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7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465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695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455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470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366篇
  1990年   313篇
  1989年   301篇
  1988年   161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141篇
  1984年   135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118篇
  1981年   102篇
  1980年   87篇
  1979年   60篇
  1978年   33篇
  1976年   23篇
  1963年   23篇
  1958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本文继续报道对国产姜科植物8属15种所作的染色体计数观察的结果,其中9种是染色体计数的新记录(表1、图1),并初步确定茴香砂仁属Achasma和喙花姜属Rhynchanthus的染色体基数分别为12和11。  相似文献   
22.
光质对一品红叶离体培养中形态发生及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德祥  冯文煦  张丕方  王凯基   《广西植物》1987,(4):339-345+360
本文讨论了将光质应用于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大规模细胞繁殖及形态发生调控的可行性,并测定了一些形态及生化指标作为这种调控的参数。 以一品红试管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置于MS培养基中并分别培养于白(W)、红(R)、黄(Y)、蓝(B)、绿(G)色光及黑暗(D)下,一个月后进行测定。蓝光和黄光明显促进出苗。而愈伤组织形成的情况则正相反,红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黄光效果最差。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及蛋白质、RNA、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与愈伤组织形成有较为一致的关系,但与分化不直接相关。 实验中还测定了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白光与蓝光均能促进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但蓝光中chl b/chl a的比率较高。此外,本文尚涉及暗处理中的晶质化现象(vitrification)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3.
锡嘴雀中脑背外侧核的听觉传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的中脑背外侧核(Nucleus mesencephalicus lateralis,pars dorsalis;MLd)相当于哺乳类的下丘,与听觉传入有关。 本实验选用成年锡嘴雀(Cocoothraustes cocoothraustes)21只(10 11)。经轻度麻醉后,于中脑背外侧核(Po.3,LR 2.7—3.2,H8.0—8.5)注入30%HRP(Sigma Ⅵ)溶液0.1—0.4μl。动物存活36—48小时,颈动脉灌流固定后取脑,连续冰冻切片,片厚40  相似文献   
24.
据室内观察,星豹蛛在安徽省芜湖市(12.7—29.8℃)一年发生不完全的二代,以若蛛和成蛛越冬。雌蛛一生只交配一次,多次产卵。越冬代雌蛛平均产卵囊2.4个,每个卵囊平均具卵52粒;第一代雌蛛平均产卵囊2.2个,每个卵囊平均具卵39粒。卵粒孵化率最低为65%,最高达100%。从若蛛发育至成蛛,一般蜕皮5—6次,少为7次,雌雄性比为1.5:1,成蛛平均寿命为133.2天。  相似文献   
25.
红斑羚和斑羚几种常见行为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上海动物目3头红斑羚和5头斑羚进行了观察研究。主要地就取食行为,反刍行为,饮水行为,休息行为,舐痒和搔痒行为,威胁行为,排粪和排尿行为进行了比较,初步找到了这两种同属的动物在这些行为上的一些异同之处,对它们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异同之处作了行为上的补充,说明了这两个近缘物种之间由于生殖隔离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在行为上也是有异同之处的。  相似文献   
26.
对利用酵母菌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的方法进行了菌株筛选、菌体细胞培养、转化反应条件以及产物提取等方面的探索。从13个属的71株酵母菌中选到转化生成L-苯丙氨酸较高的粘红酵母(Rhodosorula glusinis)As 2.102菌株。经实验得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在含有1.5%酵母膏、1%葡萄糖、1.5%蛋白胨、0.05%L-苯丙氨酸、0.05% KH2PO4、0.5%NaCl、pH5.0的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0小时;最佳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从武汉枕木防腐厂及武汉石化总厂两个曝气池中分离的噬菌体进行增殖,提纯及电镜观察,7株噬菌体按目前公认的分类方法分属于长尾科和短尾科。讨论了噬菌体、寄主与水源的关系,噬菌体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砂仁系姜科(Zingiberaceae)砂仁属植物,其成熟果实大多可入药,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本属植物绝大多数种类都含精油,尤以种子含精油最多,而其精油含量和化学组成又与它们的药效有密切关系。为寻找、评价和扩大砂仁的新药源,笔者对红壳砂仁(Amomum aurantiacum H. T. Tsai et S. W. Zhao)种仁精油化学成分作了初步的研究,共鉴定出13个成分,其中香叶醇、β—石竹烯、γ—木罗烯等9个成分尚未见报道,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橙花叔醇。  相似文献   
29.
徐诗伟  孙筱林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54-355
用反相HPLC内标定量方法测定18-甲基-3-甲氧基-8,14-开裂雌甾-1,3,5(10),9(11)-四烯-14,17-二酮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成具有光学活性17β-羟基化合物的转化率。色谱采用μ-BondapakC14色谱柱;甲醇-水73∶27(V/V)为流动相,流量0.8 ml/min;UV 254 nm检测;雄甾-4-烯-3,17-二酮作内标。  相似文献   
30.
食管癌患者口腔脱落上皮细胞微核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核测试法已被广泛用于研究药物、辐射、 环境毒物等对机体的遗传损伤。以往多以外周 血淋巴细胞和骨髓为材料进行研究,由于操作 狡复杂,且取材过程中给受试对象带来痛苦,因 此进行人群普查常常有很多困难。同时,许多 致癌物的诱变性资料多是从细菌、淋巴细胞和 一些非_L皮细胞系中获得,而致癌物对上皮细 胞的诱变性资料相对较少。近几年来,Stich 等。一‘1对接触致癌物的个体进行了一系列脱落 细胞(包括口腔、膀眺等)微核检测,发现这些个 体的微核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已有资料报 道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明显 高于正常人(1,21,但上皮细胞的微核出现率是否 也高于TL常人,尚未见报道。经过对Stich的 方法稍加改进,我们对食管癌患者的口腔脱落 细胞进行了微核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