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狭蚤属(Stenoponia J.et R.,1911)为大型色深的跳蚤,全身有浓密的鬃,多分布于旧北界,少数在新北界。1959年7月廖灏溶同志从青海Myospalax fontanierii体上采到本属跳蚤,其形态与已知各种均有区别,故订为新种,命名为多棘狭蚤新种S.polyspina sp.nov。  相似文献   
12.
李贵真 《动物学研究》1985,6(3):243-24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应祥同志于1979年11—12月间从云南德钦的甲午雪山采到一批跳蚤。其中从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 Mime-Edwards)体上采到的一种鉴定为蠕形蚤属Vermipsyall Schimkewitsch,1885平行蠕形蚤V.parallela Liu,Wu et Wu,1965下一新亚种,依其宿主命名为平行蠕形蚤金丝猴亚种V.parallela rhinopitheca新亚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栉眼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省平武县的王朗自然保护区和黑水县先后三批采到一种栉眼蚤。经与几种近缘种比较,有明显区别,认为是一新种,命名为长突栉眼蚤Ctneophthalmus(Sinoctenopthalmus)longiprojiciens,新种(图见封二)。鉴别特征新种以其♂抱器可动突前背角感器小鬃较多(5—6个)而与中华栉眼蚤亚属中的短突栉眼蚤Ctneophthalmus(Sinoctenophthalmus)breviprojiciensLietHuang,1980和甘肃栉眼蚤C.(S.)gansuensisWu,ZhangetWang,1982接近。但其♂抱器不动突后叶显然长于短突栉眼蚤者,故名。另外,♂抱器不动突前叶宽而圆,具亚缘长鬃4根;第8腹板后腹凹位于…  相似文献   
14.
额蚤属三新种和新亚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58至1960年间分别从云南和四川的啮齿动物体上采得额蚤属(Frontopsylla Wagner et Ioff)跳蚤多次。经鉴定,其中除已知种外另有三个新种和新亚种,兹分别记述如下。 1.巨凹额蚤 Frontopsylla megasinus Li et Chen新种 鉴别特征 巨凹额蚤新种在亲缘上与台湾狭指额蚤(F.nakagawai taiwanensis Jameson et Hsieh,1966)接近:在形态上,它们的雄性Ⅷ背板和腹板、抱器突、可动突以及Ⅸ腹板的形状都相似。Ⅷ背板后缘都有一列长而柔的鬃;Ⅷ腹板都狭而长,后缘有刺形鬃;抱器突都较长,达可动突前缘中段以上;可动突都较狭长,略成矩形,后上角有一粗壮而色深的刺形鬃;Ⅸ腹板后臂细长,腹缘中段前方有刺形鬃一列3个等。在宿主方面,它们都寄生于Apodemus属动物,也说明它们是近缘的。本新种与该亚种的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15.
宁夏新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9月至1985年9月期间,先后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红羊乡的月亮山、马场和贺兰山林区从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和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体上采到新蚤属Neopsylla Wagner,1903一种跳蚤。经鉴定为一新种,即以其主要产地命名为红羊新蚤Neopsylla hongyangensis,新种。鉴别特征红羊新蚤新种属于多毛蚤种团(Setosa-group),并与二齿新蚤N.bidentat-iformis(Wagner,1893)接近。但以其♂第9腹板肘部腹面中央有一向后方伸出的瓶形腹小臂可立即与二齿新蚤相区别。另外,第9腹板后臂的一列刺鬃…  相似文献   
16.
滇西食虫目及啮齿目动物的蚤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系1951年11月至1952年3月先后在云南的弥渡、大理才村和大理城内三处进行的。先后捕获室内及室外的食虫动物及齧齿动物共1000余只;包括食虫动物3种,齧齿动物11种,共14种。在检查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时所得到的,除跳蚤外,尚有虱、螨(mite)、蜱(tick)及假蠍(pseudoscorpion)。其中假蠍不是吸血动物,但生活于动物窝内,偶然附于动物身体  相似文献   
17.
巨槽蚤属(Megabothris Jordan,1933)原为广义的角叶蚤属(Ceratophyllus s.lat.Curtis,1832)中的一部分,1933年Jordan氏将它分出成为独立的属。本属分布于新北区和旧北区,我国与西伯利亚毗连地区曾有多次纪录。1959年廖灏溶同志自青海采集到本属标本,其形态与已知种类均有不同,兹订为新种命名为扇形巨槽蚤新种M.rhipisoides,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南地区多毛组新蚤二新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记述从四川、云南采到的两种新蚤(genus Neopsylla Wagner,1903),它们都属于Hopkins和Rothschild于1962年所定的多毛组(setosa group),且与本组的盔形新蚤(N.galea Ioff,1946)接近。本文除记述这两个新种外,同时对它们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发现,在形态特征上和地理分布上的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省西北部三个不同地区采到的双蚤属(Amphipsylla Wager,1909)标本,经比较研究,分别为似方双蚤(A.quadratoides Liu,Tsai & Wu,1975)一新亚种及直缘双蚤(A.tuta Wagner,1928)两新亚种。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锥蚤属一新种(蚤目:角叶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 Ewing)是松鼠的主要寄生蚤。我国已知有7个种和亚种,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和浙江等省。著者等在1965年采自云南德钦的跳蚤中发现一种寄生于松鼠的大锥蚤,与已知各种均有明显区别,遂订为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