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为了提高甘露聚糖酶ManA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的酶活,选择毕赤酵母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激活调控因子HAC1与5种毕赤酵母蛋白折叠相关的分子伴侣ERO1、PDI、PDI1、CPR5、BiP,通过构建pPICZA-HAC1等6种胞内表达重组质粒,分别电转化至分泌表达ManA的毕赤酵母重组菌中胞内共表达,并分析其重组菌摇瓶发酵时Ma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摇瓶发酵水平,胞内共表达HAC1、ERO1、PDI的重组菌发酵上清液中的ManA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6%、15%、20%,其重组菌发酵上清液的酶活力分别达到1 014 U/mL、925 U/mL、965 U/mL。通过对各重组菌上清液酶活力、胞内滞留酶活力、上清液蛋白浓度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选择将HAC1、ERO1、PDI进行两基因或三基因组合,并分别在分泌表达ManA的重组菌胞内共表达,但各共表达重组菌发酵上清液的酶活力都没有进一步的提升。单独共表达HAC1或者分子伴侣ERO1、PDI可以辅助ManA的正确折叠,提高其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32.
为利用转化的丹参毛状根生产丹参中的药理活性物质,从啤酒酵母细胞壁中应用碱处理方法制备β-1,3-葡聚糖。利用全酵母细胞壁和酵母葡聚糖的水解产物分别诱导悬浮培养的丹参毛状根,比较它们对丹参毛状根的形态和根组织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葡聚糖比全酵母细胞壁水解产物更显著促进丹参毛状根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总活性,酵母葡聚糖的诱导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效性。酵母葡聚糖显著促进丹参毛状根的生长和根端膨大。葡聚糖是有潜力的丹参生长和次生代谢调节剂。  相似文献   
133.
环境致突变物的蚕豆细胞微核检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应用,多种工业废物的大量排放,使生命物体的生境条件发生改变,对生物的遗传进化效应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使得具有一套高灵敏度、操作技术简单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致突变物的诱变活性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遗传危害显得甚为重要。真核类生物细胞微核测试技术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微核(MCN)是真核类生物细胞经辐射或化学诱变剂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游离于主核之外的异常结构,和中期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一样,微核率的大小和用药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同时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之间相关非常显著。因此可以用简便的微核计数法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法来分析外界影响因素的致突变活性及其强度。  相似文献   
134.
田沁  张莉 《动物学研究》2002,23(5):405-408,T004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术,显示了包囊游仆虫休眠细胞中纤毛器骨架的形态,并对该纤毛虫休眠细胞和营养细胞的纤毛器及其α,β-微管蛋白进行了免疫荧光定位的比较研究。由免疫荧光显微术显示,包囊游仆虫形成休眠包囊后,背部毛基体完整地按原有模式保存下来;纤毛杆解聚后微管蛋白多集中在细胞皮层,小部分均匀散布在细胞质中,据所得结果认为,包囊游仆虫形成包囊后,微管蛋白主要有3个去向,即:91)处于自噬泡内被逐步消失;(2)以“微管蛋白库”的形式分布于细胞皮层及细胞质中;(3)保留在残留的基体中,此外,以往研究中发现的棘毛基部网络未被标记上,提示这些纤维体系可能不属于微管系统。  相似文献   
135.
应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生物降解塑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莉  李润植 《生物技术》2002,12(1):37-39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塑料工业的发展 ,塑料用途的不断扩大 ,消费量日益增长 ,塑料废弃物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针对塑料不能在环境中自然分解这一本质 ,研制和应用可降解塑料 ,特别是生物降解塑料。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生物降解塑料已有成功的实践[1] 。但这种塑料的价格远高于现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 ,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 ,随着重组DNA技术的迅猛发展 ,研究开发转基因植物生产生物降解塑料勃然兴起 ,并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 ,3 ] 。本文就生物降解塑料种类及细菌合成途径和转基因培育生…  相似文献   
136.
双歧杆菌、乳杆菌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常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 ,这些菌群的平衡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道内正常菌群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机体肠道内菌群失调则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为腹泻和感染等。而近年来 ,益生菌 (剂 ) (probiotics)作为一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总称 ,它对腹泻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特殊的功效 ,已成为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 ,并在保健食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是目前开发应用最热门的两种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是机体有益的与人类健康又密不可分的重要生理菌群 ,二者对人健康和营养有…  相似文献   
137.
