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可直接克隆PCR产物的克隆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一种构建与PCR产物直接连接的克隆载体的方法。以高拷贝克隆载体pUC118为骨架载体,在pUC118质粒氨苄抗性基因的Eam1105 I 酶切位点上,以点突变的方式封闭Eam1105 I 酶切位点。经转化大肠杆菌JM109证实,该改造过的pUC118质粒,可使宿主细胞仍具有氨苄抗性。将一人工合成的具有两个Eam1105 I 酶切位点的互补寡聚核苷酸链(两端具有BamH I 接头)插入已封闭Eam1105 I 酶切位点的pUC118*载体的BamH I 位点,构成新的克隆载体,此质粒命名为pUC118E。该载体经Eam1105 I 酶切后,可产生3′末端突出一个T碱基的T-载体,能与PCR产物直接连接。 Abstract:A new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a cloning vector (T-vector) for direct ligation with PCR products was described.The T-vector derived from pUC118 in which the unique restriction site of Eam1105 I in the region of Ampr gene was deleted and an artificial DNA fragment flanking two Eam1105 I was introduced at the site of BamHI.The modified vector was named as pUC118E.A T-vector with 3′over hang end of a single T can be obtained via digesting of pUC118E with Eam1105I.PCR products can be easily cloned with this T-vector.  相似文献   
612.
内蒙古半干旱区鼠类群落结构及鼠害危害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1988-1993年在内蒙古半干旱区约110000km2 的面积上设置样地251个,用夹日法对鼠类群落进行调查,用每个样地主要鼠种捕获率和样地构成分类量刚,应用SAS系统的快速聚类法进行分类;分类结果结合该地区地带性植被分布的特征和地貌、地形特征,将该地区的鼠类群落划分为9个地带性鼠类群落并研究其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地带性鼠类群落分布与结构特征及当地实际鼠害状况将内蒙古半干旱区鼠害划分为5大害区的7种危害类型:Ⅰ.荒漠草原鼠害危害区:①小毛足鼠、三趾跳鼠危害类型;②戈壁五趾跳鼠、赤颊黄鼠危害类型;Ⅱ.草原化荒漠鼠害鼠害危害区:③戈壁五趾跳鼠、三趾跳鼠危害类型;Ⅲ.沙地草场鼠害区:④小毛足鼠、三趾跳鼠、子午沙鼠危害类型;Ⅳ.阴山北麓旱作农田危害区:⑤长爪沙鼠、小毛足鼠危害类型;⑥长爪沙鼠、草原黄鼠危害类型;Ⅴ.阴山山脉中段次生林地和人工林地危害区:⑦棕背繙、大林姬鼠危害类型。  相似文献   
613.
硝态氮是旱地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式,其吸收与硝酸盐转运蛋白1(NRT1)密切相关。高粱(Sorghum bicolor)较耐贫瘠,对土壤中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较高。以拟南芥、水稻的NRT1为基础,通过Blast筛选高粱核酸和蛋白数据库获得SbNRT1基因全长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了20个SbNRT1基因,对其进行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树、基因表达、选择进化分析,同时对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bNRT1分布于SBI-01~SBI-10上(除SBI-08);SbNRT1蛋白质均为疏水性蛋白,绝大多数蛋白质没有信号肽,且亚细胞定位在质膜上;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SbNRT1蛋白三级结构与预测一致,可信度均达到93%;SbNRT1存在8个分支,高粱与谷子、玉米的NRT1同源关系更近,且高粱在进化上出现了单双子叶的分化;Sobic.004G193000基因在生育期多个部位表达水平较高,Sobic.001G133900、Sobic.003G295500和Sobic.001G302800在高粱根部受硝酸盐诱导表达,也受铵盐和尿素诱导;高粱种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计算的ka/ks值表明,SbNRT1的进化具有纯化效应。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高粱氮高效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14.
为调查和研究食肉目Carnivora兽类与其潜在捕食对象的时间生态位特征及重叠,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四川省新龙县西南部布设红外相机,累计收集到独立有效照片4148张,共记录17种哺乳动物(狼Canis lu-pus、赤狐Vulpes vulpe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金钱...  相似文献   
615.
