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铃薯HMG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青蒿倍半萜合酶(环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单体,是含有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属于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中的倍半萜类分支途径,倍半萜合酶是该途径的关键酶之一,目前已从青蒿中克隆了多个倍半萜合酶基因。综述了青蒿中已克隆的几种倍半萜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用RT-PCR方法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克隆了一个1 539 bp全长鲨烯合酶cDNA.青蒿鲨烯合酶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烟草、人类、酵母鲨烯合酶的一致性分别为70%、77%、44%和39%.青蒿鲨烯合酶基因组DNA结构很复杂,包括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全长的或C末端截短的鲨烯合酶cDNA被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但在含有全长的鲨烯合酶cDNA的大肠杆菌中并没有观察到预期大小的鲨烯合酶表达,而C末端截短疏水区30个氨基酸的鲨烯合酶可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本文综述了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方法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状况和各种环境条件对植物细胞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的胚轴、子叶、根都产生愈伤组织。不同来源的外植体产生苗的能力不同,胚轴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苗最多,而且苗生长旺盛。根的愈伤组织只产生不定根。新疆紫草的核型是K(2n)=14=2m+8sm+2sm(SAT)+2st。随着继代培养代数增 多,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和频率以及染色体数目显著增加。如果继代培养时间较长,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范围更广,而且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18.
芦苇变异植株是从EMS处理的愈伤组织再生的。植株是混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在100—33之间。在它们的分蘖植株中,存在类似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综述了发根农杆菌Ri质粒在植物学理论研究、有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生产、植物品种改良及植物栽培四个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