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以大米草的互花米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盐浓度低于300mmol·L-1时,互花米草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较高的最大光合速率(>30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0.05mol·mol-1Photons)以及较低的暗呼吸速率(<1.5μmolCO2·m-2·s-1)和光补偿点(<20μmol·m-2·s-1)为其有机物质积累、竞争、建立种群并扩散提供条件。盐浓度高于500mmol·L-1时,互花米草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上升,最大光合速率(Amax)及表观量子效率(Q)显著下降,暗呼吸速率(Rday)和光补偿点(LCP)上升。表明细胞膜和光合作用有关酶受到迫害,抑制了其正常生长。盐胁迫下互花米草光合速率降低,但蒸腾速率的显著下降提高了单叶水分利用效率,从而部分缓解了渗透势变化对细胞的迫害,为其生存和生长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92.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5个品种红花的花粉微形态特征和营养器官解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红花花粉外壁突起为刺突和乳突两种,花粉表面均具有皱波和网状雕纹;不同品种红花的叶片角质层厚度、叶脉厚、叶厚、VPD指数、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根木射线条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茎中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环状排列、维管束的排列数目上表现种间特异性。这说明5个品种红花孢粉及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耐盐、耐旱的基本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29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茅苍术叶柄、叶片和根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各自的最佳培养条件下,叶柄、叶片和根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99.0%、83.5%和71.5%,以叶柄的培养效果最好,其中2,4-D对茅苍术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极显著的效果,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中,诱导叶柄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组合为0.4mg·L-1NAA、4.0mg·L-12,4-D和0.4mg·L-1KT,培养20d左右,诱导率达到99.0%。此外,将茅苍术叶柄细胞悬浮培养至18d时,细胞量、多糖和苍术素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7g·L-1、15.68mg·L-1和19.62ug·L-1。  相似文献   
294.
栲树叶片下表皮覆盖着一层密集的薄壁盾状毛影响了对其叶表面特征的观察。经FAA固定→二甲苯和丙酮的混合液(1∶1)浸泡→恒温金属浴加温→超声波(50~60Hz,90W)振荡器→系列酒精浓度脱水处理后,叶表面薄壁盾状毛脱落,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表皮形态结构(气孔器,细胞排列及近圆形的毛基)。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并且安全和无污染。  相似文献   
295.
桂味荔枝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V11立体显微镜和JSM-6360LV型扫描电镜观察‘桂味’荔枝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序原基最先发生,然后形成数个大小不等的单花原基;4个萼片原基的发生不同步,其中一侧对位先发生;6~10枚雄蕊原基以轮状方式几乎同时发生;心皮原基最后发生,2~3枚(稀4枚)心皮原基同时出现,随后进行侧向生长,逐渐合拢形成子房。雌花中,花柱、柱头分化明显,雄蕊退化。雄花中,花丝细长,花药饱满,雌蕊退化或发育不完全。两性花中,雌雄蕊发育完全。花粉粒近球形,具3孔沟,表面为条纹状纹饰。  相似文献   
296.
中国鹤顶兰属(兰科)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中国鹤顶兰属Phaius一新记录种——中越鹤顶兰P.tonkinensis(Aver.)Aver.。该种与紫花鹤顶兰P.mishmensis(Lindl.et Paxton)Rchb.f.相似,不同在于该种的花萼和花瓣均为象牙白色,唇盘的脊上无毛,脊两侧具稀疏白色长毛。该文提供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和墨线图。  相似文献   
297.
苦玄参苷类成分的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苦玄参样品进行分析,以揭示苦玄参苷类成分的积累动态规律。在对苦玄参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收集不同生长期的苦玄参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仪测定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进行色谱图比较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苦玄参总苷、苷IA和IB的含量随着生长周期的变化基本上呈现一致性,苦玄参苷IA和IB的含量均在75d达到整个生理期的最高峰,随后缓慢下降,但在果期前期(即120d)两者含量再次出现次高峰,此时的生物量达到最大。由此可以确定苦玄参药材最佳采收期应在果期前期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298.
采用年轮分析法对岩溶区青冈栎样树年轮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并对其群落生物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青冈栎平均树龄46a,平均胸径20.52cm,单位地上生物量为98.668t.hm-2。随着植株的生长,胸径越大则生物量越大,两者形成明显的幂函数关系。d、e、f、g和h样树地上生物量为2.884、22.567、108.183、134.314和379.799kg,生物量分配状况是主干>枝条>树叶,大部分的生物量分配在主干,生物量随着胸径的增大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299.
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了六安大蒜病样中的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LYSV)、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和胡葱黄条病毒(Shallot yellow stripe virus,SYSV)的全长CP基因,插入到pGEM-T载体并测序。分别比较3种病毒CP基因种内变异性和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LYSV六安分离物CP基因由864个碱基组成,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68个LYSV不同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6.12%~84.31%;OYDV的CP基因由771个碱基组成,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86个OYDV不同分离物同源性为81.06%~90.40%;SYSV的CP基因由774个碱基组成,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11个SYSV不同分离物CP基因同源性为88.63%~94.32%;从分析结果来看,LYSV的CP基因不同分离物之间变异性较大,OYDV CP变异性不大,SYSV变异性很小;3种病毒都有1个以上的宿主,病毒种内不同宿主分离物之间CP序列差异很小。进化分析显示OYDV和SYSV的CP基因亲缘性较近并成簇,LYSV的CP基因与OYDV和LYSV的CP基因亲缘性较远。  相似文献   
300.
利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桂林气候(1951~2009年)和3种植物物候(1983~2009年)的趋势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物候期与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对主要气候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变化背景下,桂林市植物物候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绿叶期延长;平均气温是影响植物物候期最为显著的气象因子,气温每增高1℃,春季物候平均提前5d左右,秋季物候平均推迟8d左右,绿叶期延长约27d;春季物候和绿叶期的突变一般发生在气温突变之后,但秋季物候期突变与其影响月份气温的突变并无关系。以上分析说明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比较敏感,通过分析气候和植物物候变化的规律,掌握气候对当地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可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