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 一、目的和方法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全国开展了大协作的研究,应用成虫标记回收及飞机、轮船在空中和海上航捕等手段,证实它是迁飞性的害虫。南京农学院等将雌蛾卵巢发育进度分为五级,通过系统的解剖观察研究虫源性质,认为卵巢发育为一级的雌蛾(简称一级蛾,下同)比例始终很高,一般在50%以上,则为大量迁出的发蛾期;当一级蛾的比例很低,仅占百分之几,而三至五级蛾占80%以上,则蛾  相似文献   
32.
管巢蛛(Clubiona)是农田中捕食害虫的一类天敌蜘蛛。这一属的蜘蛛在我国有记载的约有17种。本文简要记述在浙江农田中见到的两种管巢蛛,以供参考,其中千岛管巢蛛在我国为首次正式记载。 1.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1906)(图1—2)。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了单细胞蓝细菌粘球藻(Gloeocapsa spp.)的分离培养新方法。经改进后的趣声波处理方法比前人报道的分离方法更简便有效,又不会对菌体产生不良影响。应用这一方法,从国内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样品中,首次分离到4株Gloeocapsa spp.纯培养体,同时还证实了它们均有固氮酶活性。  相似文献   
34.
杂合子长期变化的计算机模拟试验:群体中长期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来  盛志廉 《遗传学报》1992,19(6):486-490
  相似文献   
35.
使用原核及真核菌通用的挑选启动子克隆载体pJGI,从臭曲霉菌体总DNA中分离到具有较好活性的启动子H8片段。根据Southern blot证明该启动子来自臭曲霉菌;H8全片段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含有7 50bp,内含典型真核启动子功能序列(TA TA box)及增强子GTGG:TTTAAAG的相似序列,分析证实是一个新的臭曲霉启动子。初步实验表明该启动子不但在臭曲霉菌内有启动功能;并第一次证明来自臭曲霉菌的启动子在原核细胞中也具有启动子活性,能够表达完整的Lacz基因。  相似文献   
36.
37.
Lewis等1973年报道以九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Shigemi等1976年报道以一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和一种天然保幼激素对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ub.)幼虫的活性测定。目的在于明确对幼虫生长发育和变态的抑制效应。1978年在玉米螟人工饲养中,我们用另外五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进行了试验:供试的五种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玉米螟幼虫均有活性。高浓度可以阻止正常变态和导致异常变态。低浓度的734-Ⅱ能使玉米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获得有益的调节。  相似文献   
38.
范宇光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2020,39(9):1694-1705
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描述了产自中国甘肃省的狭义丝盖伞属2个新种,即拟黄囊丝盖伞Inocybe muricellatoides和甘肃丝盖伞I. gansuensis。对新种的ITS、LSU和rpb2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并提供了详细描述、线条图、生态照片及与相似种的区别。拟黄囊丝盖伞以菌盖翘起的鳞片、菌柄纤维状、孢子光滑和厚壁的侧生囊状体为主要识别特征。甘肃丝盖伞具有粗壮的子实体、较大的孢子和厚壁侧生囊状体。基于LSU和rpb2联合数据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两个新种隶属于狭义丝盖伞属且分别占据独特的分支。  相似文献   
39.
娜琴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2020,39(9):1783-1808
报道了小菇科小菇属真菌10个中国新记录种,香菌组:橙盖小菇Mycena aurantiidisca、黄白小菇Mycena flavoalba、粉黄小菇Mycena floridula;棘刺组:异刺小菇Mycena heteracantha;纤柄组:碱味小菇Mycena amygdalina;脆足组:粉被小菇Mycena zephirus;冬生组:绣线菊小菇Mycena speirea、冬生小菇Mycena hiemalis;小菇组:绒柄小菇Mycena flos-nivium,分别来自吉林等11个省份、自治区。提供了每个物种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以及与相近种的讨论。共计90条自测及下载ITS序列,在采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小菇属系统发育树中,新记录种均得到分子数据支持。凭证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