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早在1926年苏联与美国学者均在汕出油层水中发现了不同种类微生物群系。此后,油田微生物区系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许多学者在油田的岩心和原油中以及油层水中,发现了大量的微生物群系。如脱氮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甲烷生成菌、石油分解菌和石腊分解  相似文献   
62.
用国产生物反应器大规模高密度培养Vero细胞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相似文献   
63.
发酵法生产小核菌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小核菌多糖产生菌株的筛选及一株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No.1产生胞外多糖的条件。在16升自控罐发酵试验中,多糖产量达14.14g/l,多糖对底物的转化率为47.52%。  相似文献   
64.
东北地区中部主要农业土壤中若干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土壤是自然土壤开垦种植后,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双重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所以农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既与自然土壤有关联,而又与自然土壤有一些差异。采集东北地区中部近70个土壤剖面200个样品,用原子吸收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和萤光光度法等分别测定了镉、铜、铁、汞、锰、镍、铅、锯、锌、硒等元素的含量。通动表土与心土对比法,4 d法和(?)+2s法剔除异常值,采取直方图法、概率纸法、Vistelius置信带法、Kolmogorov,Smirnov法和偏度、峰度法进行检验,综合判定元素概率分布类型。分别以表层土壤的(?)±S和M/D-M·D表示耕种暗棕壤、耕种黑土,耕种暗色草甸土和水稻土的元素背景值。 随着农业土壤腐殖质层的变薄和耕作层有机质含量的下降,许多元素的含量随之降低,尤以汞、锰、硒、锶为明显。  相似文献   
65.
本文报道两个新种:粪生散囊菌(Eurotium fimicola)和旱生散囊菌(Eurotium aridicola),它们不同于已报道的该属诸种。  相似文献   
66.
在黄鳝二价染色体上, 运用地高辛配基标记的随机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诱导出了明暗相间、基本稳定且类似于R带的带状结构。本文对该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Abstract:The dark bands alternating with light bands,relatively stable and R-band-like structure was showed on the pachytene bivalents of Rics-field eel(Monopterus albus Zuiew)by using the random-primed in situ digoxigenin-labelled DNA synthesis technique,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s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67.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珠心细胞衰退过程进行了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ATP酶只定位于细胞膜上,其它部位未见有ATP酶活性。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细胞膜上ATP酶活性减弱并逐渐消失;细胞核染色质和细胞质中一些细胞器上存在ATP酶活性。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中,只在细胞核染色质上存在ATP酶活性。珠心细胞的细胞核以两种方式衰退。衰退的细胞核染色质碎片仍存在ATP酶活性,并向胚囊方向转移。推测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中细胞膜上ATP酶变化反映了珠心细胞生理状态转变;细胞核染色质上ATP酶与其形态变化和运动等有关  相似文献   
68.
杆状病毒早期基因启动子载体的构及报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反修  齐义鹏 《病毒学报》1996,12(2):170-176
以AcNPVp10基因为侧翼序列,用AcNPV的IEI基因启动子构建了杆状病毒早期基因启动子载体,并将新霉天抗性基因插入IE1基因启动子下游,得到转移载体pAcPIneo。将它和野生型AcNPV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由于neo基因的表达,通过G418的选择和富集作用,得到重组病毒vAcPIneo的纯培养。  相似文献   
69.
利用GFP标记的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ORS 571)侵染露白24h的小麦种子,分别在侵染后0、6、12、24、48、72和96h采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麦体内6条与促生作用相关miRNAs(miR156、miR159、miR160、miR167、miR168和miR403)的表达模式,检测其中3条miRNAs(miR159、miR167和miR168)的靶基因表达模式;以接菌8d的小麦样品做切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麦叶部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的分布,并测定小麦的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侵染小麦后能够在叶片边缘部位定殖。(2)小麦叶片中与促生作用相关的6条miRNAs出现了不同程度变化,在12~24h到达其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其中miR159在峰值时的表达量为初始表达量的2.88倍。(3)3条miRNAs的靶基因表达模式与相应miRNA表达模式相对应,但并不严格。(4)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接种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对小麦叶片产生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叶鲜重在96h的变化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研究表明,接种的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能够到达小麦叶组织,对小麦叶片的生长产生明显的促生作用,其中miRNAs在促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人参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胚胎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人参花药为四分孢子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2.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线形或“T”形排列的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雌配子体发育属蓼型。3.在同一朵花中,对雌蕊和雄蕊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观察,并将它们与外部形态相联系。4.双受精过程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授粉后7-10小时,大部分雌、雄性核发生融合。5.初生胚乳核在授粉后36小时内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合子休眠期较长,大约15-20天。核型胚乳。胚乳具约300个游离核时,以自由生长的细胞壁的形式细胞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