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91.
中国小麦遗传资源农艺性状鉴定、编目和繁种入库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农艺性状鉴定、编目和繁种入库,明确了目前我国小麦遗传资源共45519份,包括15个属,231个种,其中小麦属24个种,共43014份;小麦野生近缘植物14个属,207个种,2505份。现有41400余份入国家种质库保存。同时,鉴定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3000多份,并总结出较完善的繁种技术措施。从而显示出我国小麦遗传资源丰富的多样性,并且得到保护,这无疑为我国乃至世界小麦生产和育种的持续发展贮备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92.
利用分子识别原理选择分离中草药独活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6,6-四苯基-2,6-己二炔-1,6-二醇为主体分子,可简单而迅速地从独活粗提物中选择分离有效成分甲氧基欧芹素。收率为0.12%。用IR、^1H NMR、MS表征了甲氧基欧芹素的化学结构,并且用HPLC评价了选择分离的效果,还用IR、粉末XRD方法确证了主体分子与甲氧基欧芹素形成了包结化合物。  相似文献   
593.
植物保护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96,自引:20,他引:76  
在以作用因子组建的生命表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的基础上建立植物保护剂的研究方法和综合评价指标,以表示驱避成虫选择寄主,干扰成虫的产卵行为,对卵孵化的影响,以及干扰幼虫的行为,包括逃避、拒食、幼虫特别是初孵幼虫中毒死亡的作用.采用所建立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的试验结果表明,菜田附近大多数非寄主植物的乙醇抽提物(干重1g·100ml-1)如大叶桉(Eucalytusrubusta)、蟛蜞菊(Wedeliachinensis)等对保护十字花科蔬菜免受小菜蛾为害起着明显的作用.印楝油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相当显著.机油乳剂(CALTEX产品)对桔全爪螨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94.
不同控制条件下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作用因子组建的种群生命表方法组建了4种不同控制措施下的第3、4代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第3、4代棉铃虫卵的寄生率分别为4.93%、1.19%,被捕食率平均21.11%和15.80%。第3、4代幼虫寄生率分别为19.34%、16.20%。结果表明,第3、4代棉铃虫自然种群增长指数分别仅为0.1921、0.1228;采用选择性杀虫剂IKI和Bt制剂组合防治棉铃虫后。第3、4代种群  相似文献   
595.
茶条槭不同海拔种群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茶条槭(Acerginnala)不同海拔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山西七里峪天然分布的茶条槭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海拔种群的种实和叶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7个表型性状中16个存在显著差异,占总表型性状的94.12%。在物种水平上各个性状表现出较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CV)在7.05%~38.12%之间。茶条槭种群具有高的表型多样性(1.9253),5个不同海拔种群的平均表型多样性指数为1.9022~1.9837。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13.79%)小于种群内变异(82.71%),种群内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各表型性状及表型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的N、K、AN、AK、AP、OR、MC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但与海拔高度呈现出不显著的相关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5个种群形成明显的两组,与其地理分布相一致。不同海拔种群所处微生境的异质性是引起种群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茶条槭种群内、种群间变异的利用对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6.
为了分析2009年新型A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本文从NCBI上下载不同分离宿主的流感毒株各节段全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新型A(H1N1)流感毒株与过去的人源A(H1N1)毒株相比差异较大,相对于此前的人源A(H1N1)流感毒株,HA出现了79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14个是相对于所有来源A(H1N1)流感毒株的新突变位点,但有37个突变位点只能在猪源毒株中找到。究竟这一现象说明新型A(H1N1)流感毒株是猪、人源毒株的重组变异毒株,还是猪源H1N1感染人群后逐渐变异并适应人群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7.
从海藻真菌木霉Trichoderma sp.PT2菌体提取物中分离到一个新倍半萜糖苷类化合物Trichodermoside(1)。并通过1D-,2D-NMR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应用MTT法对化合物1的细胞毒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98.
从番荔枝内生真菌Hypoxylon sp.B38的固体平板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通过NMR和MS等方法把它们分别被鉴定为Lachnellin D(1)、D ienetriol 9(2)、Lachnellin C(3)、Lachnellin B(4)和Benzo[d][1,3]d ioxol-5-ylm ethanol(5)。  相似文献   
599.
植物β-胡萝卜素羟化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中的拟南芥、玉米、龙胆、福寿草和水仙等植物β-胡萝卜素羟化酶(BCH)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进而对其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域、功能结构域、基序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BCH基因全长约为1256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约为943bp,编码31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4.82kD,理论等电点为9.18,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都包含Ala(10.34%)、Leu(8.7%)和Gly(8.1%);无信号肽,定位于叶绿体中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含有3-4个跨膜结构域,一个功能结构域,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要构件。  相似文献   
600.
探讨肾癌中抑癌基因肝细胞粘附分子hepaCAM表达与hepaCAM外显子2 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关系。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PCR、RT-PCR法检测肾癌细胞株(786-0,RC-2)和43例肾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hepaCAM外显子2的甲基化状态及hepaCAM mRNA的表达。786-0细胞hepaCAM表达水平低于RC-2细胞(P0.05);786-0和RC-2细胞,前者存在hepaCAM外显子2甲基化,后者未检测到。肾癌组织中hepaC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肾癌组织hepaCAM外显子2的甲基化率为34.9%,癌旁组织2.33%,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但在临床病理参数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aCAM外显子2甲基化的肾癌组织其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甲基化的肾癌组织(P0.05)。因此,肾癌hepaCAM外显子2的甲基化可能是导致hepaCAM表达下降或缺失的原因之一,hepaCAM甲基化的研究为探讨肾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