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一种能够在体外进行不断自我更新,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迅速,相关实验技术和理论也不断发展。总结了近年来各国研究者诱导小鼠和人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方法,分析了一些方法的原理并初步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新方法。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因其体外的可操作性、来源的广泛性及质量可控性将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2.
表观遗传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并且可以遗传的基因功能变化之学科,就其中的X染色体刑量补偿、DNA甲基化、组蛋白密码、基因组印记、表观基因组学和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3.
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ei-Bienko是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区主要的害虫之一。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价内蒙古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间遗传分化, 本文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内蒙古15个地点的亚洲小车蝗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各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4517~13.2881, 多态信息含量值为0.5601~0.8563, Shannon氏多样性指数在0.7018~4.1789之间。15个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836, Nei氏期望杂合度为0.5303~0.6513, 群体遗传距离为0.1092~0.4235, 群体分化率Fst平均值为0.1612, 基因流Nm平均值为1.6164。8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 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大, 基因交流程度中等, 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15个不同地点的亚洲小车蝗种群根据遗传距离共聚为6支。种群间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关系。高山和沙漠对不同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的迁移具有阻碍作用, 可能是形成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探索不同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间的内在联系, 为制定亚洲小车蝗的综合治理策略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64.
玉米螟赤眼蜂在甜玉米地寄生率和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在甜玉米地的年消长动态、日活动规律,以及对不同甜玉米品种和不同防治类型地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卵的寄生率。玉米螟赤眼蜂田间扩散规律为:在苗期,按每点2000头的蜂量相距32m左右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即可达到50%以上的寄生率;在穗期,按每点2000头的蜂量相距24m左右释放玉米螟赤眼蜂,可达到80%以上的寄生率。  相似文献   
265.
四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吕利华  何余容  庞雄飞 《生态学报》2003,23(12):2624-2630
利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技术,组建芥菜、芥蓝、小白菜和菜心4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分析寄主植物和生物因子对小菜蛾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4种十字花科蔬菜的一造菜上,小菜蛾均能完成两个世代。虽然小菜蛾在芥菜上的初始卵量最高,但害虫种群总增长倍数在芥蓝上最高,其次为小白菜,菜心和芥菜,分别为17.64、11.90、11.43和3.76。这说明尽管芥菜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但不适合小菜蛾生长发育。芥蓝是最适宜小菜蛾种群增长的寄主。生物因子在小菜蛾自然种群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种类十字花科蔬菜上,天敌类群对小菜蛾控制作用存在一定差异。除芥菜之外,寄生性天敌对芥蓝、菜心和小白菜上的小菜蛾种群控制作用最大,其次为“捕食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控制作用最小。“捕食及其它”对芥菜上小菜蛾种群的作用非常明显,如果排除此因子作用,小菜蛾种群两代后将增长126.03倍。该因子是导致芥菜小菜蛾自然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制定小菜蛾防治策略时,应考虑蔬菜的种类和布局,加大对芥蓝小菜蛾种群的防治力度;芥菜可作为一种诱杀植物种植,以吸引小菜蛾产卵,并集中防治。这些防治策略在小菜蛾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66.
应用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单克隆抗体比较直接、间接和夹心ELISA方法。结果表明,间接ELISA的灵敏度高于直接ELISA,灵敏度分别为0.042μg/mL和0.083μg/mL,而双抗夹心ELISA灵敏度很差,无法使用。建立用于检测捕食性瓢虫肠道内麦长管蚜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体系,为进一步应用单克隆抗体评价捕食性瓢虫对麦长管蚜的控制作用奠定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7.
螺旋藻藻蓝蛋白光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是一种广泛养殖的丝状体蓝藻。从螺旋藻中提取的藻蓝蛋白具有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作为光敏剂,藻蓝蛋白可应用于肿瘤治疗。本文阐述了藻蓝蛋白的结构、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和藻蓝蛋白光敏作用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藻蓝蛋白在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268.
产卵是植物性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反映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某些特点以及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利用的策略.植物中的驱避物质在调节昆虫产卵行为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非嗜食植物含有对昆虫产卵有驱避作用的次生化合物.研究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质不仅能在理论上加深对植食性昆虫产卵机制,植食性昆虫与植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昆虫群落构建机制等的认识,同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9.
异源次生化合物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作用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在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非寄主植物的乙醇提取物(浓度为1gDW·100ml^-1)即马缨丹(Lantana camara)、飞机草(Expatorium odoratum)、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和机油乳剂(C23)对保护菜豆免受美洲斑潜蝇为害起着明显的作用,这些作用物质处理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36、0.163、0.213和0.222,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可达86.4%、83.7%、78.7%和77.8%。同时,这些作用物质不会影响美洲斑潜蝇的寄生性天敌的寄生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寄生蜂的寄生作用。因此,4种供试作用物质对美洲斑潜蝇种群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70.
十字花科蔬菜对小菜蛾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建4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在菜心、芥蓝、芥菜和小白菜4种蔬菜上繁殖的小菜蛾实验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分别为41.0、69.5、38.2、52.4,影响种群增长的重要因子为幼虫的自然死亡,不同蔬菜种类对小菜蛾雌蛾的总产卵量和寿命无影响,但芥蓝繁殖的小菜蛾日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其它几种蔬菜。在芥蓝和小白菜上繁殖的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存活概率,是其种群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重要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蔬菜中,芥蓝提供的营养最适宜于小菜蛾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是最佳的寄主,其次为小白菜、菜心,而芥菜尽管被报道为小菜蛾成虫最喜欢产卵的寄主,由于所繁殖的小菜蛾种群在幼虫期有较高的死亡率,是最不适宜于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