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01.
502.
内蒙古赤峰杏园组植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03.
水稻种间杂种不育限制了其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S1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杂种不育基因座。为探讨S1对杂种的雌雄配子选择性杀灭作用,本研究首先采用图位克隆法,对粳稻IRAT216及其包含非洲栽培稻S1座位的近等基因系IRAT216S1构建的BC_9F_2分离群体,进行了S1精细定位与克隆。首先在定位区间内筛选了所有网上公开的SSR标记,并结合自行测序比较,开发出了31对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把S1锁定在P0535G04克隆上标记2180与2198之间18 kb的精细定位区段,内有ORF11、ORF12两个候选基因。对两基因基因组测序、RT-PCR、基因芯片分析,排除了ORF11,确定了ORF12是唯一候选基因,同时也排除了此座外存在辅助因子的可能性。本研究分子标记的开发将为水稻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帮助,而S1基因的克隆将为杂交育种中克服杂种不育提供了可能,也为进一步杂种优势的利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04.
利用国产器材建立了一套微循环研究用显微电视装置。电视屏上图象放大率:人体甲襞毛细血管为×1000,动物透明组织微血管可达×4000。除便于对微循环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外,本装置并用双缝光度技术和光敏扫描技术时,可对微循环中血流速度和微血管内径进行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505.
甜瓜花药培养诱导成植株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物名称:甜瓜(Cucumis melo)品种为哈密瓜(C.melo var.saccharinus)。材料类别:采取花粉发育为单核中后期的花蕾(即细胞核稍偏离中央,用醋酸洋红或碘-碘化钾溶液压片法检查)。从外部形态看,此时花蕾很小(比绿豆略大),只见花萼,不见花瓣,外部密布茸毛。培养条件:将采集的花蕾用小块纱布包裹,浸入70%酒精,立即转入0.1%升汞溶液中,消毒8~  相似文献   
506.
无论在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中,可动因子(Mobile element)在基因突变、表达、调控以及遗传和进化方面都起重要作用,所以已成为分子遗传学家感兴趣和广泛深入研究的对象。 果蝇(D.melanogaster)二倍体基因组约是16.5万kb,幼虫的成神经细胞染色体约有30%的基因组  相似文献   
507.
508.
为培育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全雌品种,研究通过细胞荧光染色后进行细胞学观察确定人工诱导泥鳅雌核发育的热休克起始时间,并进一步利用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对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泥鳅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受到灭活的鲤(Cyprinus carpio)精子刺激后,第二极体与卵核分开的时间在人工授精后3—5min;卵子在人工授精后3.5min后再热休克2min的诱导孵化率达到10.26%。通过分析野生型泥鳅胚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泥鳅胚胎、泥鳅×鲤杂交胚胎和单倍体泥鳅胚胎的发育,发现部分雌核发育的胚胎可以正常发育,而杂交胚胎和单倍体胚胎会出现明显的发育障碍。核型和流式细胞检测分析表明利用本研究获得的热休克参数进行处理可得到二倍体雌核发育子代,二倍率达64.71%。研究从细胞学层面获得泥鳅雌核发育的诱导参数,可为利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开展全雌泥鳅育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09.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由于碳酸盐岩长期强烈的化学溶蚀作用,其基本特征体现为地表土壤和地下岩溶裂隙及洞穴的二元结构。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下,我国西南地区降雨格局呈现降雨频次减少且单次降雨量增加的趋势。因此,岩溶裂隙和区域降雨时间格局改变将对喀斯特地区的植物生长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模拟不同岩溶裂隙生境(S0:24 cm土壤;S1/2:12 cm土壤层+12 cm裂隙层;S3/4:6 cm土壤层+18 cm裂隙层)和不同降雨时间格局(I2d:2 d降雨间隔;I19d:19 d降雨间隔),探究二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 S. Lee)幼苗是否通过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分布的调整来适应变化环境。结果显示:(1)短时间降雨格局下,相比全土生境,少量岩溶裂隙存在并不影响桢楠幼苗生物量的积累,然而随着岩溶裂隙层进一步增厚和降雨时间间隔延长,桢楠降低了总生物量,减少了茎且增大了根和叶的生物量分配。(2)桢楠幼苗的根系垂直分布随着深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510.
-D-/-D-型是Rh系血型的稀有型之一,1950年最初由Race等报道。-D-/-D-型在世界上已发现有20余例,此中日本人占8例之多,而我国尚未见有一例报道。最近我们在检查一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血清时遇到异常抗体,追查其母亲血,始终未能检出C、c、E、e抗原,而只能证明强力的D抗原,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