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云南思茅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立  王宁  王宇宁  马利超 《兽类学报》2003,23(3):185-192
以思茅市境内栖居的一个由5 头雌象(3 头成年体, 1 头亚成体, 1 头幼体) 组成的象群为研究对象, 利用痕迹追踪、样线调查和村庄调查等方法对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和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栖息地中共记录到野生高等植物457 种, 组成5 种植被类型。旱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35.67 km2 , 该活动区域中有3 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分别是3.65 km2 , 2.79 km2 和3.29 km2 , 象群对此3 个活动核心区域循环利用; 在旱季亚洲象经常取食19种野生植物, 其中主要取食的有8 种, 还取食7 种农作物, 对农作物有一定依赖性, 这种依赖的程度随着农田周围森林中野生食物丰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季雨林中亚洲象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最丰富。雨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18.42 km2 , 该区域中只有1 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9.08 km2 。雨季亚洲象只取食5 种野生植物, 另取食5 种农作物, 农作物为其雨季主要食物。研究结果表明, 思茅地区亚洲象栖息地中的野生食物可能不足, 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生存干扰较为严重, 亚洲象的行为表现出对栖息地内食物条件和人类干扰的适应。建议尽快遏止日益严重的栖息地片断化趋势, 恢复自然植被并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野生食物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氮素转化细菌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耕作方法影响土壤N素转化细菌的组成和数量.多年连续秸秆覆盖免耕试验结果表明,好氧固氮菌和厌氧固氮菌数量在铁茬处理土壤中较少,而在免耕与翻耕土壤中较多,免耕厌氧固氮菌数量明显地高于翻耕和铁茬,而铁茬最低,这种趋势特别在0~0.1m和0.1~0.2m土层中表现明显.土壤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表层土壤中较少,三种耕作方法相差较小,但在0.1~0.2m,0.2~0.3m土层中,翻耕反硝化细菌数量比免耕和铁茬多,而铁茬最少.不同耕作方法间氨氧化细菌数量相差不明显,免耕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数量较高,动态变化趋势不规则.0~0.1m土层中免耕亚硝酸氧化细菌数量高于翻耕和铁茬,0.1~0.2m土层免耕与翻耕亚硝酸氧化菌数较多,而铁茬较少.  相似文献   
83.
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含有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乙素(deme-thyl tetrandrine)及丙素等生物碱。久保田及陈氏等曾证明:汉防己甲素有解热作用,对平滑肌及心脏均具抑制作用。最近赵氏采用改良 Woolfe,Macdonald 氏小白鼠热板法,证明二者均能提高小白鼠之痛阈;但据同氏报告,临床土未能看到明显的镇痛效果。因此我们乃改用电刺激小白鼠尾巴法,以测定汉防己甲素、乙素及汉防己流浸膏等之镇痛作用。结果发现三者均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同时发现三者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增加,镇痛作用反减弱;且发现较大剂量之汉防己甲素,能增强士的宁的毒性,并能对抗戊巴比妥钠之作用。鉴于汉防己甲素及乙素之镇痛作用不甚强大,乃试行合并用药,以期提高其镇痛作用,先试抗组织胺药——苯海拉明。结果发现:苯海拉明可以明显地加强汉防己甲素及乙素之镇痛作用,并能延长其作用时间;而对它们的毒性无明显影响。苯海拉明同时可显著地加强并延长吗啡,地美露及安替匹林等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适合蜜蜂病毒病诊断的RT-PCR技术。【方法】从感染蜜蜂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残翅病毒、囊状幼虫病毒、急性麻痹病毒、黑蜂王台病毒以及慢性麻痹病毒的阳性样品中,分别提取这6种病毒的RNA。然后,同时应用一步法RT-PCR和两步法RT-PCR的反应体系对6种病毒扩增,并对两种方法的灵敏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得到158(IAPV)、269(DWV)、342(SBV)、460(ABPV)、536(BQCV)和774 bp(CBPV)的扩增片段,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片段符合预期。两步法RT-PCR可检测到更低浓度的病毒颗粒。【结论】结果表明,该2种方法均可快速、有效地诊断蜜蜂病毒。但两步法RT-PCR灵敏性更高。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开颅治疗囊性听神经鞘瘤的肿瘤全切情况及面、听神经的保留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囊性听神经鞘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37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囊性听神经鞘瘤(42例)手术全切率simpson(Ⅰ-Ⅱ级)为64.28%(27例),次全切除率(simpsonⅢ级)为26.19%(11例),部分切除率为(simpsonⅣ级)为9.53%(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71.43%(30例),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14.29%(6例),听神经解剖保留率为7.1%,听神经功能保留3例,较实质性听神经瘤的手术效果差。结论:囊性听神经瘤的面、听神经解剖与功能保护尚有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镜下特征、病理类型及血清学特点与癌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肠镜证实的640名结肠息肉患者资料。对年龄、性别、息肉特征(部位、大小、数量、分型、病理等)分析,并将息肉者癌胚抗原与健康人比较。结果:检出息肉1144枚;年龄在41岁~60岁的占52.9%;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占47.3%;多发及多部位息肉比例为56.9%和46.9%;腺瘤样息肉占87%;随年龄、息肉体积增加,癌变率增加;无蒂息肉癌变率高于有蒂息肉;两组血清癌胚抗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息肉多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以腺瘤息肉为主;癌变与年龄、腺瘤大小、形态、病理类型有关。癌胚抗原可能在腺瘤样息肉的筛查及监测癌变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87.
