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该实验构建了含甘蓝型油菜黄化相关基因BnCr4特异片段反向重复结构的RNA干扰(RNAi)载体pFGC5941-Cr4,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油菜,获得47株抗Basta的抗性再生油菜植株,其中10株经PCR鉴定为阳性转基因植株.随机选取3株经鉴定的转基因阳性油菜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非转基因的野生型油菜,3株转基因植株中BnCr4基因的表达量分别降低了78.5%、8.5%、11.8%,表明该干扰载体转入油菜能特异引起植株BnCr4基因表达量下降.  相似文献   
242.
圈养小熊猫的昼夜活动节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Daily activity rhytlms of three radio-collared captive red pandas were monitored individually at 15 minute intervals for 3 euntinuous days each month at Yele Nature Reserve, Xiangling Mountains, June- October 1995. Our data indicated that mean rate of activity [0.51 ) of captive red panda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ild red pandas. Three captive red pandas showed similar daily activity patterns, being least active during night and more active during daytime. Mean rate of activity during daylight (0.58)was higher than during nighttime (0.41). Daily mean durations of activity and rest were 12.21 hours and 11.79 hours, respectively. Active times of captive red pandas accounted for 50.6% of each 24 hours, of which 66.5% were recorded during daylight and 33.5% during night. Two active peaks appeared at07: 30-09: 15 and 17: 30- 19: 00. We recorded a mean of 2.17, 2.13 and 0.88 long, mid-length, and short resting bouts daily, which had mean durations of 3.47, 1.65 and 0.87 hour, respectively.Among these long rests, 46.1% occurred during daytime and 53.8% during nighttime.  相似文献   
243.
2002 年4 ~11 月,在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对小熊猫的觅食特征和营养对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Vanderloeg 和Scavia 选择指数Ei衡量小熊猫对竹笋和竹茎年龄的选择程度。结果表明,小熊猫食物由竹叶(70.5% )、竹笋(22.1% )、野果(7.2% )以及毛(0.2% )等组成。小熊猫几乎全以冷箭竹为食,未发现采食短锥玉山竹。春季食物主要由竹叶和竹笋组成,夏秋季主要由竹叶和果实组成,而冬季以竹叶为主。小熊猫对竹笋、竹叶的觅食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基径在3 mm 以上被采食竹笋,Ei的值为0.071 9 ~0. 094 4,竹高在10 ~70 cm 未被采食竹笋, Ei 的值为0.149 6 ~0.1989。对不同年龄竹茎和竹叶的选择在各个月份间存在变化,4 ~6 月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竹竹叶Ei分别为0. 036 2 、0.224 8 和0.487 6, 7 ~8 月三者Ei分别为0.0071、0.0027 和0. 0098,9~11 月特别喜食当年生老笋上的竹叶(Ei =0.552 1)。此外,小熊猫在6 ~ 8 月还特别喜食已展开(53.4% )和未展开的卷曲嫩叶(36.3% ),不喜食较老的竹叶(10.3% )。小熊猫的食性及其对食物的选择体现了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觅食对策的优化,可最大化觅食过程中的物质或能量摄入。  相似文献   
244.
四川卫矛属植物的资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泽荣 《植物研究》1985,5(1):81-90
常绿直立灌木,高约2米,当年生小枝谈绿色,圆柱形,有时微具4棱角,无毛,一年生枝棕褐色,多年生枝灰黑色;芽卵形,较小,具尖头,长约1.5毫米,直径约1毫米,褐色。叶对生,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宽椭圆形,长8-14厘米,宽2-5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尖尾长达2厘米,有时钝形,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疏生钝锯齿,上面微微具光泽,绿色,下面干燥后黄绿色,两面无毛,侧脉4-6对,近边缘分叉而互相网结,与中脉在两面均明显隆起,网脉明显或不明显,叶柄长6-9毫米,具翅,下面圆形。  相似文献   
245.
