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9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The athermal bioeffects caused by nanosecond electromagnetic pulses with body cells was studied by using a broad band transverse EM-wave cell (BTEM CELL).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and preliminary mechanism analysis we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2.
新疆花椰菜花叶病毒(63-3毒株)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3年在新疆石河子的甘兰留种植株分离到的病毒(63—3),鉴定为花椰菜花叶病毒的一个毒株:致死温度75—80℃,体外存活期7一14_天,稀释限点1:3000一5000,寄主范围限于十字花科植物。甘兰上初呈明脉,后期病状隐蔽;花椰菜上是明脉;大白菜和萝卜上是明脉和枯纹。病毒是球状,直径50毫微米。挑蚜和甘蓝蚜可传病。 63—3(花椰菜花叶病毒),和新疆的孤丁一号(芜菁花叶病毒),新疆的萝卜环斑病毒(萝卜花叶病毒)的抗血清之间无反应,三者之间也没有相互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褐稻虱翅型分化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正>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长翅型和短翅型终年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交替发生,借以不断维持种的生存。实践证明,长翅型的大量产生,往往是迁飞(扩散)的征象,短翅型的数量激增,预兆着大发生的到来。说明它们在繁殖为害规律上各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对于这两种翅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们的繁殖为害习性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应用翅型分化规律来提高褐稻虱的测报和防治效果,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翅型分化因子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现将所获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4.
35.
36.
我们用细胞培养法对大青叶、板兰根、羚羊角及复方羚羊角等注射液进行了抗病毒活性的实验研究。结果复方制剂优于单方,预防用药方式的效果最好,抑制病毒对数为3.25±0.45,属中等有效;治疗用药方式居中,抑药毒对数为2.38±0.96;同时用药方式接近无效,抑病毒对数为1.50±0.82。  相似文献   
37.
<正>由英国“应用微生物学及研究中心”研制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含有凝集原2及3,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188名婴儿进入一项随机的双盲试验,以联合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的无细胞或全细胞菌苗按3、5及8~10个月的间隔进行接种。两组的局部反应相以,但在接种无细胞菌苗后,具有全身反应的婴儿显著地少于全细胞菌苗。对无细胞菌苗凝集原和毒素组分的抗体平均对致滴度高于全细胞菌苗。接种第三剂菌苗后一年,无细胞组抗体的持久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38.
39.
山鸡椒根部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静兰  陈桂初  文永新  成桂仁   《广西植物》1991,11(3):254-256
采用水蒸气蒸馏、气相层析、标准品加入和归一法等综合技术鉴定出山鸡椒根部精油含α-蒎烯、柠檬烯、1.8-桉叶素、对聚伞花素、香草醛、甲基庚烯酮、异胡薄荷醇、香叶醇甲酸酯、α-松油醇、香草醇,柠檬醛a,b、香叶醇、丁香酚十三个成分。  相似文献   
40.
cAM P和前列腺素E(PGE)是发热的重要中枢生物活性物质。我们实验室在最近的工作中发现,间断电针对家兔发热效应的抑制作用与其阻止脑脊液中cAMP和PGE_1含量升高有关。但这种实验是在给动物注射致热原后未出现发热效应时,给以多次电针刺激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