上;二是同相杂交(homogeneous assay)即液相杂交,一般届时使用两个探针。为了检测杂交,寡核苷酸探针需要标记,探针的标记物有  相似文献   
129.
乳酸抗性酵母的筛选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evisiae)单倍体YNN -2 7(αtep ura )为亲株 ,在含有 4 %乳酸的梯度平板上直接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 ,筛选到突变株YNN -2 7-2 4。通过对该突变株乳酸抗性产生原因分析、在含有不同浓度的乳酸和潮霉素B(hygromycinB)的YPDL和YPDLH培养基中的重复特性的研究发现 ,该突变株对乳酸和潮霉素B产生的抗性 ,不是因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而产生 ,而是由基因突变所引起。与突变株YNN2 7-2 4相比 ,乳酸对亲株生长的影响在于延长了其生长的延迟期 ,而其生长速率没有发生改变。用Mini-photo 51 8测定供试菌株在生长过程中的吸光度 ( 660nm)以研究酵母菌的生长特性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再现性。  相似文献   
130.
利用稀土镧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结合电子显微技术,通过其在细胞中的定位,可对生物系统中的一些过程进行更广泛的研究。1稀土定位的原理及技术稀土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与溶质的某些盐类生成电子束不能穿透的致密沉淀物,利用此特性,采用特殊生物制片技术即可将离子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