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果   总被引:94,自引:12,他引:82  
辽北地区玉米根茬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或间接还田的3年微区培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机肥的增产效果特别明显,而施有机物料,更主要的作用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培肥地力,与无肥对照相比,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使土壤有机质提高3.06%-27.78%,各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提高的顺序依次为100%秸秆>50%秸秆>土粪>牛粪>33%秸秆>根茬。在含C量相等的条件下,秸秆对土壤有机质的保持和提高好于土粪,土粪好于牛粪。同时,与单施化肥比,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使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增加10.91%-20.67%,使浸提腐殖酸提高1.43%-14.28%,使结合态腐殖酸的松/紧比值提高0.07-0.19,HA/FA比值提高0.07-0.24,并且能改善土壤的N、P、K营养状况、土壤水分和土壤孔隙状况,这标志着土壤有机质活性的提高和土壤肥力状况的改善。因此,应该大力提倡玉米秸秆秋季直接还田,其最佳施入量应为当年生产量的30%-50%。  相似文献   
42.
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测定了在环境温度5、10、15、16、18、20、22、25、26、28和30 ℃时,捕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us,1♀、7♂)和灰头wu(Emberiza spodocephala,8♂)的代谢率(MR),计算每个温度点的热传导?、MR和C的体重预期值。结果显示:在环境温度(Ta)为5~30 ℃时,太平鸟的体温(Tb)基本维持恒定,平均Tb为(38.20±0.05) ℃;热中性区(TNZ)为18~27 ℃,基础代谢率(BMR)为(2.33±0.47)mL O.2/(g·h);Ta在5~18 ℃,MR与Ta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MR=5.46(±0.19)-0.17(±0.01)Ta;Ta在5~22 ℃,C最低且基本保持恒定,平均为(0.13±0.00)mL O.2/(g·h·℃)。5~30 ℃时,灰头wu Tb也基本维持恒定,平均Tb为(38.25±0.05) ℃; TNZ为20~26 ℃,BMR为(4.75±0.18)mL O.2/(g·h),最低C为(0.26±0.00)mL O.2/(g·h· ℃);在5~20 ℃时,MR与Ta的回归方程为:MR=9.54(±0.52)-0.23(±0.03)Ta。两种鸟具有BMR和Tb较高、下临界温度较低和TNZ较宽、热传导稍高的北方地区小型鸟类的代谢特点,通过自身的物理和化学调节(代谢产热)以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43.
在新课程理念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组织了“染色体变异”一节的课堂教学,通过创设突破“染色体组”概念、辨析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44.
泾河流域上游是黄土高原的重要水源地和退耕还林工程区,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定量评价区内森林覆盖增加的水文影响对科学指导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区域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为了在尽量排除地形、土壤、气候等作用的基础上定量评价森林的影响,将泾河上游划分为土石山区和黄土区,分别制定了多种森林恢复情景,利用分布式流域生态水文模型(SWIM)模拟评价了森林覆盖率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对流域年蒸散量、年产流量、年地下水补给量、年土壤深层渗漏量及日径流洪峰的影响。土石山区模拟结果表明,增加森林覆盖将增加流域蒸散和减少流域产流,如现有森林覆盖(占全流域面积比例为13.8%)情景与现有森林变为草地(占全流域面积比例为0)情景相比时,流域年蒸散量从445.4 mm变为427.7 mm(减少了17.4 mm和4%);年产流量从42.4 mm变为53.5 mm(增加了11.1 mm和26.3%),年地下水补给量从61.6 mm变为76.9 mm(增加了15.3 mm和24.8%),年深层渗漏量从72.9 mm变为88.3 mm(增加了17.7 mm和24.3%);平均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导致流域年蒸散量增加12.8 mm,年产流量减少8.0 mm,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11.1 mm。在比较干旱和土层深厚的黄土区,增加森林覆盖将同样增大流域蒸散和减少流域产流,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降水相对丰富和土层浅薄的土石山区,平均森林面积增加10%导致流域年蒸散量增加9.0 mm,年产流量减少4.5 mm,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8.8 mm;此外,在较缓坡面造林的水文影响大于较陡坡面造林。从森林水文影响的年内变化来看时,森林覆盖率升高的水文影响在土石山区和黄土区也有差别,如土石山区5—7月份的蒸散显著增加,5—10月份的深层渗漏均有减少;而黄土区是蒸散量在5—10月均有增加,深层渗漏在7—10月份显著减少。另外,土石山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对日径流峰值的影响不显著,而黄土区则能明显削弱,这可能主要是因土石山区的高石砾含量土壤的渗透性能明显高于黄土区的黄土,而黄土区的森林能够明显改善土壤入渗性能和减少地面径流形成。  相似文献   
45.
