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建立CHO细胞表达的抗炭疽保护性抗原人源化单抗纯化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收获50 L生物反应器中无血清悬浮培养的CHO工程细胞培养液,通过高速离心去除细胞及碎片后超滤浓缩上清液,经亲和层析、SPFF阳离子交换层析后,将所得目的蛋白质经G25凝胶柱更换缓冲液以完成纯化;对纯化的产品进行单抗鉴别(Western印迹)、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和MOLDI-TOF)、纯度(SEC-HPLC)、生物学活性(毒素中和试验)、产品相关杂质(SEC-HPLC检测聚集体、降解产物)、工艺相关杂质(ELISA分析残余宿主蛋白、残余蛋白A)、安全性(凝胶法检测内毒素、薄膜过滤法考察无菌)分析。结果:样品回收率达61.7%;单抗鉴别实验阳性;MOLDI-TOF测定完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 995,与预期相符;单体比例为99.25%,二聚体比例为0.75%;EC50值为0.1516μg/m L。残余宿主蛋白、残余蛋白A、内毒素、无菌检查结果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初步建立了纯化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抗炭疽人源化单抗药物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白念珠菌是引起浅部、深部真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先天免疫反应在宿主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起主导作用.介导宿主抗念珠菌感染的先天性免疫包括一系列真菌识别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宿主对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宿主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先天性免疫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创制在小麦生产上有经济价值和在小麦育种中有利用价值的小麦—黑麦易位系,用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在杂种后代中选择带有某些黑麦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植株,并按性状继代选择直至稳定为止,至F6代共选出9个品系即6-26、06-60-11、06-6-24、06-6-15、06-6-35、6-34、6-28、06-6-17、06-6-14。本文对这9个品系及其亲本进行了田间观察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田间表现生长整齐一致、遗传稳定、育性正常,具有大穗、多小穗、多分蘖、抗病、抗旱等优良性状;选择分布在黑麦5R和6R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共20对,结果表明引物SCM268在6-26、06-60-11、06-6-15、06-6-35、6-34、6-28、06-6-17、06-6-14这8个品系中扩增出黑麦特异产物,初步确定这8个品系是易位系,是有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84.
短时高温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短时高温处理研究了40~47℃高温对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 & Vogt成虫存活以及40~44℃对雌成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1h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的存活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44℃时,雌成虫的存活率开始显著高于雄成虫;处理温度为40℃时,雌雄成虫存活率也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7h时,雌成虫的存活率开始显著高于雄成虫。此外,雌成虫致死90%的温度和时间分别高于雄成虫1.31℃和1.29h,均表明雌成虫的耐热能力比雄成虫强,但差异仅在胁迫强度偏大时表现为显著;(2)40~44℃短时高温影响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繁殖。与对照处理相比,40、42和44℃高温处理1h后,雌成虫的寿命和产卵量变化不显著,但均引起了其产卵前期的延长和10日龄成虫产卵停滞,44℃时,平均停滞时间达2.62d,子代卵的孵化率则从40℃的88.67%下降到44℃的79.84%,44℃时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5.
季洁  张艳璇  陈霞  林坚贞 《蛛形学报》2010,19(2):115-119
本研究进行了斯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swirskii (Athias-Henriot)以神泽氏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Kishida)为猎物时,在15℃、18℃、20℃、25℃、30℃和35℃下的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结果表明15℃时斯氏新小绥螨不能完成发育,18℃时仅少量个体能完成发育.在18~35℃之间,雌螨的发育历期为7.15~18.70 d,雄螨的发育历期为4.00~16.20 d.在20℃~35℃之间,斯氏新小绥螨的雌雄性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小,20℃时性比最大(1.77),25℃时净增殖率(R0)最大(36.497),35℃时世代生长周期最短(15.433),30℃时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最大,分别为0.197和1.218,种群倍增时间(t)最短(3.513);随着温度的增加,斯氏新小绥螨的平均寿命逐渐变短,20℃时最长(73.40±1.26 d),35℃时最短(25.10±1.20d);25℃时每雌平均产卵量最高(60.44±1.51粒/雌),35℃时日平均产卵量最高(2.06±0.09粒/雌/d).  相似文献   
86.
5种杀虫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几种不同方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天敌胡瓜钝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雌成蝤和若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中1%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和若螨的毒力都很低,释放胡瓜钝绥螨生防园可选用1%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来防治鳞翅目害虫;5%虱螨脲(美除)乳油常规使用浓度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影响较小,但是对若螨的有一定的影响,释放捕食螨生防园尽量不使用5%虱螨脲(美除)乳油,必要时可选用低浓度进行挑治;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和若螨毒力均较强,因此释放捕食螨生防园不宜使用;99%绿颖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的毒性都极强,释放胡瓜钝绥螨生防园如果使用这2种农药会对天敌胡瓜钝绥螨造成毁灭性杀伤,因此在释放捕食螨生防园不可使用这2种杀虫剂。  相似文献   
87.
王海梅  陈霞 《动物学杂志》2020,55(2):222-228
为了研究循环饥饿投喂对大鼠(Rattus norvegicus)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和测定循环饥饿投喂(饥饿1 d,投喂1 d,周期为14 d)期间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功能及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实验组(即循环饥饿投喂组)和对照组(正常喂食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除食管外均有分布,形态上对照组嗜银细胞以椭圆形和锥体形为主,实验组嗜银细胞则主要以锥体形为主;两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都位于胃,密度低谷对照组位于空肠、盲肠、回肠和直肠,实验组位于空肠到直肠各段;实验组大鼠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在贲门和幽门部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肠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循环饥饿投喂会明显改变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并降低细胞数量,这可能与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基于广东和广西地区柑橘木虱内生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子鉴定,明确柑橘木虱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为研究内生细菌与柑橘木虱互作、筛选潜在的共生控制候选细菌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虫体捣碎和涂布平板法分离柑橘木虱内生细菌,在线BLAST分析菌株的16S rDNA序列,鉴定内生细菌的种属,并构建优势菌群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和韦恩图。[结果] 共获得114株柑橘木虱内生细菌,归为细菌界的3个门的15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59株为优势菌群,占分离细菌总数的51.75%;假单胞菌属14株,占分离细菌总数的12.28%;泛菌属10株,占分离细菌总数的8.77%;其他细菌占分离细菌总数的27.19%。[结论] 芽孢杆菌属细菌广泛分布在两广地区的柑橘木虱体内,值得作为潜在的候选细菌进行共生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煤矸石是在煤矿建设、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本文对煤矸石中惰性组分的活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索,为工业废矿煤矸石的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
锶对油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璐璐  唐运来  陈霞  陈梅  王丹 《植物学报》2013,48(3):313-319
锶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通过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详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锶(1、5、10和20 mmol·L–1SrCl2)对油菜(Brassica napus)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光系统II(PSII)的潜在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Y(II))、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qP)在低浓度(1和5 mmol·L–1)锶处理时显著上升, 在高浓度(10和20 mmol·L–1)锶处理时显著下降; 初始荧光强度(Fo)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在低浓度锶处理时变化不明显, 但在高浓度下显著上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分析结果表明,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在低浓度锶处理时显著上升, 而在高浓度锶处理时显著下降; 气孔导度(Gs)随锶处理浓度的增加一直呈显著下降趋势; 胞间CO2浓度(Ci)在低浓度锶处理时轻微下降, 高浓度锶处理时显著增加。此外, 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锶处理时显著增加, 在高浓度处理时则显著下降。这些结果均表明, 低浓度锶处理可以改善油菜叶片的光合功能, 增加叶片光合效率; 而高浓度锶则会妨碍叶片光合功能, 导致光合效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