豆科植物可溶性叶蛋白的测定和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蛋白资源研究早已被人们所重视。据资料表明,很多植物叶蛋白含量很高,尤其是豆科植物叶蛋白。但是,其中可溶性蛋白(可利用的)与总蛋白质的量不一定成比例关系。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叶蛋白资源,我们在前人对粗蛋白测定的基础上,对豆科植物可溶性叶蛋白进行  相似文献   
616.
结合阎甲的生活习性介绍了野外采集阎甲科昆虫的方法,主要分为客观采集法(包括引诱物法、土网筛法、巴氏罐诱法和灯诱法)和特殊生境(树皮下、动物巢穴和储藏物)主观采集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特性和优缺点,认为引诱物法采集效率最高。通过分析各种方法所采集的主要阎甲种类,说明主观采集法的类群针对性强。探讨各种采集方法在不同研究方向的现状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17.
阿拉善荒漠脆弱生态系统对人为干扰反应较敏感,不同放牧方式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植被资源类型、密度、分布、盖度、基质以及动物感知捕食风险等各不相同。同域分布的荒漠啮齿动物在不同干扰下的觅食差异性对于荒漠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20年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对阿拉善荒漠区同域共存的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五趾跳鼠(Orientallactaga sibirica)和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 3种优势鼠种在3种不同放牧方式下的摄食行为进行观测,结果显示:(1)不同放牧方式下3种啮齿动物优势种的种群密度与摄食行为成正比,放牧增加了五趾跳鼠种群密度,其摄食行为也在放牧强度大的生境中占比更多;子午沙鼠在放牧强度较小且植被盖度较高的生境中种群密度较高,摄食行为也多集中于此;三趾跳鼠在不同放牧方式下种群密度差异不大,相对来说在放牧强度更大的生境中花费的觅食努力更大;(2)相同放牧方式下,子午沙鼠面对食物会采取“觅食+取食+贮食”相结合的摄食策略,而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更倾向于“觅食+原地取食”的摄食策略。由此表明,尽管不同鼠种具有差异化的摄食策略,但是...  相似文献   
618.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决定了大熊猫种群繁衍和延续,定量评估其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国家大熊猫公园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以四川省邛崃山-大相岭片区大熊猫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分析了公园建立前(2015年)后(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的时空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了自然及社会驱动因子对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的贡献。结果发现:(1)公园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和“良”的等级比例较高(~70%),且多分布于核心保护区,表明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2)与2015年相比,2021年“优”、“差”等级的RSEI比例均有所降低,主要转移为“良”、“中”等级。区域生态状况整体变化不大,但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海拔较高的西北区域及人类干扰较多的一般控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波动较大。(3)自然因素是导致本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为人为因素。各自然因子的贡献大小排序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0.87)>...  相似文献   
619.
620.
组蛋白异常修饰是克隆胚胎发育的重要制约因素,组蛋白H3K9me3去甲基化酶KDM4家族的过表达可以有效提高克隆胚胎的发育效率。为探究过表达H3K9me3去甲基化酶对猪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猪克隆胚胎1-细胞期和2-细胞期分别注射KDM4A mRNA和KDM4D mRNA检测胚胎的囊胚率;收集1-细胞期注射KDM4A mRNA和胚胎注射水(对照组)的2-细胞期克隆胚胎检测H3K9me3表达水平;此外,收集1-细胞期注射KDM4A mRNA和胚胎注射水的4-细胞期克隆胚胎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1-细胞期注射KDM4A mRNA的猪克隆胚胎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32±0.74%vs14.78±0.87%),注射KDM4D mRNA对猪克隆胚胎囊胚率无明显作用(16.27±0.77%vs 14.78±0.87%);在2-细胞期注射KDM4A mRNA和KDM4D mRNA的克隆胚胎囊胚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32.18±1.67%、30.04±0.91%vs 31.22±1.40%)。在1-细胞期注射KDM4A mRNA的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