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皱纹盘鲍齿舌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皱纹盘鲍齿舌发育状况及成鲍齿舌囊组织结构切片的光镜观察,了解齿舌开始出现的时期、发育状况及如何形成的.稚鲍剥离时的大量死亡与齿舌形态发育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2.
王俊  潘鸿  谢磊  崔国发 《生态学报》2022,42(15):6311-6319
为了揭示珍稀濒危特有种华南五针松天然种群的生存状况,在全面调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五针松分布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收集法,利用群落内不同乔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指标,计算不同海拔梯度内华南五针松种群的平均生存压力,分析不同海拔梯度内华南五针松种群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海拔高度和温度影响群落的空间格局,沿994m至1600m的海拔梯度上华南五针松种群空间格局以聚集为主,且随海拔的升高,种群聚集强度增加,当达到1600m时,聚集强度降低,种内和种间竞争减缓,生存压力变小;2)、华南五针松种群平均生存压力指数总体沿海拔梯度上升呈递减趋势(R2=0.31,P<0.05),中低海拔华南五针松种群生存压力较大,高海拔聚集强度降低,生存压力减小,华南五针松有向高海拔迁移的可能,当达到1710m以上时,最终会因分布区逐渐缩小、生存环境恶劣和不适应等因素造成最终灭绝;3)、群落种间结构的复杂性造成种间和种内竞争激烈,同一海拔梯度上华南五针松种群平均生存压力指数不同;4)、针对华南五针松人工林,种群平均生存压力指数为50,受到来自竞争树种的威胁大,需加以严格保护。华南五针松幼苗更新缓慢,属衰退型种群,且物种之间存在"竞争驱赶"的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华南五针松种群濒危的重要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203.
为探究层间藤本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在群落中的生长格局和居群动态变化,以燕山区域内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圆法分区域进行了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调查,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燕山区域Ⅰ-Ⅱ径级(幼苗阶段)种群个体分别占总数量的15.39%(东段)、31.25%(中段)和30.76%(西段),总体居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种群表现出衰退趋势。调查区域软枣猕猴桃的高度结构基本符合连续发育特征,相对完整。燕山东段和中段的软枣猕猴桃较明显地趋近Deevey-Ⅱ型指数函数模型,燕山西段介于Deevey Ⅰ型与Ⅱ型之间,但更接近Ⅱ型;燕山山脉软枣猕猴桃居群整体呈现衰退型特征。软枣猕猴桃有较高的保护价值,但其居群数量稀少,自然更新能力较弱,种群未来的生长繁衍不容乐观,应加强关注与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04.
近年来,为应对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CO_(2)过度排放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变暖和能源枯竭等问题,微藻固碳联产高值产品的CO_(2)减排策略备受关注,尤其是基于化学吸收法耦合能源微藻固碳的培养体系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优良CO_(2)耐受小球藻Chlorella sp.为试验藻株,探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化学吸收剂单乙醇胺(MEA)在体积分数为20%的CO_(2)和通气比为0.33的条件下对小球藻生理生化特性及固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EA可缓解由高浓度CO_(2)造成的培养基酸化对微藻的生长抑制,且适宜质量浓度的MEA可以有效提高小球藻的生长代谢、CO_(2)固定效率及光合活性。在50 mg/L MEA的条件下,小球藻的生物量、CO_(2)固定率和油脂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7 g/L、0.55 g CO_(2)(/L·d)和23.5%,与无MEA的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3.7%、45.6%和21.7%。综上所述,50 mg/L质量浓度的MEA作为CO_(2)吸收剂用于微藻培养体系可以显著提升小球藻在高浓度CO_(2)条件下的生物量、油脂积累以及固碳效率。以上结果可为微藻CO_(2)生物减排及清洁能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5.
206.
氢离子敏场效应管型尿素传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IS FET(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的二个栅极表面分别复盖一层成二醛交联的牛血清清蛋白-脲酶膜及牛血清清蛋白膜即制成差分式尿素-酶FET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小于1min。尿素浓度为1.O-8.0mg/dL时,响应值与尿素浓度对数值里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响应灵敏度为50mV/dec.(mg/dL)。尿素浓度为0.1—1.Omg/dL时,响应值与尿素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O.998,响应灵敏度为12—15mV/mg/dL。该传感器对l00mg/dL尿素溶液的20次响应的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分别为1.39mv和1.44%。用该尿素一酶FET测定血清样品中的-BUN(血中尿素氮)值时,与酶法相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9912。该传感器在1个半月内累计使用250次后,响应灵敏度下降约10%。  相似文献   
207.
芳香植物是一类富含挥发性成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化妆及食品工业中,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芳香油的生产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如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省,芳香植物也较集中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山东省位于亚热带北界,暖温带的南缘,并且地形多样,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芳香植物除玫瑰油成为全国著名名贵芳香油产品外,其它芳香植物(本文泛指含挥发油植物)的开  相似文献   
208.
人类胚胎发育时期,脾细胞IL-2和IL-6的产生及其与NK细胞功能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胚胎20周龄前IL-2的活性和NK活性细胞基本缺乏,但可分泌低水平的IL-6;随个体发育,IL-2、IL-6的产生和NK细胞活性均逐渐增强,三者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86);出生前,IL-6的产生和NK细胞活性显著低于成人组(p<0.01),而IL-2的产生巳达成人水平(p>0.05)。最后,对在胚胎发育过程中IL-2和IL-6的产生,及其与NK细胞功能发育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诊断癫痫患者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诊治的癫痫患者236例作为癫痫组,另选取同期的健康患者家属或者其他健康体检者23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视频脑电图联合睡眠参数分析;并对癫痫组视频脑电图联合认知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癫痫组睡眠Ⅰ~Ⅱ期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睡眠Ⅲ~Ⅳ期时间显著短于正常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睡眠时相转换频率、觉醒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清醒期、睡眠期不同痫样放电指数(IED)的WAIS-RC IQ和WMS-RC MQ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0%IED≤50%者的WAIS-RC IQ和WMS-RC MQ均显著低于1%IED≤10%者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ED 10%可能是痫样放电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最低阈值。结论:视频脑电图在癫痫患者睡眠障碍、认知障碍识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PR)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水平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x-LDL、hs-CRP及slCAM-1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ox-LDL、hs-CRP及slCAM-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ox-LDL、hs-CRP及slCAM-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E峰与A峰流速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收缩指数、舒张指数和Te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介入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ox-LDL、hs-CRP及slCAM-1ACS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药物安全性与小剂量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