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肥胖是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本质是机体的能量代谢平衡发生紊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肥胖能诱发一系列慢性代谢疾病,如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然而市场上化学减肥产品种类泛滥,副作用大,容易反弹,以及市场上对减肥药不可或缺的需求为天然减肥药、中草药等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大部分天然减肥药,中草药减肥活性成分不明确,药理机制不清楚等,是其走向世界的瓶颈,故本文对天然产物、中草药减肥降脂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分类以及分子水平研究动态作系统综述并对其快速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2.
93.
94.
本文以小白菜为试材,研究了镉(Cd)污染土壤中配施双氰胺(DCD)对不同速效氮肥(硫酸铵,简称全铵;硝酸钠,简称全硝;11硫酸铵和硝酸钠,简称硝铵;尿素)下小白菜生长及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Cd污染土壤中配施DCD使全铵、硝铵和尿素处理下的小白菜可食部分鲜重分别增加583.3%、41.5%和206.8%,耐受系数(TI)和光合作用速率均大幅度提高;全硝处理则无明显变化。配施DCD使各氮肥处理下小白菜叶片的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和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且以全铵和尿素处理的下降幅度最大。与对照相比,全铵、硝铵和尿素处理的小白菜叶片的Cd含量分别减少58.3%、34.0%和44.5%;叶柄的Cd含量分别减少61.8%、29.4%和55.6%。全硝处理下小白菜叶片和叶柄的Cd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配施DCD不同程度降低了各处理根际土壤的酸化可能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在缓冲能力较弱的Cd污染土壤中,施用全铵、硝铵和尿素氮肥时配施DCD可以缓解Cd污染土壤对小白菜生长的胁迫,并有效减少Cd在植物体内的积累。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以左炔诺孕酮为参比制剂,探讨10mg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副反应及可接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性的试验方法,征集100例单次无保护性交72小时内来院就诊的要求紧急避孕的妇女,随机分配到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单次口服10mg米非司酮,对照组口服左炔诺孕酮0.75mg,12小时后再服左炔诺孕酮0.75mg,服药后嘱两组对象按时随访直至月经复潮。并观察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对月经的影响及药物的可接受性。结果:采用Dixon方法计算。两组对象各有1例妊娠,观察组避孕效果达81.19%,对照组为81.06%,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并,两组副反应轻,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与左炔诺孕酮是同样有效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为建立新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自行克隆、表达和鉴定人自身抗原SmB'。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白血病淋巴细胞HL-60细胞株中克隆人自身抗原SmB'全长基因;将PCR产物直接进行TA克隆、鉴定及测序,再定向克隆至pGEX-5T载体中,转入大肠杆菌BL-21;阳性克隆经鉴定后在IPTG诱导下表达,产物行SDS-PAGE和Western印迹。结果:PCR产物长约700bp,与预期的657bp接近,测序结果与GenBank核酸数据库报道完全一致。pGEX-5T-SmB'重组阳性克隆酶切鉴定正确,SDS-PAGE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1000,具有天然人自身抗原SmB'的免疫原性。结论:克隆表达了人自身抗原SmB',为建立相应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金色链霉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质粒pJJ699与pUC19(vhb),pIJ702与pBR322(vhb),构建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金色链霉菌。在低溶解氧浓度下,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表达,可提高金色链霉菌氧的利用效率,产物合成比原始菌株提高40%~60%。在局部低氧的环境中,采用四环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带动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可有效发挥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氧传递效率,优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受溶解氧调控的天然启动子。  相似文献   
98.
埃博霉素(Epothilones)的PKS/NRPS杂合基因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博霉素是由粘细菌纤维堆囊菌产生的一类具有促微管聚合活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埃博霉素生物合成的多酶复合体是一个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同时含有多聚酮合酶(PKS)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的大操纵子。根据同位素标记试验结果和合成酶全基因簇功能的推测,埃博霉素的生物合成包括聚酮链的引发、链合成的起始和噻唑环的形成、链的延伸和转移、链合成的终止释放和环化、及产物的后修饰5个阶段。埃博霉素的PKS/NRPS杂合基因簇是开展组合生物合成研究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99.
中国麻鸡中发现禽J亚群白血病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首次报道了中国特有鸡种——麻鸡J亚群白血病的发病情况。山东某种鸡场饲养的中国麻鸡,于开产前出现消瘦、贫血、瘫痪等症状,死亡率达10%。经大体剖检发现,病鸡的内脏器官均弥漫性肿大,色彩斑驳,质度较硬;在胸骨内侧、小肠浆膜面和气管粘膜面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呈灰白色。组织学检查发现,增生的肿瘤细胞为均一的髓细胞。用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_J)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阳性率为89%(15/17);PCR产物测序,其基因序列、预期氨基酸序列与ALV_J原型株HPRS_103的同源性分别为98.05%和97.4%。用ALV_J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在肿瘤组织、肝、脾、肾、骨髓、腺胃中呈现强特异性染色。上述检测表明此髓细胞肿瘤是由ALV_J感染引起的。ALV_J麻鸡病例的发现警示:应注意中国地方种鸡的白血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0.
在筛选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L.)叶突变体的过程中获得拟南芥uprightrosette(uro)突变体。uro为半显性突变体,因突变体在幼苗生长期莲座叶竖直生长而得名。对uro突变体的表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uro突变不仅造成叶生长模式的改变,还出现多种其他异常表型。uro杂合和纯合突变体都表现出植物顶端优势的丧失,纯合突变体表现得更为严重。uro纯合突变体的一些二级分枝会被叶取代,这种叶的叶柄与叶片远轴面连接。突变体的花发育也有多种异常表型,主要表现为花瓣及雄蕊数目的改变、花器官的同源异型转化和不同花器官的融合。uro突变体茎软,细胞学水平分析表明突变体的内皮层组织发生增生,束间纤维发育及维管束分化受阻。顶端优势的丧失及维管组织的异常发育表明,URO基因可能参与生长素对植物发育的调节。pin1uro双突变体表型的分析表明,虽然双突变茎表型出现了两亲本表型的叠加,但双突变体的花却出现了新的表型,说明URO与PIN1基因在调节植物发育过程中具有部分遗传上的相互作用,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URO基因参与了生长素调节的植物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