张泽荣 《植物研究》1983,3(4):132-138
攀援灌木;幼枝干燥后紫红色,散生少数小刚毛和褐色绒毛,老枝紫黑色;皮孔椭圆形或圆形,褐色。叶纸质,卵形,长6-11厘米,宽3.5-6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睫毛状小锯齿,上面鲜绿色,干燥后褐色,沿中脉和侧脉散生少数小刚毛,下面灰绿色,沿中脉和侧脉具短绒毛,并中脉上散生小刚毛,其余无毛,侧脉7-9对,上面稍明显,下面显著隆起;叶柄长2-6.5厘米,微具绒毛。聚伞花序具3-5花;总花梗纤细,长1-1.6厘米,具绒毛,花梗长0.5-1厘米,具绒毛,苞片小,线状披针形,长2-4毫米,具绒毛;萼片5,卵形,直径4毫米,顶端圆形,外面密被褐色短绒毛;花瓣5,倒卵形,长6毫米,宽4毫米,顶端圆形,雄蕊10,花丝长1.8毫米,花药黄色,卵形,长1.6.毫米,顶端钝形,基部心形,子房球形,花柱单一,直立,长8毫米。  相似文献   
246.
林下草本的演变与森林演替密切关联,为了解祁连山地区青海云杉林在不同演替阶段下的草本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阔叶纯林(Ⅰ)→阔叶混交林(Ⅱ)→针阔混交林(Ⅲ)→云杉纯林(Ⅳ)构成的演替序列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不同演替阶段的草本多样性指标差异,探究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青海云杉林林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下,共发现草本31科64属81种,其中阔叶纯林(Ⅰ)草本植物共21科33属42种,阔叶混交林(Ⅱ)共22科40属50种,针阔混交林(Ⅲ)共22科42属51种,青海云杉纯林(Ⅳ)共15科21属23种。(2)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草本多样性指标均在针阔混交林(Ⅲ)阶段最大,在青海云杉纯林(Ⅳ)阶段最低。(3)生物因子中:LAI是影响草本多样性的主导因子,林分密度、胸径、树高和叶面积指数与草本多样性负相关。(4)非生物因子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是主导因子,土壤水分、速效磷、碱解氮与多样性指标正相关。综...  相似文献   
247.
<正> 2.5%敌百虫粉剂已在我国大量用于防治农业害虫,但是,敌百虫粉剂在贮存期有效成分容易分解,含量不断降低成为这种药剂在粉剂加工和贮存上的大问题。作者为明确造成敌百虫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的影响因素,用生物测定法测定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敌百虫有效成分消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248.
OsGRF6隶属于GRF家族,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调控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为了研究OsGRF6调控水稻初生根发育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从水稻品种‘ZH11’中克隆得到转录因子基因OsGRF6,并对其进行了进化树构建,启动子分析,并对OsGRF6-OE和osgrf6进行了基因型分析和qRT-PCR鉴定及水稻表型观察,并通过酵母单杂交检测了OsGRF6的结合基序,进一步通过ChIP-seq和RNA-seq数据分析了OsGRF6下游的候选靶基因。结果显示:(1)OsGRF6含有一个QLQ和一个WRC保守的功能结构域,与拟南芥AtGRF1和AtGRF2以及水稻OsGRF7亲缘关系较近。OsGRF6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响应顺式作用元件。(2)OsGRF6在水稻种子、幼穗和根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叶中表达量较低。亚细胞定位显示,OsGRF6定位于细胞核,并且OsGRF6具有转录激活活性。(3)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OsGRF6的转基因材料表现出初生根长度较长,而突变体材料则表现出初生根变短的表型。(4)OsGRF6能与CGGCA基序结合。(5)结合ChIP-seqs和RNA-seqs分析发现,OsGRF6靶基因中包含多个参与调控水稻根发育的基因,如OsARF7,OsARF4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