籼粳交新种质康丰A对稻瘟病抗性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丰A是利用带有广亲和基因的籼粳亚种间杂交育成恢复系97gk419与恢复系明恢70杂交(恢复系×恢复系),所形成的胞质正常、雄性可育,而无恢复性的特殊变异新种质,再与野败胞质不育系连续回交转育成的具有特殊核遗传背景的新型水稻三系不育系。本研究通过接种不同地区的53个稻瘟病菌系,发现康丰A对华南稻区尤其是福建稻区的稻瘟病菌系具有广谱抗性。以康丰A(同型保持系康丰B)与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杂交,获得杂交F1和F2,分别接种稻瘟病菌系81278、Guy11、FJ2009-66和98013A。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表明,康丰A对4个菌系的抗性均由1对显性抗病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康丰A抗菌系81278的基因与已知抗病基因Pi-1、Pi-2、Pi-ta和Pi-3呈非等位关系,与Pi-ta(Pi-?)呈现连锁遗传,暂命名为Pi-kf1(t)。  相似文献   
88.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锁定钢板分期治疗 C 型 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0 年 3 月至 2011 年 4 月在我院接受 治疗的 C 型 pilon 骨折患者 17 例。按照分期治疗的原则, 先行一期外固定架固定术, 待局部软组织恢复后切开复位, 再行锁定钢 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 定期检查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并借助影像学资料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 平均愈合时间为(4.1± 1.6)月;平均 AOFAS 评分为(83.1± 12.4)分, 其中优 6 例(35.2 %), 良 8 例(47.1 %),一般 2 例(11.8 %), 差 1 例(5.9 %), 优良率为 82.4%; 术后 4 例患者出现出现轻度感染, 通过局部换药、 抗生素和钉道护理得到控制。结 论: 采用一期外固定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分期治疗 C 型 pilon 骨折, 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并鉴定稳定表达G93A型突变人超氧化物歧化酶(hSOD1^G93A)基因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细胞培养模型。方法利用活化的树突状聚合物将空质粒、hSOD1^WT、hSOD1^G93A基因转染入VSC4.1细胞内,G418抗性筛选,从而建立稳定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细胞模型。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VSC4.1细胞系运动神经元标志物。蛋白印迹实验鉴定hSOD1^WT蛋白、hSOD1^G93A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模型生长曲线。结果VSC4.1细胞分化前表达ClassⅢβ-Tubulin、MNR2,分化后表达ClassⅢβ-Tubulin、MNR2、NF200、MAP2等运动神经元标志物。VSC4.1-hSOD1^WT、VSC4.1-hSOD1^G93A细胞均过表达人来源的SOD1,而VSC4.1-mock则不表达。与VSC4.1-mock、VSC4.1-hSOD1^WT相比,VSC4.1-hSOD1^G93A生长缓慢,在48、72 h细胞活力均低于VSC4.1-mock(P=0.031,P=0.000)、VSC4.1-hSOD1^WT(P=0.001,P=0.000),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hSOD1^WT、hSOD1^G93A基因的VSC4.1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发病与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0.
干翼超  李宏 《生命的化学》2020,40(2):236-242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CCA)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由于该病症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才被发现且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成为胆管癌治疗的关键。分子生物学标志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改变。大量研究表明,某些分子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CCA的早期诊断,故本文旨在总结与CCA诊断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