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EBETZUCC)是天然抗癌药物资源,其树皮中含有一种抗癌药物(TAXAL紫杉酚)引起各国的注意。由于红豆杉生长缓馒,往往遭到砍伐,远远不能满足抗癌药物研究和医疗药用的需要;加之资源又贫乏,因此确定此项研究。开展此项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辽宁省及哈尔滨地区采样诱导率哈尔滨居首位,采样时间以五月份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56.5%;叶片不同部位以叶前部和后部为好;叶脉方向对诱导率无明显差导。诱导愈伤组织中注意及时转移、继代、防止在培养中的褐变。克服褐变需对愈伤组织选择出组织紧密、褐变速度慢、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抗氧化剂,其效果明显。目前愈伤组织三颗粒状,已见绿芽点,现转入分化试验。  相似文献   
72.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草地群落生物量及植被土壤养分效应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杜峰  梁宗锁  徐学选  山仑  张兴昌 《生态学报》2007,27(5):1673-1683
为了明确植被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的互动效应,为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36块不同年限(时间尺度为2—45a)的撂荒样地地上生物量、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测定结果,及4块典型撂荒群落样地地上/地下生物量,7种撂荒群落主要植物生长特性的测定,分析了撂荒演替过程中群落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变化过程、趋势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探讨了撂荒演替过程中群落生物量对土壤养分的作用效应,并利用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土壤养分对群落生物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除速效磷外,撂荒演替过程中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NO3-N、NH4-N和速效钾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步调基本一致。(2)从撂荒年限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来看,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和0—20、20—40cm土壤层NO3-N含量与撂荒年限相关显著,说明演替过程中有机质、速效磷和NO3-N有较为明显的植被土壤效应,而其它土壤养分与撂荒年限相关不显著,不能排除演替初始条件和植物暂时固定的影响;从群落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来看,群落生物量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钾、NO3-N、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具有正效应,而对NH4-N具有负效应,但都不显著。(3)通径分析说明撂荒年限、土壤全氮、全钾、速效钾和土壤水分变异量对生物量表现为正的直接作用,其中以撂荒年限和土壤水分波动量作用较大,土壤养分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作用以土壤全氮最大,全钾和速效钾影响较小;演替过程中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盖度和群落组成种的生态学特性造成的(撂荒年限较大的直接作用),其次是由于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波动造成的(撂荒年限通过土壤水分的间接负作用)。(4)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植物根系生物量呈幂函数递减过程,演替后期群落根冠比有增加的趋势,演替后期序列种根冠比和根长也有增加的趋势,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生物量积累和有机质分解等,进而会影响到植被土壤效应。  相似文献   
73.
我们都知道,生物陈列标本的制作与保存,在研究机关、学校、博物馆和展览会里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关于制作浸制标本时,封标本瓶口的材料和方法,在国内外的参考书上只有一些零星的记载。通常在实验室里多用凡士林来封浸制标本瓶口,这种作法比较简便,却不牢固。如果保存时间较久一些,容易粘附一层浮土,根本不适合作永久标本封口的要求。有时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在瓶口外边包一层胶布条,经久由于胶布粘性失效,既易张脱,也不雅观。以石蠟一份,混松香二份,或以黄蠟混松香封瓶口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可是由于它的粘性较小,性质较脆,塗薄了贴不牢,塗厚了易崩脱,同时由于它与标本瓶的色调不一致,陈列起来也很难看。用液体玻璃50份、白陶土50份和氧化锌10份调制成湖状物,搓成细条封瓶口是比较牢固一些的材料,但乾的慢,至少需1个月,在未乾透前若瓶中液体触及瓶口,则易起混溷。还有的用桐油石灰调合成油膩封标本瓶口,除乾的慢外,如资料差一点,也不容易封牢。  相似文献   
74.
长江以北鸟类新纪录——草鸮(Tytu captnsis)1984年11月在山东日照市陈疃乡发现。草鸮,又名猴面鹰,属鸮形目、草鸮科、草鸮属,是一种罕见的夜行性猛禽。资料记载,它分布于非洲、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我国长江以南的福建、安徽、广东、湖南、云南、浙江和台湾等地。这次在日照发现的六只草鸮,是正在育雏的一窝鸟。除两只亲鸟飞走外,其余  相似文献   
75.
金腰燕(Hirundo daurica)是我国广为分布的夏候鸟,它冬季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及印度等地越冬,春季回到我国繁殖,为探索其迁徙规律,我们在山东省日照市利用环志手段进行研究,发现金腰燕可以回到上一年自己营造并居住过的旧巢繁殖,这一本领  相似文献   
76.
樟精油成分和类型划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和其他化学方法鉴定了樟精油中的34个成分。通过164株樟不同部位的363个精油样品的分析,观察到不同树龄的植株及不同部位精油成分的差异。叶部精油具有显著的特征。按照叶油的主成分可将樟划分为五个化学类型(生理类型):樟脑型、芳樟醇型、桉油素型、龙脑型和异橙花叔醇型。  相似文献   
77.
于世选  赵日 《生物技术》1992,2(4):17-20
花药培养中,不同基因型供体对于花粉植株的影响很大.几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花培品系做亲本配置杂交组合;不同世代的基因型,尤其是F_1代花药供体植株;亲本基因型在提高花粉愈伤组织出愈率、花粉绿苗分化及花粉绿苗率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严谨、规范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 ,保护显微镜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时发现学生易出现如下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括号内为规范的操作方法 )。1 )取送显微镜时 ,一只手提着显微镜镜臂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 )取下反光镜和目镜乱照乱摸 (不允许这样做 )。3 )安放、更换目镜不及时、迅速 (一手取下镜头盖或目镜时 ,另一手跟着安放目镜 )。4 )安放、更换目镜时 ,用手指捏着透镜 (用食指、拇指捏着目镜镜筒的上半部分 )。5)借助物镜镜头转动转换器 (…  相似文献   
79.
初步探讨了广东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点,结果表明:本区有蕨类植物134种(包括变种与变型),隶属于38科72属,优势成分以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较高级的类群为主。区系单种属较多,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但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这些区系特征与本区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0.
旨在探讨DAZ基因家族Dazl和Boule基因与犏牛雄性不育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黄牛、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DAZ基因家族Boule和Dazl基因mRNA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oule和Dazl熔解曲线扩增产物呈现单特异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标准曲线显示Ct值与重组质粒浓度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mRNA表达分析显示,3种牛中Dazl基因在犏牛睾丸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其中黄牛与牦牛、黄牛与犏牛差异显著(P<0.05),犏牛与牦牛差异不显著(P>0.05);Boule基因在3种牛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示,黄牛与牦牛差异不显著(P>0.05),黄牛、牦牛与犏牛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Dazl和Boule基因可作为研究犏牛雄性不育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