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STAT6 ASODN对哮喘小鼠脾淋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TAT6反义寡核苷酸对哮喘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作用。方法实验细胞分组:正常鼠空白组(A组)、正常鼠OVA组(B组)、哮喘空白组(C组)、哮喘OVA组(D组)、哮喘治疗组(E组)。正常设计并人工合成一段互补于小鼠STAT6 mRNA翻译起始区271-290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全链硫代修饰。用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复制哮喘模型,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导入由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剂Geneshuttle携带的反义寡核苷酸,观察反义寡核苷酸的转染对脾淋巴细胞STAT6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分泌水平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脾淋巴细胞中STAT6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的浓度。结果D组细胞STAT6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STAT6 ASODN转染后,E组细胞该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D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STAT6 ASODN转染后,E组培养上清中IL-4分泌水平显著低于D组(P<0.01)。结论STAT6 ASODN可特异性抑制哮喘鼠脾淋巴细胞中STAT6蛋白的表达,并可特异性抑制脾淋巴细胞中IL-4的分泌,为反义基因技术治疗哮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简明综述了黄酮的结构及其分类、生理活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蕨类植物黄酮的研究进展等等,为了进一步开发蕨类植物黄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气候假说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基于内蒙古草原192个野外样地的调查数据, 结合各样地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9个气候因子, 探讨内蒙古草原物种丰富度格局及其主导因素, 以确定气候假说在该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1)内蒙古草原物种丰富度经度格局显著, 呈现沿经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同时由于经纬度的共线性, 也呈现出沿纬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方差分解显示, 能量单独解释率为2.7%, 水分单独解释率为11.4%, 水分和能量共同解释率为46.3%, 未解释部分为39.6%, 可见能量与水分的共同作用在物种丰富度格局形成中占主导地位, 支持水热动态假说。这说明水热动态假说适用于解释内蒙古草原物种丰富度 格局。  相似文献   
24.
报道了内蒙古清水河黄土丘陵地区发现的紫萼藓科1新变种——缨齿藓菱形变种[Jaffueliobryum wrightii(Sull.)Thér.var.rhombicumX.L.BaiSarula],该变种与干旱山地岩面生境中的原变种缨齿藓[Jaffueliobryum wrightii(Sull.)Thér.]相似,生境的变化导致其形态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上部细胞菱形和细胞壁背部强烈加厚,未分化的叶上部边缘细胞、中肋横切面细胞不分化,叶片长0.7~0.8mm,毛尖长0.8~1.3mm。文中对缨齿藓及其新变种的形态学特征,分布和生境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显微照片,另外,列出了缨齿藓属5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25.
阐明塔河,Kiyik河,Ugan河这3条河胡杨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时空演变格局。2011年5月上旬与9月下旬从Kiyik,Ugan古河道和塔河主河道的6个采样位点采集24棵树的胡杨茎秆内存液样,用4种培养基分离纯化了588株胡杨内生细菌。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588株细菌分别属于6大类群:γ-变形菌纲(50.17%),厚壁菌门(34.58%),放线菌门(10.17%),α-变形菌纲(4.24%),拟杆菌门(0.50%),β-变形菌纲(0.34%),47个属,114种。其中有211株菌的16S r DNA相似率98.0%,它们分别属于19个属的41个物种,是胡杨林本源的潜在新菌种。假单胞菌属(29.76%)和芽孢杆菌属(19.05%)为优势属。与Pseudomonas xinjiangensis相聚类的潜在新种(74株,12.585%)是本源优势菌种。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显示,Kiyik河多样性指数为0.931,塔河为0.935;Ugan河最高,为0.969。香农-威纳均匀度指数表明,Ugan河的分布最均匀,均匀度指数为0.8570;塔河次之,为0.8314;Kiyik河最低,为0.7937。时空变化对比分析表明:整体上塔里木胡杨林内生菌群落结构的原生态状态保持较好,较少地遭受到外来优势菌群的侵染。其中,Kiyik古河道的内生菌群落结构保持原生态最好,很少受外来菌群的清洗与取代;Ugan河次之,内生菌群落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塔河主河道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被人类活动带来的外来常见优势菌群生态冲刷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6.
家畜精原干细胞操作的核心技术是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长期培养。至今家畜精原干细胞的长期培养方法还没有完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简便有效的家畜精原干细胞生物活性鉴定手段。该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牛精原干细胞生理潜能的体外分析方法,用于体外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的生物活性鉴定。首先培养牛精原干细胞,进而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体外长期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在诱导分化过程中对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并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分化的细胞。观察结果显示,经过诱导培养8 d后,牛精原干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胞的运动行为显示出精母细胞特有的特征。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分化的细胞表达精母细胞的标记基因Scp3。上述结果例证了体外培养的牛精原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精母细胞的潜能。该研究建立了牛SSCs体外诱导分化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定体外培养的牛SSCs的生理潜能。但是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不能满足牛SSCs减数分裂的全部要求,导致出现一些不完全符合精母细胞特征的现象。诱导分化培养液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27.
人TRAIL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AIL(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是最近克隆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它的蛋白质结构和生物学效应类似于FAS/APO1L,因此,也被称为APO2L。在低浓度下,TRAIL能迅速地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的位置及细胞分布特征。方法:选用非疾病死亡的引产胚胎标本4例,胎龄20-26周(根据胎儿B超检测和孕妇末次月经日期来计算并获得胎龄),在获取标本1-4小时内,对标本进行灌流固定。其中,2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开颅取出脑干,石蜡包埋、冰冻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照相,其余2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开颅、分离三叉神经根,注入DiI结晶体、在37℃恒温箱内保存3个月,取出脑干、明胶包埋、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1)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三叉神经根连脑水平;(2)三叉神经运动核为多级细胞、胞体较大、位于三叉神经根入脑桥的一束纤维的腹内侧;(3)三叉神经运动核呈椭圆形,神经核细胞呈大小不等,体积较大,胞体呈多角形。结论:人类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为大型的多级细胞成群所形成的核团,位于脑桥三叉神经根连脑水平。  相似文献   
29.
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是由小花棘豆等疯草植物中内生真菌通过酵母氨酸还原酶催化产生的一种吲哚里西啶生物碱,牲畜过量采食含SW的疯草植物会中毒,但是SW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等医学作用。文中以小花棘豆内生真菌野生株OW7.8及其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缺失突变株M1为研究对象,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酵母氨酸、α-氨基己二酸、赖氨酸和哌啶酸培养内生真菌野生株和突变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测定SW,比较不同培养时间下内生真菌野生株和突变株中SW合成动态变化,并对所得数据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OW7.8中SW含量高于M1;添加前体物可提高菌体内SW的含量;不同前体对SW合成的影响不同,其中添加哌啶酸对SW影响最大。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株(基因型)、添加前体化合物对真菌SW合成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0.
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玉浩拉.  RL 《动物学报》1995,41(2):125-133
1992年对鸭绿江香鱼耳石日轮与生长进行了研究。人工受精孵胚胎发育后期和前仔鱼期连续剖察表明,受精后约96小时胚体听囊内出现一对矢耳石,孵出后第2天耳石上出现第一个日轮,之后每天形成一轮。在当镜和扫描电镜下测定了幼、成鱼矢耳石的形态、直径、日轮数及其间距变化。耳石矩径与鱼体长呈线性关系,75尾幼、成鱼的关系式为y=3\28x+248.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