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41.
满山香种子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俊  李甫  陆园园  黄锡山  张艳军   《广西植物》2006,26(6):690-691,649
为研究满山香种子的化学成分,采用满山香种子经7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和硅胶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分离得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myricetin,Ⅰ)、对苯二酚(1,4-dihydroxybenzene,Ⅱ)、香草酸(vanillicacid,Ⅲ)、β-胡萝卜苷(dauosterol,Ⅳ)和银杏双黄酮(ginkge-tin,Ⅴ)。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2.
为明确贵州蜜甜香型烟区烟草青枯病发病土壤与健康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本研究对贵州烟区土壤样本进行采集和室内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烟区健康土壤的pH值、有机质(SOM)、速效钾(AK)、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质量分数均高于发病土壤,碱解氮(SAN)(除思南外)质量分数低于发病土壤,其中,瓮安、紫云健康土壤的pH值显著高于发病土壤,天柱、桐梓、瓮安发病SAN高于健康土壤,而健康土壤的SOM(桐梓除外)、 AK、交换性钙质量分数均高于发病土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磷(AP)、交换性镁(天柱除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土壤pH值、交换性钙、 AK和SOM与烟草青枯病发生有关,其中SAN偏高、土壤偏酸、 AK、 SOM和交换性钙偏低时有利于烟草青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3.
寻乌水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晶萍  刘士余  盛菲  刘政  杨敏  李俊 《生态学报》2020,40(14):4737-4748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为正确认识和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寻乌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05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得到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10.2和Frgstats4.2软件,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同时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寻乌水流域1995—2015年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近20年寻乌水流域园地(增加40.14%)和林地(减少33.91%)面积占比变化幅度最大,水域(减少0.1%)变化幅度最小。土地利用变化单向转换频繁,园地"涨势"和林地"落势"十分明显,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2)景观水平上,流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修正Simpon均匀度指数(MSIEI)分别由1995年的0.7083、0.2423上升至2015年的1.114、0.5247,景观聚集度指数(CONTAG)由1995年的72.93下降至2015年的58.13。流域的景观异质性增强,破碎化程度提高。(3)寻乌水流域1995、2005和2015年RSEI均值分别为0.554、0.544和0.550,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后得到改善。寻乌果业发展引起的园地快速扩张对林地的占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后期退果(耕)还林、保护生态林及植树造林等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因。研究成果可为流域的土地利用规划、良好的生态格局建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4.
1植物名称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et Zucc.)。 2材料类别种子(层积3个月,清水浸泡24h备用)和带腋芽幼嫩茎段。 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2)1/2MS。子叶节分化与增殖培养基:(3)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3;(4)MS+6-BA0.5+NAA0.5;  相似文献   
145.
郭家松  李俊 《生命科学》2010,(9):863-868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外周神经病统称为Charcot-Marie-Tooth(CMT)病,它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2500。目前已知有超过53个染色体位点和35个特定基因与CMT有关,但是大部分CMT都是由周围髓鞘蛋白22(PMP22)基因变异所引起的。该文重点对PMP22的生物学及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6.
对筛选到的1组稻秆腐解复合菌系RSS-4,以腐解产物的pH值、酶活及稻秆失重率为指标,研究了该复合菌系的性质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DGGE)分析了该复合菌系的菌种组成稳定性。结果表明,多代继代培养过程中各代复合菌系腐解产物的pH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H值从起始的6.72左右迅速升至最高点7.75,然后逐渐下降并稳定在7.20;多代继代培养后复合菌系各代之间的酶活动态变化及其对稻秆腐解能力的差异均很小。在连续继代培养的过程中,DGGE图谱揭示第15~23代复合菌系之间的菌种组成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7.
李俊  彭耀金  文雪平 《生物磁学》2010,(10):1951-1953
目的:探讨应用IV型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长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4月~2008年4月应用IV型镶嵌式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长骨骨缺损48例患者,其中股骨8例,胫骨40例。骨缺损长度为5~15cm,平均8cm。随访时间9-27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48例患者肢体长度均得到恢复;骨缺损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2个月;6例骨折成角,均〈10°;12例共25处针孔感染;所有病例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髋、膝、踝关节活动均未受影响。结论:IV型镶嵌式外固定器是治疗长骨复杂骨缺损、成功重建肢体长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8.
黄土高原地区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方法】采用BOX-PCR、16S rDNAPCR-RFLP、16S-23S IGS PCR-RFLP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我国黄土高原地区4个省的15个地区的130株大豆根瘤菌及部分参比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BOX-PCR反映的菌株多样性最丰富,形成的遗传群最多,16S rDNA PCR-RFLP方法在属、种水平上聚群较好,16S-23S IGSPCR RFLP反映的多样性介于BOX-PCR和16S rDNA PCR-RFLP之间,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属、种和亲缘关系很近的菌株间的差异,3种方法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将所有供试菌株分为两大类群,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从系统发育来看,供试的快生大豆根瘤菌为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慢生大豆根瘤菌为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和辽宁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liaoningense)。【结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大豆根瘤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fredii优势种,慢生大豆根瘤菌仅占10%,同时,分离到2株B.liaoningense。  相似文献   
149.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分析表明,垃圾填埋场土壤的有机物污染成分复杂,共检出有机物50种。研究表明,随着填埋深度的加深,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有很大不同。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垃圾填埋场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化学性质总体上密切相关;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总体上密切相关;但在土壤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0.
对分离自我国11个省24个地区49株蚕豆根瘤菌及11株参比菌株进行了唯一碳源、氮源、抗生素、耐逆性和酶活性等138个表型性状测定,并用M INT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部供试菌株在59%的相似水平上聚在一起,在80%的相似水平上可分为6个群。其中群4与参比菌株聚在一起,而其他5个群均由未知菌组成。进一步对36株菌进行了16S rDNA PCR-RFLP分析,在85%相似水平上供试菌可分为4个群和1个独立的分支,其聚群结果与数值分类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表型及遗传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蚕豆根瘤菌具有极大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