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7篇
  1960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61.
新疆新陆早系列品种系谱分析与育种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新陆早系列品种系谱分析认为,近10年育成品种,产量不断提高,熟性有变晚趋势,抗病性逐步增强,抗枯萎病已基本解决,抗黄萎病有待进一步提高,品质得到改良,但品种类型单一,不能满足我区棉花产业化发展长远要求.因此,需要育种工作者通过拓宽遗传资源、创新种质,结合先进育种方法,并加强抗逆性筛选力度等来选育适合不同要求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962.
C型产气荚膜梭菌β1、β2毒素基因的融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PCR技术 ,从C型产气荚膜梭菌染色体DNA中扩增出 β1 和 β2 毒素基因 ,构建了含 β1 - β2 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重组菌株BL2 1(DE3) (pETXB1_2 )。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 ,构建的重组质粒pETXB1_2含有 β1 - β2 融合基因 ,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正确。经ELISA检测 ,重组菌株表达的 β1 - β2 融合蛋白能够被 β1 、β2 毒素抗体识别。免疫实验结果表明 ,用β1 - β2 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可以抵抗 1MLD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C5 9_4 4毒素攻击 ,表明构建的重组菌株可以作为预防仔猪红痢基因工程亚单位苗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963.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   总被引:106,自引:3,他引:10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不仅学科分类逐渐细化,而且研究领域也逐渐深入,然而,这种分化和深入也可能会掩盖生物的一些最普遍特征。地球上的生物是否具有统一的、更本质的特征?能否把不同生物学领域和不同层次的知识联系起来?随着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探索,一门新兴的学科——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最近20年悄然兴起。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主要是C、N、P)平衡的科学。这一研究领域使得生物学科不同层次(分子、细胞、有机体、种群、生态系统和全球尺度)的研究理论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目前,生态化学计量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种群动态、生物体营养动态、微生物营养、寄主_病原关系、生物共生关系、消费者驱动的养分循环、限制性元素的判断、生态系统比较分析和森林演替与衰退及全球C、N、P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该文概述了生态化学计量的概念、历史起源和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在消费者驱动的养分循环、限制性养分元素判别以及全球C、N、P循环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生态化学计量学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并有助于推动我国在此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64.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对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以及抗逆性等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植物中miRNA的研究进展异常迅速,尤其是药用植物,目前已从一些药用植物中鉴定出miRNA,并分析了其在药用植物中的调控作用,这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miRNA在植物中的产生途径、作用机制,同时重点介绍了miRNA在药用植物中的研究情况,使人们对药用植物中miRNA有更深的认识,为药用植物研究拓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5.
肠道类器官由来自肠道的隐窝或干细胞在培养基质的三维(3D)支撑下构建形成,含有肠道的所有成熟细胞,已经成为研究肠道疾病机制全新且高效的平台。相较于二维(2D)细胞培养,肠道类器官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模拟肠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还可以在不同体外环境下更好地还原肠道的真实生态,因此在不同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应用更为广泛。本文介绍了肠道类器官培养方式的新进展,综述了近年来肠道类器官在炎症性肠道疾病、结肠直肠癌和乳糜泻发病机制研究中的运用及进展,同时讨论了肠道类器官在药物研发与筛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6.
以高原湿地纳帕海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 采用稀释培养结合形态鉴定比较分析0—20 cm、20—40 cm土层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 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的真菌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和丰富度指数(DMA)均表现为0—20 cm土层> 20—40 cm土层; 分别分离得到土壤真菌12属和10属, 其中木霉属、青霉属、腐霉属、曲霉属同为沼泽化草甸两个土层的优势类群, 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 同时20—40 cm未发现枝孢菌属和壳囊孢属, 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经RDA冗余分析,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pH、容重和自然含水率可能是影响沼泽化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67.
对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观测期内降雨量达到1971.80 mm, 降雨次数为83次。不同植被类型杜仲林、枫樟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林冠截留量分别为289.75 mm、358.78 mm和351.46 mm, 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4.69%、18.19%和18.79%。随着降雨量增大, 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冠截留量也增大,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混交林的穿透雨量和林冠截留量大于纯林, 而纯林的树干茎流量大于混交林; 不同植被类型林冠层对降雨的分配表现为穿透雨最多, 其次是林冠截留, 树干茎流最小。  相似文献   
968.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Ki-67、p53、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完成化疗,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完成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i-67、p53、P-gp和GST-π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32/42)比45.24%(19/42)](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和化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其能有效降低Ki-67、p53、P-gp和GST-π的表达。  相似文献   
96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磷蛋白53(P53)、磷蛋白21野生型p53活化片段(p21WAF1)蛋白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病理确诊为胃癌的标本220例为胃癌组,另外选取胃癌组织旁的健康组织为对照组。Hp-L采用快速尿素酶测试法、Giemsa染色法检测,P53、p21WAF1阳性表达采用HE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并采用Spearman等级检验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胃癌组p5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21WAF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织中p53和p21WAF1表达呈负相关(P0.05)。胃癌组Hp-L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Hp-L阳性组p5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于阴性组(P0.05);p21WAF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胃癌组织中p53与Hp-L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p21WAF1与Hp-L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p53阳性表达仅与浸润程度有关(P0.05),P21WAF1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程度、UICC分期有关(P0.05)。结论:Hp-L是胃癌发生的主要诱因,癌症发展过程中,Hp-L型感染可上调p53表达、抑制p21WAF1表达,且p53、p21WAF1的表达变化与细胞浸润程度有密切联系,对胃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0.
目的:通过下丘脑弓状核乙酰胆碱表达的检测、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应用阳性神经元面积百分比(APPN)和染色灰度相对强度值(RISGL)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免疫组化(IHC)图像定量分析的特点。方法:样本来源于运动性免疫抑制过程中SD大鼠下丘脑弓状核胆碱能阳性神经元乙酰胆碱表达的免疫组化切片,包括第0、2、4、6周与每周Control、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3 hours after exercise三组共计12组(n=6)。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其乙酰胆碱(ACh)的表达,并根据ACh阳性神经元总面积(TAPN)、阳性神经元灰度平均强度值(AISGL)、APPN、RISGL、APPN/RISGL参数进行免疫组化图像的定量分析,从而比较APPN和RISGL在定量分析中与传统参数的不同及其优势。结果:APPN与TAPN的变化呈现几乎一致的变化特征,能发现相应差异的显著性意义(P < 0.05),但APPN的敏感性和抗干扰性更强。RISGL与AISGL呈现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而且APPN结合RISGL比单参数更能反映阳性表达情况。结论:APPN和RISGL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参数能较可靠地、准确地进行图像定量分析,APPN与RISGL的结合不仅可反映阳性表达的数量情况,还可以帮助分析其作用机理,优于传统分析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