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正>蛋白印迹技术(WB)是最常用的鉴定HlV-1,HlV-2和HTLV-Ⅰ/HTLV-Ⅱ特异性抗体的验证技术,但是否作为常规诊断方法尚有争议。试剂的准备和应用缺乏标准化程序,而且就制定统一的WB  相似文献   
34.
痤疮亦称寻常型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归属中医"粉刺、酒刺、粉花疮、肺风粉刺"范畴。本文从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治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痤疮的治疗情况。中医主要以清泄肺胃、疏肝滋阴等为法,从根本上进行调理,中西医结合疗法、外治法亦对痤疮有明显作用,三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痤疮的病因繁多,病机多样,个体差异较大,故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35.
李金  韩瑞枝  许国超  董晋军  倪晔 《微生物学报》2015,55(11):1427-1436
摘要:【目的】通过克隆来源于糖丁基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13864)丁醇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thlA,bcs-operon和adhE),构建产丁醇大肠杆菌。【方法】以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13864的基因组为模板,分别扩增丁醇途径关键酶基因thlA,bcs-operon(crt-bcd1-etfB2-fixB2-hbd)和adhE,构建了两个重组质粒pETDuet-bcs和pRSFDuet-thlA-adhE,并成功转入E.coli JM109(DE3)实现异源表达,使大肠杆菌具备产丁醇能力。在半厌氧条件下进行重组菌的发酵,并研究不同培养基对产丁醇的影响。【结果】该重组菌在半厌氧条件下经摇瓶发酵丁醇产量达到25.4 mg/L,通过优化培养基后,在TB发酵培养基中丁醇产量可达到34.1 mg/L。【结论】通过构建重组共表达质粒,将糖丁基梭菌来源的丁醇途径关键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构建产丁醇大肠杆菌。该研究提供了一株易于操作的丁醇发酵重组大肠杆菌,避免了传统梭菌发酵丁醇生产中苛刻的厌氧条件、易产孢子等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我市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的特点。方法对长治市人民医院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中心2014年度356例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6例伤残鉴定案例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40-50岁年龄段伤残人员最多,从季节来看,第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的鉴定数量。损伤以四肢骨折、颅脑损伤最为多见,达到四级以上的伤残的人员不足5%,八级以下的占据了70%以上,从委托单位的主体来看,法院委托153例,其中132例属于重新鉴定,交警队及保险公司委托198例,5例为其他单位委托。结论我市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存在一定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7.
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DNA,直接注射到视神经切断或正常的黑斑蛙的视网膜中.注射2周后,观察到蛙视网膜神经细胞仍然有转染基因表达,这种基因转染对神经元的类型没有选择性.被转染神经元主要局限于注射点周围.蛙视神经切断后,被外源基因转染的细胞分布区域略广于视神经未切断的情况.  相似文献   
38.
用PCR方法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编码序列, 使它在E.coli中表达并纯化了重组GDNF.  相似文献   
39.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了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 cDNA和hBDNF成熟蛋白编码片段,分别克隆到pUC18中.经测序确认两个插入片段序列正确.hBDNF cDNA在CMV启动子控制下在NIH/3T3细胞中表达,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确有BDNF mRNA存在.BDNF成熟蛋白编码序列在T7启动子控制下在E.coli中表达,SDS-PAGE表明,BDNF得到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0.
目的筛选有效、安全的抗口臭中药处方,为抗口臭护理用品提供研发实验依据。方法选用9味可食性中药用口臭主要相关菌种的敏感试验及硫化物检测仪(Hallimeter)检测含硫代谢产物。按单味中药及复合配方两步筛选,确定有效处方。结果9味中药敏感试验证实乌梅、丁香抑菌作用强于其它中药,菊花降低硫化物较强,特别在无抑菌浓度作用下仍有减低硫化物作用。结论乌梅、丁香、菊花配方有较强抗口臭作用,待进一步临床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