山羊卵泡刺激素β-亚基cDNA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李庆章  关洪斌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6):436-438,442
从新屠宰的母山羊脑垂体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以皮cDNA为模板用PCR法扩增目的片段,获得长为390bp的山羊卵泡刺激素β-亚基cNDA片段,与预期的目的片段大小一致。将它克隆至pMD-18-T-Verctor中,随机挑选2个阳性重组子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绵羊,牛等多种哺乳动物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相应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山羊的卵泡刺激素β-亚基因与绵羊的该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99.9%,只有1个氨基酸不同,与牛,猪,马,虎,人,大鼠的该基因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5%,91.7%,89.9%,89.1%,86.0%,83.7%。从核苷酸同源性来看,山羊的卵泡刺激素β-亚基因与绵羊该基因的同源性了高,达98%;与牛,猪,马,虎,人,大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90%,90%,88%,86%,84%。结果表明,尽管β-亚基基因有种的特异性,但在哺乳动物中其同源性还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38.
体细胞核移植生产转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克隆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猪在优质猪培育及研究ω-3不饱和脂肪酸预防心血管和癌症疾病中的作用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本研究首次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制备了转线虫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sFat-1猪.将sFat—1基因转染到大白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获得转基因阳性细胞克隆,然后以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为核受体构建克隆胚胎,胚胎体外培养或进行移植.先后移植了1889枚1-4细胞期克隆胚胎到10头受体母猪的输卵管内,28天B超检测9头受体母猪妊娠(90%),7头妊娠足月(70%)分娩产下21头仔猪,体细胞克隆猪的效率为1.1%(出生仔猪/移植胚胎).体细胞克隆猪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对克隆胚胎的移植环节进行了改进,比较了受体母猪排卵状况对胚胎移植效率的影响.当受体母猪卵泡发育处于即将排卵或正在排卵阶段,能够获得较高的妊娠率和妊娠足月率(100%),而排卵后移植妊娠足月率为0%.对健康存活15头克隆猪进行了PCR和Southern检测,证实13头为转基因猪,转基因阳性率为87%.RT—PCR检测13头转基因猪,12头表达sFat—1基因.以上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的体细胞转基因结合核移植技术,可以成功地批量生产转sFat-1基因的克隆猪.  相似文献   
139.
随着气候变化对农业系统的影响不断加剧,为保障粮食安全,须掌握变化中的自然与人文因素,而农业生态系统中变化最为明显直观的是农作物物候特征,如何提取大区域尺度上农作物物候期以及种植制度的时空格局特征,是评价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多时相遥感信息可以有效反映年内/年际农作物物候特征变化的原理,首先利用近10a来的SPOT/VGT-NDVI时间序列数据,在进行数据序列平滑重构处理基础上,提取了华北地区农作物典型物候期的数量分布与空间格局特征;然后,基于上述物候期的分异特性建立了一年一熟和一年二熟等种植制度类型的遥感识别标志;最后,重点分析了上述种植制度的空间格局及其时间波动特征,并利用农业统计资料对提取结果进行了简单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物候期特征的数量分布和空间分布在不同生长季均具有显著差异,直接体现了与外界环境条件(诸如区域温度、降水和光照等)的匹配程度以及作物类型自身的生长特征;从主要种植制度空间分布来看,华北地区南部地区农作物类型以夏收作物和二熟秋收作物为主,与之对应的农田种植制度以一年两熟为主;华北地区北部主要为一熟制区域,作物类型以一年一熟秋收作物为主,作物种植制度空间分布随着纬度递减呈现出简单到复杂的总体趋势;从近10a的种植情况来看,一年一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年际变化幅度亦较大,一年二熟的夏收作物种植比例次之,而年际变幅最小,二熟秋收作物比例最低,其年际变幅居中.研究中亦提出,在进一步加强多时相遥感技术监测大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同时,亦需深入探讨作物物候特征及种植制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明确牛磺酸对烧伤后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伤组、烧伤组和牛磺酸处理组,其中烧伤组和牛磺酸处理致成30%TBSA Ⅲ°烧伤,于伤后6h以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心肌力学指标等(SDP,DBP,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ax).结果:烧伤后6 h LVSP,+LVdp/dtmax,-LVdp/dtmax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LVEDP明显增高(P<0.01;而加入牛磺酸后均较烧伤组明显减轻.结论:牛磺酸可以明显改善烧伤后心肌功能,发挥其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