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9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读了生物学通报1957年6月号上张孟闻(以下简称“他”):“爬行纲动物采集注意事项”一文,觉得其中有三点是很不妥当的:第一点是他把五步蛇和蕲蛇当作两种不同的蛇,这是错误的。根据我们的考证以及厂大中药材工作同志的意见,都认为药用的蕲蛇就是五步蛇。第二点是他认为浙南之南才有五步蛇,这也是与事实完全不符合的,实际上,整个浙江从北部到南部都有五步蛇的。第三点是他说钝头蛇是毒蛇,这也是错误的,钝头蛇并不是毒蛇。  相似文献   
162.
一、引言 关於渐江蛇类,过去曾有过一些报告,如张孟闻的浙江爬行类的初步报告等。对於浙江邻省地区,亦有过一些报告,如张宗汉,方炳文的南京蛇类和龟龞类的报告。张孟闻关於江西蛇类的报告,C.H.Pope氏关於福建爬行类的报告,王玉敏、郑作新  相似文献   
163.
(1) 经烃基化剂处理后及经电离射线辐射后所看到的生物学变化是由于细胞内极少量的重要大分子中产生了化学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代谢过程的终末效应。 (2) 体外研究提出这二类作用剂都通过DNA分子的损害使其变得对细胞没有用处,从而产生它们的影响。蛋白和许多细胞内的其他分子亦将被改变,但由于无论射线或烃基化剂对各种蛋白所产生的影响或反应在程度上都差不多,这些反应就不象是重要的,因为此时任何一个蛋白(或酶)被抑制的百分比将都是非常小的。 (3) 核蛋白以局部高浓度存在于细胞内,在这些地方,双功能基试剂使不同DNA分子的磷酸基交互连结,甚至在DNA与蛋白结合时,这些磷酸基仍是易罹损害的。这个交互联结过程是使DNA失去作用的特别有效的方式,它解释为什么多功能基物质比单功能基物质如此有效得多,后者只有封闭许多单独的磷酸基后才能使DNA钝化,而单一的交互联结即会产生深刻的变化。 (4) 除磷酸基外,DNA中所有反应中心(如氨基)都是深藏不露的,这解释何以酰化剂和其他易与在生理条件下与蛋白结合的氨基反应物都不是类放射物质。体外试验指出,在生理条件下使DNA产生化学改变的最简单的方式即是封闭磷酸基;而是否能对闭磷酸基,也恰恰是区别类放射烃基化剂与其他能与细胞成份起反应但没有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的方法。 (5) DNA对电离放射是非常敏感的,后者高度有效地以直接作用使多核甙酸主链断裂;这个效应主要在核中发生,因为核含大量固体成份。 (6) 不论烃基化剂和射线都能使DNA产生如此深刻的化学变化,使其变得对细胞不再有用。这些反应似乎相对地缺乏选择性的,因此所有直接与DNA联系的细胞功能都将易受损害。这当能解释所产生的效应的广泛性。有人认为放射线与烃基化剂的生物学作用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差异都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即烃基化剂必需通过扩散进入細胞,因此部分DNA分子比其他一些DNA分子更容易与作用物接近。  相似文献   
164.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蜂场里的蜂群遭受两种革螨的为害,即,大蜂螨与小蜂螨。对其学名,大蜂螨已确定系Varroa jacobsoni Oudemans,而小蜂螨则尚未解决。现在,作者根据手头上的标本,并参考有关文献,经研究后认为小蜂螨学名系Tropilaelaps clareaeDelfinado et Baker,1961。 Delfinado和Baker(1961)以采自菲律宾一种野鼠体上的Tropilaelaps clareae为模式种而建立Tropilaelaps属,隶属于广义的厉螨科;并对该属作如下定义:  相似文献   
165.
中国血革螨属(Haemogamasus)初记(Acarina:Haemogamasida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血革螨属(Haemogamasus)是Berlese于1889年建立;至1930年Vitzthum对所属种类曾加以修订,共记录了14个种(包括2新种)和1变种。1933年Ewing根据胸板刚毛数目的不同另立Euhaemogamasus属,但认为该属与Haemogamasus属极相似,主要区别前者胸板仅具4或6根成对的刚毛。至1950年由于Haemogamasus属部分种类移隶于Euhaemogamasus属,前者共计12个种和1变种,后者共10个种(Radford,1950)。 1951年Asanuma根据发现的一新种,H.kusumotoi Asan.,胸板副刚与变异范围从0—6根,因此认为胸板副刚毛的有无或数目不足作为区分属的依据,故建议将Euhae-  相似文献   
166.
柞蚕林冠层结构,林内光照分布与叶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柞蚕林是以养蚕为目的的萌生栎林,林冠经剪伐而形成不同的冠型结构。本文对3种冠型的叶面积系数,冠层内叶量分布及消光系数等冠层结构特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冠形的冠层结构特点明显影响林内光照环境及叶生物量。现有的3种冠型中,“阶梯”型结构有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和较合理的叶量分布,因而具有较高的叶生物量。“中干”型叶生物量与无干型虽无明显差异,但“中干”型消光系数较低,林内空间较大,林内光照环境比“无干”型结构优越。  相似文献   
167.
我国寒武纪的磷足介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磷足介的研究史,形态、构造、分类以及磷足介在我国的分布,提出把磷足介的背部构造作为分属标准,把壳的高长之比作为分种标准的观点,并对我国已发表的2属4种进行了补充修订,建立1新种。本文研究的化石采自陕南镇巴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用7—15%的醋酸分离出。  相似文献   
168.
《日立》,835型氨基酸分析仪的标准程序分析,是在72分钟内分析出18种氨基酸含量,但用其单独分析谷物中赖氨酸含量,时间和药品均有浪费。我们通过试验研究,将分析时间缩短为20分钟,实现了赖氨酸的快速分析。经实样检测,分析结果可靠,因此,该分析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9.
<正> 从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抗癌有效的B部分,分离出二种新四环三萜甙,称苦玄参甙A和B(Picfelterraenin A和B)。经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式为C_(41)H_(62)O_(13)和C_(42)H_(64)O_(14)。二者的IR均有羟基(3420cm~(-1))、羰基(1685cm~(-1))、与羰基共轭的双键(1585cm~(-1))及强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1160—950cm~(-1))。二者  相似文献   
170.
佛手瓜胚胎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手瓜1个瓜内只有1颗种子胚芽。种皮与瓜肉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因此,传统育苗采用完整的种瓜催芽育苗。由于皮肉质膜状,在长达百天的催芽育苗过程中,种瓜易腐烂,染及胚胎变坏而丧失生命力。因此用种瓜育苗的成活率仅在40%~55%之间,而胚胎育苗的成活率则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