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Cotesia flavipes complex (膜翅目: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分布全世界的5个种和外群侧沟茧蜂Microplitis 及荻茧蜂Diolcogaster 的25个性状,以及复合群5个种和外群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粘虫盘绒茧蜂Cotesia kariyai、粉蝶盘绒茧蜂Cotesia glomerata 的24个性状,分别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支序分析的方法探讨该复合群内5个种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表明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是一单系群,二化螟盘绒茧蜂C. chilonis 和大螟盘绒茧蜂C. sesamiae 近缘,芦螟盘绒茧蜂C. chiloluteelli 和汉寿盘绒茧蜂C. hanshouensis 近缘,螟黄足盘绒茧蜂C. flavipes相对独立。 以上研究表明无论是以近缘属作外群还是以同属其它种作外群,所得结果基本上都能反映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各种之间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恒温条件下 ,研究了甜菜夜蛾 3龄初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速率、病死时间分布与温度关系。结果表明 ,在2 9℃以下 ,随温度的升高 ,病死率增加 ,幼虫病死速率加快 ,病死持续时间缩短 ;该病毒的热抑制温度在 2 7℃左右。改进的Schoolfield模型、Stinner模型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速率与温度关系。甜菜夜蛾种群饲毒后的每日病死率可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较好地拟合 ,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 (Hosmer- L em oshow统计量检验不显著 ) ,方程中各项系数经 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 ;不同温度下的幼虫累计病死时间分布可用 Weibull模型、Gompertz模型及 L ogistic模型拟合 ,模型经 F检验显著 ,模型中各系数经 t检验均达到或接近显著水平。用剩余平方和 Q比较各模型的拟合程度 ,以 L ogistic模型拟合最好 ,Gompertz模型次之 ,Weibull模型拟合效果稍差。上述模型可以用来模拟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幼虫病死时间分布和幼虫病死速率  相似文献   
13.
曾爱平  陈永年  曾颖 《昆虫知识》2012,49(2):529-532
白钩小卷蛾Epiblema foenella L.是药用植物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的蛀干害虫,通过田间定点定时系统调查,得出该虫在长沙地区田间1年发生3代,以高龄幼虫在寄主残株及根部蛀洞内越冬,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2.122℃,有效积温为726.52日·度。描述了白钩小卷蛾各虫态及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提出了有关预测技术及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志文  何立红  马玲  夏姣  曾爱平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580-3586
为了明确小果油茶果实大小对油茶象幼虫生长发育的限制作用,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茶象老熟幼虫体质量与其寄主果实体积大小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 油茶象幼虫体质量随果实体积增大而增长,符合Logistic模型;油茶象幼虫体质量增长符合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可分为快速增长阶段(<3.216 cm3,每果1头;<4.747 cm3,每果2头)和渐进增长阶段(>3.216 cm3,每果1头;>4.747 cm3,每果2头);油茶象寄生的最小果实阈值为1.500 cm3(每果1头)或2.539 cm3(每果2头).明确了落果中油茶象老熟幼虫逃逸的时间格局,果实收集后幼虫逃逸数量逐天递减,逃逸高峰期集中在6:00—10:00,占43.9%,尤以7:00—8:00为甚,占21.1%;幼虫体质量越大,逃逸越早.寄主果实大小对油茶象幼虫生长发育具有限制作用,亲代雌虫选择大果实产卵是增加后代适合度的一种行为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