人类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RY基因在人类性别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研究认为SRY仅是涉及性别决定过程的基因之一,其他基因和SRY相关基因SOX9,抗副中肾激素基因AMH,编码缁类因子的基因SF1,X-连锁的DAX基因,wilm‘s肿瘤抑制基因WT1等基因都参与了人类性腺分化和发育,本文拟就人类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人类性别分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利用作者已测定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和从GenBank检索到的鲸偶蹄类有代表性的长须鲸、河马、奶牛、绵羊、猪、羊驼6种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按顺序分别连接各自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13个氨基酸序列、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成一个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用DNASTAR软件统计碱基长度和组成;分析奶牛、绵羊和赤麂两两之间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差异;用MEGA计算7种动物12S和:16S 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基于连接在一起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用NJ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显示:①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的绵羊和同亚目鹿科的赤麂先聚为一亚支,然后与该亚目牛科的奶牛并为一支;猪形亚目猪科的猪和胼足亚目驼科的羊驼并为一支;鲸目须鲸亚目须鲸科的长须鲸和偶蹄目猪形亚目河马科的河马并为一支。②赤麂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更近。③推测赤麂与绵羊和奶牛的分歧时间分别约在14.7和16.0百万年前。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热习服对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1只,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高温暴露组(高温组)和热习服组,每组7只,各组在各自的实验条件下进行10天,对照组大鼠第11天留取肾脏组织标本;高温组和热习服组第11天进行相同条件的标准热负荷实验后留取肾脏组织标本.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测定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高温组与热习服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大鼠(p<0.05).热习服与高温组大鼠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无明显差别.经RT-PCR检测,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肾组织Epo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而热习服组较高温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水平.Western blot实验中对照大鼠、高温组与热习服大鼠肾脏组织均有明显的Epo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Epo表达显著增强(P<0.01),而热习服组较高温组明显降低(P<0.05),但高于对照组的水平.结论:热习服后大鼠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明显升高,大鼠肾脏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提示热习服能显著提高肾脏Epo的表达水平,热习服后红细胞代谢变化可能与Epo水平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48.
割草频率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羊草(Leymuschinensis)草原为对象,研究了割草频率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7年的割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植物地下生物量均随割草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割草频率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变化,提出较为合理的割草频率是割1年休1年,其次是割2年休1年。但是,多年围封不割草,不仅造成大量牧草资源的浪费,也削弱了微生物在土壤养分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应用分子伴侣共表达系统表达pfu基因及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通过In-fution方法构建的pET32a-pfu质粒与可以促进可溶性表达的HG-PGR07质粒一起转入大肠杆菌B121(DE3)共表达,以pET32a-pfu单独在B121(DE3)中表达作为对照。用热变性和(NH4)2SO4沉淀去除部分杂蛋白,再经Ni—NAT亲和层析柱纯化分离尼血蛋白,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大小约为90kD,与预计的分子量大小一致。最后对其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子伴侣能够促进pfu基因表达,并能够提高酶活性。  相似文献   
50.
安徽产石蒜属植物三种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同工酶,首次分析了安徽产石蒜属6种植物十一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三种酶同工酶,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并用数量分类方法,对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表明:1、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酶谱均显示出居群间的差异,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居群间共性很大。2、酶谱特征显示,三种酶系统在居群间或居群间的差异,但种间居群的酶谱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居群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