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富士’苹果叶片为材料, 采用刺伤接种法, 比较了苹果树腐烂病菌强致病菌LXS080601和弱致病菌LXS081501侵染对寄主体内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菌株侵染后, 叶片MDA、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 接种LXS080601叶片MDA含量快速上升, 最大增幅为141.15%, 而接种LXS081501叶片的MDA含量变化较小, 增幅仅为1.16%-16.24%, 但后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增幅分别高达158.12%和113.57%, 显著高于接种LXS080601的处理。同时, 两菌株均能诱导叶片内4种防御酶活性的升高, 但LXS081501诱导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显著高于LXS080601, 说明不同致病力腐烂病菌对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野鹿荡DF20岩芯(北纬33°3.14′,东经120°48.05′,岩芯长21 m)中的全新世介形类进行了研究。从该岩芯的61个沉积物样品中获取介形类壳瓣逾1 700枚,鉴定出35属45种,这些属种被划归三个生态分布型,按个体数量由多到少顺序分别为滨岸低盐水型(Sinocytheridea impressa, Neomonoceratina dongtaiensis,Leptocythere ventriclivosa等)、内陆架沿岸水型(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Bicornucythere bisanensis等)以及中陆架外海水型(Munseyella pupilla, Cytheropteron cf. sawanense等)。介形类个体密度及生态分布型组合变化,显示近7 000年来野鹿荡地区经历了三个沉积时期:I期(孔深19.6~7.5 m),处于潮下带,砂质底,海藻/海草繁茂,底栖生物生产力水平较高; Ⅱ期(7.5~2 m),由潮下带急速过渡为潮间带,泥质底,底栖生物生产力水平低; Ⅲ期(2~0.85 m),处于潮下带,砂质...  相似文献   
33.
提要底栖有孔虫壳体稳定氧碳同位素在古海洋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可靠的稳定氧碳同位素数据是研究的关键。但同位素数据的精度通常受有孔虫属种个体差异的影响,用多少壳体进行测试可忽略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对位于葡萄牙岸外的IODP U1391站位顶部~10 m岩心的多个沉积物样品中的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mediterranea,Cibicidoides pachyderma,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和Uvigerina peregrina parva进行单个和多个壳体的稳定氧碳同位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U. mediterranea个体间δ13C差异高达0.74‰,而δ18O相对稳定,差异不超过0.26‰。C. pachyderma和C. wuellerstorfi则与之相反,两属种的个体间δ13C差异分别不超过0.20‰和0.23‰,而个体间δ18O差异分别高达0.76‰和0.60‰。生命效应、微生境异质性和底层水环境变化可能是造成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