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运用“鸟枪法”克隆构建了环境微生物的基因组文库,并从中筛选得到一个酸性木聚糖酶基因,命名为xyl3,其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gb:AY300805。BLAST分析表明,该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很低,其中仅存在很短的木聚糖酶基因的同源片段,其编码的木聚糖酶属于Glycosyl hydrolases fam ily 10,与来源于Geobacillus stearotherm ophilus的intra-cellu larxylanase在氨基酸水平具77%同源性。该基因经T4 DNA poly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爬行动物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规律和分泌类型,以改良龙桂开银染法对巴西彩龟、无蹼壁虎消化道嗜银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动物从食管到大肠都有嗜银细胞的分布,均在胃幽门或十二指肠有突出的分布密度高峰,在小肠末段或大肠始段有次分布密度高峰,巴西彩龟在食管还有第3分布密度高峰;嗜银细胞多数为毛笔头样、高脚杯状、锥体形、长梭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多数嗜银细胞可见有明显的突起伸向管腔方向和向管腔释放分泌颗粒的现象,少数可见有伸向基膜或其周围的突起和向基膜或其周围释放分泌颗粒现象,这提示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有闭合型和开放型两种,但更多的是开放型.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确定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攻毒试验的攻毒剂量。本研究采用SPF鸡胚测定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5代的病毒含量,并以不同剂量病毒液分别接种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对试验鸽进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该病毒株对低抗体鸽有致死作用,最小致死量为102.5 ELD50。因此,为了确保攻毒效果,在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制造及检验规程中规定:以1 000倍的最小致死量(即105.5 ELD50)作为疫苗免疫效力检验的攻毒剂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蛋白的特点,筛选出裂解处理工程菌菌体的方法,并探索了用SephacrylS-300(HR)柱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的程序。用本法处理和纯化后,重组蛋白的纯度可达90%以上。所纯化的三种重组抗原蛋白均能与猪旋毛虫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正常猪血清和猪囊虫病血清反应,其中以重组蛋白RP34的特异性最强,RP37较弱,RP46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本纯化方法易于操作、设备简单和特异性蛋白回收率高,是处理和纯化旋毛虫基因重组抗原的最佳程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栓塞介入治疗消化性溃疡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将30例消化道溃疡合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栓塞介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奥曲肽联合栓塞治疗,在48 h后评价短期疗效,并随访1月观察患者的出血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联合免疫试剂盒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天,3天和7天的大便隐血,并记录患者隐血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短期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便隐血试验均为阳性,治疗2天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隐血阳性率分别为21.4%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6.66,P0.01);治疗3天后,联合治疗组92.8%患者隐血试验转阴,显著高于对照组6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5);对照组患者的隐血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15±2.37)天和(7.22±1.98)天高于联合治疗组,其隐血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77±1.98)天和(5.33±2.07)天,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栓塞介入治疗可以快速止血,再出血发生率低和安全等特点,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引发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17.
大堤型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驱动因子——以太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春  李春华  王秋光  陈小刚 《生态学报》2012,32(12):3681-3690
湖滨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和改善水环境功能具有积极作用。由于防洪需要,我国许多湖泊在湖滨带中修建了防洪大堤,防洪大堤对湖滨带生态系统的影响还缺乏研究,识别引起大堤型湖滨带生态健康退化的驱动因子是开展湖滨带生态修复的必要前提。针对太湖湖滨带的特点,在定性筛选了太湖主体营养状态、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通量、岸带类型、风浪强度4个主要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和"偏相关系数法"进行驱动因子识别,2种方法确定的驱动因子个数均为3个,且3者的驱动力大小排序也相同,即太湖主体营养状态>岸带类型>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通量。3个驱动因子对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均为负效应,也即太湖主体的营养状态综合指数越高、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通量越重、岸带状况越差,湖滨带生态系统也就越不健康。另外,从统计方法的角度解释了"风浪强度"没有入选为驱动因子的原因;澄清了现阶段环境学、生态学领域对"驱动因子"识别方法的误解及不足之处。研究结果为大堤型湖滨带的生态修复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与识别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分子对接方法是研究这一课题有效的计算机模拟手段.通常,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包括四个阶段:搜索受体与配体分子间的结合模式,过滤对接结构以排除不合理的结合模式,优化结构,用精细的打分函数评价、排序对接模式并挑选近天然构象.结合国内外研究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方法进展和本研究小组的工作,对以上四个环节做了详细的综述.另外,还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王德生  郭天龙  刘景隆  李波  李春华  陈岩 《生物磁学》2013,(27):5302-5305,5309
目的:观察植物状态患者早期电生理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反应与后期意识是否恢复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220例的植物状态患者分别在患病三个月内进行早期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每项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并采用Glasgow结局量表(GOS)分别评价植物状态在一年时的意识状态和转归情况,出院的患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了解其预后情况。结果:植物状态患者早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不同表现与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越好,其预后就越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与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早期评价植物状态患者意识转归和预后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0.
HIV-1整合酶是目前抗艾滋病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之一,整合酶的耐药突变是导致整合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但突变产生耐药性的机理仍不清楚.本工作通过人工构建突变型整合酶,测试其活性和耐药性,对整合酶的耐药机理进行初步探索.构建整合酶的突变型包括E92A、N155S两种单突变及E92A/N155S双突变.通过基因工程操作引入突变、构建质粒、表达纯化得到整合酶蛋白.用基于磁珠的整合酶链转移ELISA测试整合酶的链转移活性,用S-1360和Raltegravir两种抑制剂测试整合酶的耐药性.另外,用Autodock软件做了S-1360和整合酶核心区(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N155S突变使整合酶链转移活性下降约80%,而E92A/N155S双突变仅使活性下降约42%,这表明N155S突变基础上的E92A突变可使整合酶的活性大幅回复.E92A和E92A/N155S对不同的抑制剂可产生不同的耐药性,它们对Raltegravir的耐药性强于对S-1360.突变对整合酶活性和耐药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整合酶活性中心结构实现的,E92A突变可能导致其与周围残基静电相互作用减弱,间接影响到D64和D116残基,产生活性回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