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程天亮  王新平  马雄忠  潘颜霞 《生态学报》2022,42(16):6778-6789
干旱区灌丛植被空间格局受多种物理和生态过程影响,能够指示生态系统的状态。研究通过量化灌丛斑块大小的空间分布来评估阿拉善高原东南部覆沙荒漠植被生态系统的状态,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分析灌木种群的相互关系,以阐明不同灌木种在斑块格局形成中的作用,并结合土壤条件及下垫面粗糙度等指标验证评估的准确性,探讨灌丛空间格局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样方2灌丛斑块大小符合截尾幂律分布,其他样方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前者的空间结构及生境条件均优于后者,说明植被空间格局可以准确表征生态系统状态。在局地尺度上灌木种内和种间呈现不同的相互关系,以竞争关系为主导是导致斑块破碎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小灌木(如猫头刺)的种内互利关系有利于促进多样化斑块形态的形成,而大灌木(如沙冬青和蒙古扁桃)种间的互利作用则有利于形成异质性更强的复杂空间格局。基于灌丛斑块的空间格局评估生态系统状态,可为保护和恢复生态脆弱区受损植被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2.
2000-06-19,本文作者在进行云南省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考察时,在金水河采到28号鱼类标本,经鉴定,为我国鲤科鱼类区系中猪嘴ba属Systomus和小口猪嘴baSyst omusorphoides (Valenciennes 1842)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室。  相似文献   
73.
丁建云  于忠阳 《昆虫知识》1997,34(4):218-220
德国小煤Btottellagermanica(.)是蜚镰目中分布最广,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昆虫。在黑龙江、内蒙和新疆等省区市的宾馆、饭店、医院、仓库和船舶、火车等场所,德国/J‘谦为优势种群’‘’‘’。其食性复杂,除为害各种食品外,还可为害工商业原料及成品等。此外,在居民楼内也普遍发生,其体内可携带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蜡样芽胞菌、变形杆菌、霉菌、曰tor弧菌、腺病毒、埃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多种病原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综合防治蜚蛾,对提高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4.
75.
树叶变黄,气温降低,南迁的水鸟陆续起程,开始漫长的迁徙之旅,准备到达越冬栖息地度过寒冷的冬季。鸟类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定期、有规律的移动称为鸟类迁徙,是自然界最壮观的景象之一。水鸟是指那些生态上依赖湿地生存的鸟类。如水中游泳的天鹅、雁、鸭、鹈鹕、鸬鹚;水域边缘活动的鸥、燕鸥、鹬和鸺;沼泽、苇地、农田等地常见的各种鹤、鹃、鹳、和鹭以及海洋性鸟类鹱、信天翁、海燕等。这些鸟的种类繁多,数  相似文献   
76.
大针茅典型草原几种主要植物含热值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7.
重组DNA技术的新进展已为研究特定的动物基因开辟了一条进途径。由于几个理由,我们选择了胶原蛋白基因作为研究基因结构和调节的模型。这个基因编码了一组有趣的蛋白质,在动物组织中,这些蛋白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份,其主要功能是为细胞之间相互接触提供一个结构骨架。  相似文献   
78.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学术交流会已于1981年1月29日至2月3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综合考察委员会及内蒙古大学等17个单位,42人。  相似文献   
79.
为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隐睾双峰驼的分布情况及其组织化学特征,应用电镜技术和多种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了隐睾和正常睾丸的超微结构,组织化学特点及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 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与正常睾丸间质结构相比,光镜下隐睾生精小管发育不全,间质内胶原纤维稀疏,网状纤维分布明显,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PAS及AB-PAS阳性反应较弱。电镜下,隐睾生精上皮基膜明显增生,外围I型胶原纤维较少,管周肌样细胞不典型;间质毛细血管及Leydig细胞周围纤维细胞多见,而正常睾丸在间质毛细血管及Leydig细胞周围多分布有成纤维细胞。(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睾丸组织的Col Ⅳ、LN及HSPG在Leydig细胞内均为强阳性表达,Col Ⅳ和LN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强阳性表达,后者在Sertoli细胞的表达尤为明显,HSPG在精原细胞无表达;隐睾时Col Ⅳ、LN及HSPG在Leydig细胞内阳性表达均明显减弱,Col Ⅳ、LN在管周肌样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阳性表达也减弱明显,HSPG在精原细胞较强阳性表达,且在精子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双峰驼正常睾丸组织中Col Ⅳ和LN的分布显著高于隐睾组织(P<0.05),HSPG检测结果在正常睾丸与隐睾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该研究表明,双峰驼隐睾生精小管发育异常,间质组织中合成胶原纤维的能力下降,睾丸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Col Ⅳ,LN与正常组差异显著与生精小管及Leydig细胞异常发育有关,而HSPG在隐睾生精上皮的强阳性表达与精原细胞发育不成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miR-21在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过程中对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随机分为空白质粒组,miR-2l-mimic组和miR-21 inhibitor组。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细胞形态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免疫荧光检测大脑皮层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的分布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质粒相比,给予miR-2l-mimic的大鼠脑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而给予miR-21 inhibitor的大鼠脑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升高;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空白质粒组相比较,miR-2l-mimic组中内皮细胞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板层突基本完整,而miR-21 inhibitor组中明显可见自噬小体、溶酶体,并有吞噬物存在;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质粒组比较,miR-21-mimic组中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降低,而miR-21 inhibitor组中LC3蛋白的分布增加。结论:miR-2l可能通过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凋亡或通过抑制自噬保护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