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测定、计算获得40个切花菊品种叶片的6个定性分级性状及叶片的长宽比、尖削度、裂片长宽比、裂片开张度等14个叶形结构参数。以6个定性分级性状为变量,用聚类法选取叶形相似性大的18个切花菊品种,通过多元判别分析法对18个品种叶片的形态结构参数进行数值化鉴别。结果表明,18个叶形相似的品种多元判别的平均拟合率为88.28%,达到了判别品种的目的。说明根据叶形的测量数据能对切花菊品种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122.
切花寒菊小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切花寒菊品种'寒紫'和'寒黄'为材料,比较了低温下(<0℃)2个品种舌状花和管状花的相对电导率(REC)变化及半致死温度(LT50)差异,并测定了从温室温度(14.4℃~16.2℃)至3℃的降温过程中2个品种舌状花和管状花的SOD活性和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花粉生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低于-6℃条件下,2个品种电导率均随温度下降而显著上升,且低温下'寒黄'舌状花、管状花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寒紫'.两品种半致死温度均在-9℃左右或更低,且'寒黄'低于'寒紫',管状花低于舌状花.在室温至3℃的降温过程中,2个品种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花粉萌发率先升后降,MDA含量则先降后升,且均在6℃或9℃时出现拐点,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持续增加,且'寒紫'花粉萌发率下降较'寒黄'早且快.结果发现,'寒黄'抗寒性强于'寒紫'、管状花强于舌状花,2品种小花出现冻害的极限低温在-6℃以下,而9℃甚至6℃是寒菊花期出现生理障碍的转折点;切花寒菊可通过提高自身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抵抗低温胁迫,且调节能力'寒黄'强于'寒紫'、管状花强于舌状花.  相似文献   
123.
向抗CD3/抗Pgp(P-glycoprotein)微型双功能抗体(Diabody)中引入二硫键,使diabody两条链以共价键交联,增强其稳定性。用重叠PCR(Overlap PCR)和PCR方法,将抗CD3/抗Pgp diabody中抗CD3或抗Pgp轻重链可变区的适当部位定点突变成半胱氨酸,进行原核表达。表达产物经阳离子层析柱和抗Etag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还原性和非还原性SDS-PAGE电泳鉴定。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竞争性免疫荧光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生物学活性。将改造前后的两种抗体分别置37oC含0.2%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AS)的PBS中孵育,取多个时间点比较两者与两种把抗原的结合能力。基因重组质粒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向抗Pgp轻重链引入突变的diabody(dsPgp-diabody)在原核表达系统中,SDS-PAGE显示纯化后的蛋白二硫键不能配对。而向抗CD3轻重链引入突变的diabody(dsCD3-diabody)能够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可溶性表达,二硫键能够正确配对。并且与改造前的diabody相比,dsCD3-diabody的抗原结合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4.
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胞外Ⅲ区蛋白,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应用RT-PCR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克隆Flt-1胞外Ⅲ区基因片段,经测序鉴定后再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AYZ中,构建出的表达载体pAYZflt-1Ⅲ转化大肠杆菌16C9后,用低磷培养基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采用E-tag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用SDS-PAGE、Western blotting和BCA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鉴定;用ELISA、损伤愈合试验和Transwell法检测靶蛋白生物学活性。克隆的Flt-1胞外Ⅲ区基因经测序鉴定正确。所构建的pAflt-1Ⅲ表达载体经低磷培养基诱导后高表达出可溶性Flt-1胞外Ⅲ区蛋白,产量约为1.1mg/L;ELISA结果显示该蛋白可以结合VEGF165,并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其与配体结合的解离常数Kd为1.180pmol/L。损伤愈合试验和Transwell结果显示该蛋白可以抑制VEGF165(50ng/ml)和bFGF(100ng/mL)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并呈剂量依赖性。这将为今后开展人flt-1基因Ⅲ区的功能研究及其单抗研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5.
傅星  高谦  李乾  房家声 《植物研究》1995,15(1):57-60
作者在研究中国西南地区苔藓植物时, 发现了中国大陆一新记录属一大叶苔属(Scaphophyllum), 并首次报导了大叶苔(S. speciosum(Horik.)Inoue)的孢子体. 同时发现了中国藓类植物一新记录种一棕色原丝藓(Tetrodontium browniamum(Dicks.)Sohwaegr.).  相似文献   
126.
127.
128.
129.
苹果短枝型品种叶片脱落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短枝型品种叶片脱落酸含量的研究牛自勉,房耀仁(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太谷030800)(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STDDYONTHEABSCISICACIDINLEAFOFSPUR-TYPEVARIETYOFAPPLE¥NiuZi-mi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