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41.
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可以克隆出人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基因转染进哺乳动物细胞内进行体外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在神经传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神经以及精神系统方面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都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功能缺失或紊乱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基本概念和近年来国外对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研究概况,综述了与该转运体相关的药物的研究进展以及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功能紊乱或丧失而导致的疾病的临床研究。最近几年对于NET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各种临床疾病的研究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84例GDM患者及200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妊高症35例(19.0%)、羊水过多17例(9.2%)、早产21例(11.4%)、产后出血14例(7.6%)、产褥感染12例(6.5%),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中发生巨大儿48例(26.1%)、新生儿低血糖31例(16.8%),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3.3%)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141例(76.6%),阴道产43例(23.4%),剖宫产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DM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规范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3.
<正>为促进纤维素丁醇产业的发展,并为生物丁醇研究提供借鉴,文章介绍了生物丁醇发展的历史与其工艺流程,分析了纤维素丁醇生产中不同技术的优缺点以及瓶颈。同时结合生物炼制技术,提出提高其生产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4.
报道了越南杜鹃花科(Ericaceae)1新记录种——深裂树萝卜(Agapetes lobbii C.B.Clarke)。该种产自越南北部莱州省(Lai Chau)的Sin Ho地区,凭证标本保存在越南科学技术院生态和生物资源研究所标本馆(HN)。  相似文献   
645.
鸡新城疫口服DNA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免疫效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含新城疫病毒(NDV)F48E9株融合蛋白(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ZJ111/pcDAN3-F)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结果表明:利用该减毒株作为载体传递DNA疫苗具有相对安全性。用酶切和PCR鉴定法证实在体内外无抗生素存在的条件下重组质粒在受体菌ZJ111菌株内比较稳定。ZJ111/pcDAN3-F以每羽108cfu免疫雏鸡,2周后二免,二免后4周攻击致死剂量的强毒株F48E9,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重组ZJ111/pcDNA3-F菌株不仅能诱导雏鸡产生抗NDV抗体,而且能诱导法氏囊B淋巴细胞和胸腺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对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为66.7%,高于pcDNA3-F裸质粒DNA疫苗注射免疫组(50%)。上述结果初步提示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为研制低成本、实用化的口服禽类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6.
陈友铃  方丽娜  吴文珊 《生态学报》2010,30(11):2949-2957
爱玉子和薜荔均为桑科榕属植物,与薜荔榕小蜂保持稳定的共生关系,信息化合物在维系榕树与其传粉小蜂的共生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应用Y型嗅觉仪检测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对8种单一信息化合物和芳樟醇、苯甲醇和松油醇组成的混合信息化合物的趋向性反应。实验结果表明:3%和5%芳樟醇、5%的苯乙烯、7%苯甲醇、5%和7%松油醇以及7%金合欢醇对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均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7%苯甲酸甲酯对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有显著的趋避作用,香兰醛对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的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从而表明信息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均显著影响薜荔榕小蜂的选择行为。5%芳樟醇、3%松油醇和3%苯甲醇的混合信息化合物组合对两种来源的薜荔榕小蜂具极显著的吸引作用,信息化合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极为显著。两种不同来源的薜荔榕小蜂对信息化合物反应的异同,表明两种不同来源的薜荔榕小蜂与各自宿主之间的化学通讯信号传导上存在差异,同时也表明两种不同来源的薜荔榕小蜂之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在榕树接受期花序的挥发物成分中广泛存在并占较大比例的信息化合物(例如芳樟醇),可能与榕小蜂对寄主的远程定位有关,而近距离的专性定位却是依赖于各种信息化合物严格按一定浓度、比例组成的化学图谱。实验结果为榕-蜂共生体系的化学生态学理论研究和爱玉子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7.
土地利用对崇明岛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容娟  布乃顺  崔军  方长明 《生态学报》2010,30(24):6698-6706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农业土壤碳固持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因子之一,而准确地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往往因土壤本底的不均一和土地利用历史多变而复杂化。为此,在崇明东滩湿地围垦区选取了本底均匀、利用历史简单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水-旱轮作农田、人工林、鱼塘撂荒地),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呼吸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以期评价其各自的固碳和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农田土壤的表层(20cm)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2.62g/kg和225.34mg/kg,包括苗圃栾树林、水杉林带以及桔园在内的人工林地次之,鱼塘撂荒地最低;但撂荒地深层土壤(40—100cm)的有机碳含量高于其它类型,反映了围垦前湿地土壤有机碳累积的残留影响。土壤呼吸强度的顺序则为鱼塘撂荒地农田桔园苗圃栾树林水杉林带。农耕地在前作小麦收割种植水稻后,土壤CO2通量显著下降,不及旱作时的10%。除农田和撂荒地以外,土壤表层5 cm深处温度可以很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但在高温高湿季节呼吸速率较为离散。研究表明: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中,水-旱轮作可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反而有可能低于农田土壤。在中国南方湿润亚热带地区,水旱轮作可较好地协调农业土壤的碳固持和释放过程的矛盾,可能具有相当大的农业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648.
在研究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基础上,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识别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服务域,提出基于SOA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参考模型,详述了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定义了各个服务模块功能。该参考模型为系统进一步编码和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9.
ZUNG 抑郁量表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ZUNG量表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临床上所有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前给予ZUNG量表进行评价,同时对40健康人进行ZUNG量表评价,所有住院患者同时进行ECG,HOLTER检查及病史方面评价。结果:①在无高危因素和ECG客观检查正常的患者中ZUNG量表积分明显增高,且抑郁症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而冠心病检出率却低于除健康对照组的其他各组。②相关性分析:ZUNG量表积分与冠脉病变积分无相关关系。冠心病的患者中抑郁的检出率高于非冠心病组。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的抑郁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ZUNG量表在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排除抑郁导致胸痛,是一项比较有意义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50.
耐高温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酒精发酵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 38 1个自然样品中筛选得到 2株耐高温酵母THFY 4和THFY 1 6。THFY 4能够在51℃ ,含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 ;THFY 1 6能够在 45℃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经初步鉴定 ,THFY 4为克鲁维属酵母 ,THFY 1 6为酵母属酵母。进一步的 37℃发酵实验证明 ,THFY 4在静置条件下的发酵性能很差 ,发酵 60h只能从 2 0 %的葡萄糖产生 4 88% (v v)的酒精 ;而THFY 1 6在相同的条件下从 2 0 %的葡萄糖中产生 1 1 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