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利用原位分解袋法研究了华西雨屏区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和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 Dendrocala mopsi)人工林几种凋落物组分在模拟氮沉降下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状态,试验周期为2 a。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 0 g · m-2 · a-1)、低氮(5 g · m-2 · a-1)、中氮(15 g · m-2 · a-1)和高氮(30 g · m-2 · a-1),每月下旬定量地对各处理施氮(NH4NO3)。结果表明,苦竹林和杂交竹林凋落物主要由凋落叶、凋落箨和凋落枝组成,其中凋落叶约占80%;两个竹种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释放的种间差异主要与初始养分元素含量有关;凋落物养分元素初始含量对元素释放模式和最终净释放率的大小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目前,这两种竹林生态系统土壤氮输入主要以大气氮沉降(8.24 g · m-2 · a-1)为主,同时凋落物氮输入(苦竹和杂交竹林分别为1.93,5.07 g · m-2 · a-1)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模拟氮沉降对苦竹凋落物碳、磷、钾、钙元素和杂交竹凋落物碳、氮、磷、钾、钙、镁元素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处理与对照之间元素总释放率差异一般小于10%;氮沉降显著抑制了苦竹林凋落物氮元素释放,减小幅度为19.0%-27.2%,但由于氮沉降增加对土壤肥力的直接改良作用,氮沉降的增加并不会因为凋落物分解速率的降低造成植物生长所需养分供应的减少;从短期来看,在氮沉降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该地区这类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吸存能力仍可能会因为N沉降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而增加。  相似文献   
342.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萄萄球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年龄为1个月~12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鼻咽分泌物或痰进行培养,分离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萄萄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法对分离株进行常用的10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从2 25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痰液分离出肺炎链球菌共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51株。120株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41.7%(50/120)、苯唑西林26.7%(32/120)、头孢曲松9.2%(11/120)、红霉素95.8%(115/120)、克林霉素90.0%(108/120)、四环素70.8%(85/120)、氯霉素6.7%(8/120)、利福平0.8%(1/120)和氧氟沙星0.8%(1/120),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对β-内酰胺酶类耐药率明显高于青霉素敏感株。1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97.4%(147/151)、苯唑西林9.9%(15/151)、头孢曲松9.3%(14/151),对红霉素52.3%(79/151)、四环素31.8%(48/151)、克林霉素24.5%(37/151)、氯霉素9.9%(15/151)、氧氟沙星3.3%(5/151)和利福平2.0%(3/15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高度耐药,临床应尽量减少此类药物的经验性用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43.
记述天牛亚科Cerambycinae虎天牛族Clytini刺虎天牛属Demonax1中国新记录种:卵纹刺虎天牛Demonax pseudopsilomerus Gressitt & Rondon。  相似文献   
344.
345.
本文用无水乙醚及水蒸汽蒸馏两种方法,分别提取小麦花和叶各1 000g和3 200g。4个提取样品分别用氮气浓缩至2 mL。然后用风洞和触角电位检测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对小麦花、叶提取物的行为及电生理的反应。风洞实验结果表明:小麦花、叶中所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棉铃虫有很好的引诱作用,其定向率为45%~72%,高于对照22.2%,经‘检验差异显著;此外,雌蛾对花、叶的定向率均高于雄蛾;而花与叶的提取物对雌、雄蛾的定向率之间无显著差异。触角电位实验结果表明:棉铃虫触角对小麦花、叶的提取物均有强的EAG反应,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雌虫的EAG反应略高于雄虫,但差异不显著;小麦花提取物对棉铃虫EAG反应略强于小麦叶,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46.
该研究通过构建高表达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异常微环境模型探讨IGF-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BMSCs作为载体在靶向治疗肿瘤过程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前期实验基础。取分离纯化的大鼠BMSCs,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表面标志,将实验分为4组:BMSCs空白对照组、IGF-1刺激组、IGF-1+LY294002阻断剂组和IGF-1+MK2206阻断剂组。加药处理2周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及凋亡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RT-qPCR检测细胞Akt、Bad、Bcl-xl、c-Myc、STAT3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kt、p-Akt、Bad、p-Bad、Bcl-xl、c-Myc、STAT3、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IGF-1刺激组细胞与BMSCs空白对照组比较增殖率升高,凋亡率减低;IGF-1刺激组Bad、Bcl-xl、cMyc、STAT3的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BMSCs空白对照组(P0.05);IGF-1刺激组p-Akt、Bad、p-Bad、Bcl-xl、c-Myc、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MSCs空白对照组(P0.05)。而阻断剂组细胞(IGF-1+LY294002阻断剂组、IGF-1+MK2206阻断剂组)与IGF-1刺激组比较增殖率均降低,凋亡率增高,相关分子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以上结果表明,IGF-1能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激活下游增殖和凋亡相关分子,从而促进BMSCs增殖,抑制BMSCs凋亡。  相似文献   
347.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及胱抑素C(Cyst-C)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确诊为H型高血压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的不同分为c IMT正常组(51例)、c IMT增厚组(54例)和颈动脉斑块组(58例)。检测并比较三组间性别、年龄、血清Hcy、Cyst-C、UA、血糖(GLU)、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c IMT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间HDL-C、Hcy、Cyst-C、UA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c IMT与Hcy、Cyst-C、UA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23,0.32,0.30;P0.05),与HDL-C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r=-0.41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Cyst-C、UA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OR=1.203,6.395,1.023;均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及UA水平均与c IMT正相关,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临床早期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348.
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和降雨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LI-COR Inc.,USA)测定了对照(CK)、氮沉降(N)、减雨(R)、增雨(W)、氮沉降+减雨(NR)、氮沉降+增雨(NW)6个处理水平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了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呼吸速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氮沉降和增雨抑制了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减雨促进了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2)减雨使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增加了258 g/m~2,而模拟氮沉降和增雨使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分别减少了321g/m~2和406g/m~2。(3)减雨增加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模拟氮沉降和增雨降低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4)模拟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5)模拟氮沉降和增雨处理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减雨处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6)模拟氮沉降和降雨对华西雨屏区土壤CO_2释放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49.
目的:为探求犏牛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的序列特征,揭示该基因的变异和对家畜产仔率的意义,方法:根据奶牛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犏牛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的序列,扩增序列长度为2022bp,包括5’端上游调控序列、第一外显子和部分第一内含子,并与奶牛该区段序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犏牛FSHβ基因的5’端侧翼区与文献报道的奶牛该基因的同源性为98.37%。结论:这为研究杂交一代犏牛雄性雄性不育,为开展牦牛功能基因组计划和分子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0.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对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肛门功能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间接收的15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凉血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肛门功能、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74.6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创面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排便疼痛消失时间、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wexner便秘评分、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直肠最大容量阀值、直肠感觉阀值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地黄汤用于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机体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调节机体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