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4篇
  免费   992篇
  国内免费   424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416篇
  1995年   345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286篇
  1989年   269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18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137篇
  1984年   130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92篇
  1981年   94篇
  1980年   79篇
  1979年   49篇
  1965年   28篇
  1964年   28篇
  1960年   29篇
  1958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L-赖氨酸分批发酵连续补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L-赖氨酸产生株纯齿棒状杆菌PI-3-2(Hsc-,AEC+)在8L自控发酵小罐上,用恒稀释率指数递增方式连续补加葡萄糖液进行L-赖氨酸分批发酵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投糖分批发酵时,较高糖浓度使比产酸速率Qp值下降,不能有效地提高产酸水平。采用连续补糖方式可以改变菌体竞争底物的能力或改善代谢途径,增大耗底物分数a2或真正产酸率yp,;从而增加表观产酸率Yp值,提高葡萄糖转化率。此方式的发酵属Caden动力学分类第I型,在发酵的中后期控制H等条件,可增加比产酸速率Qp值,提高发酵水平。PI-3-2菌株的产酸水平可由47.Mg/ml提高到64.2mg/ml(总糖浓度18.18%时),避离可达73.3mg/m1(总糖浓度22.73mg/ml时)。  相似文献   
22.
<正> 本文继续报道对国产姜科植物8属15种所作的染色体计数观察的结果,其中9种是染色体计数的新记录(表1、图1),并初步确定茴香砂仁属Achasma和喙花姜属Rhynchanthus的染色体基数分别为12和11。  相似文献   
23.
程菊英  唐改福   《广西植物》1987,(3):274-276
本文首次报道柚花的香气成分。作者利用憎水性树脂XAD-4吸附柚鲜花的头香,并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研究头香的化学组分,分离鉴定了17个已知化学成分。它们是芳樟醇、β-蒎烯、β-水芹烯、橙花叔醇等。  相似文献   
24.
据室内观察,星豹蛛在安徽省芜湖市(12.7—29.8℃)一年发生不完全的二代,以若蛛和成蛛越冬。雌蛛一生只交配一次,多次产卵。越冬代雌蛛平均产卵囊2.4个,每个卵囊平均具卵52粒;第一代雌蛛平均产卵囊2.2个,每个卵囊平均具卵39粒。卵粒孵化率最低为65%,最高达100%。从若蛛发育至成蛛,一般蜕皮5—6次,少为7次,雌雄性比为1.5:1,成蛛平均寿命为133.2天。  相似文献   
25.
对利用酵母菌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的方法进行了菌株筛选、菌体细胞培养、转化反应条件以及产物提取等方面的探索。从13个属的71株酵母菌中选到转化生成L-苯丙氨酸较高的粘红酵母(Rhodosorula glusinis)As 2.102菌株。经实验得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在含有1.5%酵母膏、1%葡萄糖、1.5%蛋白胨、0.05%L-苯丙氨酸、0.05% KH2PO4、0.5%NaCl、pH5.0的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0小时;最佳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26.
气相色谱法检出和鉴定厌氧菌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目前气相色谱法检出和鉴定厌氧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去除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培养基(PYG)本底干扰物的简便方法,提高了对色谱图定性和半定量解析的准确性。同时又推荐了一套简易价廉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通过对若干厌氧菌株的检出和鉴定,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上述工作将有利于气相色谱检测厌氧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7.
食管癌患者口腔脱落上皮细胞微核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核测试法已被广泛用于研究药物、辐射、 环境毒物等对机体的遗传损伤。以往多以外周 血淋巴细胞和骨髓为材料进行研究,由于操作 狡复杂,且取材过程中给受试对象带来痛苦,因 此进行人群普查常常有很多困难。同时,许多 致癌物的诱变性资料多是从细菌、淋巴细胞和 一些非_L皮细胞系中获得,而致癌物对上皮细 胞的诱变性资料相对较少。近几年来,Stich 等。一‘1对接触致癌物的个体进行了一系列脱落 细胞(包括口腔、膀眺等)微核检测,发现这些个 体的微核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已有资料报 道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明显 高于正常人(1,21,但上皮细胞的微核出现率是否 也高于TL常人,尚未见报道。经过对Stich的 方法稍加改进,我们对食管癌患者的口腔脱落 细胞进行了微核检测  相似文献   
28.
在高中“生物”课讲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结构,介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时,学生常会向老师提出:为什么腺嘌呤(A)一定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一定与胞嘧啶(C)配对。从如下几方面解释可较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 1.每种生物双链DNA的四种碱基都是腺嘌呤(A)的百分比等于胸腺嘧啶(T)的百分比;鸟嘌呤(G)的百分比等于胞嘧啶(C)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29.
30.
陈道茂  陈卫民 《昆虫知识》1990,27(6):349-352
尼索朗对桔全爪螨雌螨的药效,乳剂比粉剂好,但对卵无明显差异。温度对药效有显著影响,温度高(28~30℃)效果好,温度低(10~11℃)效果差。桔全爪螨卵对该药剂极其敏感,0.5ppm就有90%杀卵效果,而且,药效长,室内持续期达70天左右。该药在柑桔植株上无传导作用。田间应用12.5~25ppm 48小时杀螨效果为57.8~78.3%,10天达到99.6~100%。有效期约在60~90天,明显长于常用药剂三氯杀螨醇和新杀螨剂托尔克。1988~1989年浙江桔园应用面积达100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