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4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黄土高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地和天然的西部生态屏障,在“黄河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效应将迎来重大的转机和严峻的挑战。首先回顾了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背景与历程,然后概括和总结了植被建设过程中固碳效应,针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固定和排放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的增碳减排措施和对策,包括优化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和管理模式,加强科技顶层设计,提升植被建设的碳汇能力,并加快退耕还林/草的“碳交易”市场建设,健全法规规章标准和碳统计监测体系等;最后,对植被建设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展望,为黄土高原乃至全国陆地生态系统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42.
【目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me ceranae)专性侵染成年蜜蜂导致微孢子虫病,给养蜂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目前,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N6-腺苷特异性甲基化转移酶(N6-adenine-specific methyltransferase,N6AMT)基因NcN6AMT的研究仍然缺失。本研究对NcN6AMT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区进行克隆,并解析NcN6AMT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进而测定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过程中NcN6AMT的相对表达量,以期丰富NcN6AMT的信息,并为探究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过程NcN6AMT的功能及表观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rotparam和ProtScale软件对NcN6AMT进行等电点和亲水性分析。通过SignalP 5.0、NetPhos 3.1、TMHMM-2.0、SOPMA和SWISS-MODEL等软件分别预测NcN6AMT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使用WoLF PSORT II软件预测NcN6AMT的亚细胞定位。根据N6AMT氨基酸序列,通过TBtools软件对智人(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肠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intestinalis ATCC 50506)、蚱蜢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romaleae SJ-2008)、美洲思普雷格孢虫(Spraguea lophii 42_110)、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 CQ1)、隐生菱形藻(Nitzschia inconspicua)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N6AMT进行结构域预测和分析。利用MEME软件和MEGA 11.0软件进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他物种N6AMT的保守基序预测及进化树构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NcN6AMT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工蜂过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通过PCR扩增出大小约500 bp的目的片段,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其与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预测序列一致;NcN6AMT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8.7 kDa,分子式为C845H1374N214O249S6,理论等电点为5.88,脂溶系数是119.76,不稳定系数为37.47,平均亲水系数为0.025,含166个氨基酸和15个磷酸化位点,不含典型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可同时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和液泡膜;NcN6AMT含1个甲基转移酶小结构域(methyltransferase small domain,MTS),该结构域同样存在于家蚕微孢子虫和兔脑炎微孢子虫等8个其他物种的N6AMT;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兔脑炎微孢子虫、肠脑炎微孢子虫和蚱蜢脑炎微孢子虫的N6AMT中均预测到5个相同的保守基序;NcN6AMT与家蚕微孢子虫、肠脑炎微孢子虫、兔脑炎微孢子虫和蚱蜢脑炎微孢子虫的N6AMT序列一致性达到70.92%;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N6AMT在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接种后1–4 d,NcN6AMT在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工蜂中肠内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趋势。【结论】成功克隆到NcN6AMT基因的CDS区,明确了NcN6AMT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并揭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家蚕微孢子虫的N6AMT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NcN6AMT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工蜂的第一个增殖周期(1–4 dpi)内动态表达且均呈上升-下降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443.
余燕  吴一超  姜媛媛  张利 《生命科学》2023,(8):1060-1070
丹参酮是丹参中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显著效果。因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丹参酮的生物合成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丹参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完善,以及丹参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丹参酮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相关酶基因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现系统阐述丹参酮的生物合成途径与研究进展,同时对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44.
房室结多径路在临床中常见,其食道电生理有较典型特征,如多种频率心动过速。我们发现一例食道调搏存在两种频率心动过速患者,第一次在右延伸处成功慢径改良后较长时间不能发现另一条慢径存在,40分钟后另一条慢径才表现并于左延长处成功消融。提示如食道电生理发现存在多径路时心内电生理一定要多次重复检查,必要时延长观察时间,力争一次完整消融多条径路。  相似文献   
445.
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提升城市蓝绿空间生态服务能力并与规划策略结合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汝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形态空间格局分析、连通性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构建现状蓝绿生态网络,并探索廊道构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汝州市域范围内1级核心斑块共有7个,主要分布在市域西南部与东北部的山林空间和中部汝河构成的带状生态空间,2级核心斑块共有9个;筛选出256条生态廊道,135个生态节点,廊道大部分穿越汝河。应重点保护汝河及其周边环境,为生物南北迁移提供临时栖息地,提高整体生态网络的稳定性,并重点关注市域西侧与南侧廊道断裂点的修复;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中,一方面可引导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分,另一方面可为规划视角下廊道的功能定位与分类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6.
肿瘤细胞能够采用不同的策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使其不能正常杀伤肿瘤细胞。前期研究表明,重组人过氧化物还原酶-5 (human peroxiredoxin-5, hPRDX5)能够激活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然而,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hPRDX5是否通过激活或者逆转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极化状态,从而发挥其抗肿瘤活性。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hPRDX5均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活力(P<0.00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hPRDX5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NO分泌水平(P<0.001);ELISA检测结果揭示,hPRDX5促进RAW264.7细胞TNF-α (P<0.01)和IL-6 (P<0.001)的分泌;流式细胞术结果揭示,hPRDX5能够升高RAW264.7细胞抗原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80 (P<0.0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  相似文献   
447.
D-对羟基苯甘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品,在制药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酶法是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缺乏高催化效率的酶而限制了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产。为了提高来自Bacillus sp. AR9的D-海因酶(HYD)的催化效率,进而提高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产量,对HYD的底物结合通道进行分析,选取底物通道瓶颈处的氨基酸进行饱和突变和筛选,以提高HYD的催化效率。结果显示,突变体F159S、F159A和F65V的活性相较于野生型HYD分别提高了51%、40%和17%,通过对突变体F65V、F159S和双位点突变F65V/F159S的酶动力学研究发现,突变体的Km值基本与野生型HYD相似,而kcat是野生型HYD的1.3、1.9和2.0倍,最终双位点突变F65V/F159S的催化效率kcat/Km是野生型HYD的2.4倍。高催化效率突变体的获得,以及对突变体动力学的分析,对酶法制备D-对羟基苯甘氨酸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