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9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153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HCV的感染是导致肝细胞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目前可以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HCV感染,但是患肝细胞癌的风险仍然存在。HCV诱发肝细胞癌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其可能是通过病毒因子直接作用和/或通过引起慢性炎症诱发肝癌。因此,需要更好地了解HCV诱发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为肝细胞癌的防治提供研究基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丙型肝炎病毒直接作用诱发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具体从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上皮 间质转化、脂肪变性和氧化应激6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了解HCV诱发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为肝细胞癌的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72.
阳春台南蝇Tainanina yangchunensis Fan et Yao,1984 本种系范滋德、姚爱民于1984年(动物分类学报9(2):176—178)根据广东阳春县春湾产的一只雄性标本记述,当时未获雌性。王宝林、杨祖堂1984年7月27、28日在四川渡口和9月25日在四川米易均采到雄、雌台南蝇属标本,共获108,雄蝇已确认均为阳春台南蝇,从而获得本种雌性,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3.
目的:研究γ-生育三烯酚联合亚砷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NB4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细胞周期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Annexin V/PI染色、Caspase活性检测、Western Blot等方法测定细胞凋亡。采用1μmol/L ATO及不同浓度(0、15、30、45μmol/L)的γ-生育三烯酚处理NB4细胞24、48和72小时,通过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检测Caspase3,8,9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caspase-3、Bcl-2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结果:γ-生育三烯酚联合亚砷酸显著抑制NB4细胞增殖(P0.01),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和γ-生育三烯酚浓度的增加,其增殖抑制作用增强;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S期的比例由38.21%±2.99上升到50.31%±5.03;γ-生育三烯酚联合亚砷酸诱导NB4细胞凋亡,1μmol/L ATO联合15、30μmol/L的γ-生育三烯酚处理48h后,细胞活率分别为82.27%±3.16、66.97%±3.17、12.63%±2.66;1μmol/L ATO联合30μmol/L的γ-生育三烯酚处理后,NB4细胞caspase-3,-8,-9的活性均较ATO单独用药组显著增高,c-caspase-3表达增高而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生育三烯酚联合亚砷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NB4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增殖并诱导凋亡相关,其作用靶点可能与促进Cas-pase诱导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74.
为了摸清西藏自治区雀麦属种质资源,初步开展了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雀麦属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工作。共收集到无芒雀麦、雀麦、旱雀麦、华雀麦、细雀麦、大序雀麦、篦齿雀麦、总状雀麦、大麦状雀麦等9种73份资源。其中,发现《西藏植物志》未记载的新记录种4个,分别是雀麦、篦齿雀麦、总状雀麦和大麦状雀麦,并发现了西藏特有种华雀麦。相较原有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库保存的西藏地区雀麦属1种1份,极大地丰富了国家牧草种质资源库,为深入研究西藏自治区野生牧草资源奠定了数据和物质基础,为下一步青藏高原野生牧草的驯化与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975.
表达、纯化pfu-sso7d及T7ssb蛋白,并优化PCR反应体系。分别将pfu、pfu-sso7d及T7ssb基因构建于p ET28载体上,转化至原核细胞中,诱导表达出pfu、pfu-sso7d及T7ssb蛋白,并通过His-Nickle亲和层析纯化柱纯化蛋白。从A549细胞中提取人的基因组DNA,以该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fu酶扩增c-met基因;同时从A549中提取总RNA,经过逆转录反应后,以逆转录产物c DNA为模板,分别利用pfu酶和pfu-sso7d酶扩增PD-L1基因,对比两种酶的DNA扩增效率;从MC38细胞中提取鼠的基因组DNA,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pfu-sso7d和pfu-sso7d联合T7ssb蛋白扩增Trp53基因,对比两种PCR反应体系的扩增效率。我们成功的将pfu、pfu-sso7d及T7ssb基因构建于p ET28载体上,并成功的诱导表达并纯化了这三种蛋白;用pfu酶成功的扩增出c-met基因;对比pfu酶,pfu-sso7d表现出较高的DNA扩增效率;在扩增Trp53基因的PCR反应体系中,同单独使用pfu-sso7d酶相比,pfu-sso7d联合T7ssb蛋白在PCR反应体系中可以提高PCR产物的量,约1.7倍。本次研究表明,利用纯化的pfu-sso7d蛋白和T7ssb蛋白,我们构建了优化的PCR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76.
为了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剂量甲基强的松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因子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gA明显高于治疗前,IgG和IgM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CD3~+、CD4~+/CD8~+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CD8~+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IgA、IgG和IgM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炎性介质(IL-6,TNF-α,CRP)均明显降低,且小剂量组患者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早期应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的浓度,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7.
目的:制备分子探针VEGF-USPIO和研究其在体外对卵巢癌细胞的靶向成像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偶联法将VEGF抗体与USPIO连接,构建成具有免疫活性的靶向分子探针VEGF-USPIO。用CCK-8法检测该探针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活性的影响;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磁性标记情况,并对经过标记的细胞进行体外磁共振成像,观察其对磁共振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成功合成了分子靶向探针VEGF-USPIO;当探针浓度在60μg/mL及以下时对细胞活性无影响(P0.05);细胞普鲁士蓝染色结果显示标记了靶向探针VEGF-USPIO的细胞其胞膜及胞浆含铁颗粒沉积较多;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经靶向探针标记的细胞,T2WI信号强度较未标记探针的对照组细胞降低(P0.05)。结论:所合成的VEGF-USPIO通过磁共振信号强度的变化实现MRI成像。  相似文献   
978.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仍在探索中。中枢神经系统内有三种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少突胶质细胞。近来有研究发现,这三种胶质细胞可通过活化、产生和释放细胞因子等途径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探索神经胶质细胞的多种复杂功能或作用机制来充分认识胶质细胞的特点,为今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研究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的特点及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与疼痛治疗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总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星状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79.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蛋白家族成员8A(leucine-rich repeat-containing 8A,LRRC8A)是容积敏感性阴离子通道的关键组分,通道的通透性与阴离子/渗透物选择性受该家族其它成员的调控。研究表明,LRRC8A异常不但引起淋巴细胞发育障碍,而且是肿瘤细胞顺铂耐药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本文回顾了LRRC8A复合体通道的电生理学、药理学特性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0.
研究在高密度鳙和黄颡鱼、鲢混养模式下, 通过在池塘中设置1/4拦网(A组)、1/2拦网(B组)和无拦网(C组)处理和分析养殖期不同处理组的水质特征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来探讨设置拦网是否会减轻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 以保证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结果显示, A、B组TSS明显降低(P<0.05), 但TN、TP等营养盐显著增高(P<0.05)。各处理组中的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相对较多, 分别占比为30.4%—36.6% 和51.6%—57.0%, 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相对较少。各处理组的物种组成变化不明显, 物种多样性(H')仅在7月9日和7月23日2次采样中, 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 其他时间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各处理组中的主要优势种群为原生动物和轮虫, 但轮虫在实验后期趋于小型化。另外, 大型优势物种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随着采样时间在C组中消失, 在A、B组仍存在。轮虫和原生动物的生物量在实验期间各处理组中的变化不显著, 枝角类和桡足类总生物量则是在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 说明拦网分区养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减轻大型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 减缓其生物量的骤降。研究结果对维持池塘浮游动物生态平衡和增加池塘中鳙的天然饵料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