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研究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 6个居群间果实和种子特性及种子萌发差异, 以揭示异质生境下准噶尔无叶豆果实和种子的生态适应机制。结果显示: 居群间准噶尔无叶豆的植株距离(F = 2.34, p = 0.03)和植株冠幅(F = 8.49, p < 0.01)存在显著差异, 沙漠北缘E、F居群和沙漠腹地C居群(受人类干扰剧烈)的植株距离和植株冠幅高于沙漠腹地A、B、D居群; 居群间准噶尔无叶豆果实和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重量存在显著差异, 居群E、F和C的大部分参数显著高于其他沙漠腹地居群; 居群间果实多子性(F = 6.96, p < 0.01)也存在显著差异, 居群C的果实多子性最高((32.50 ± 4.79)%); 萌发结果表明, 居群间新鲜的成熟种子萌发不存在显著差异, 且萌发率都低于15%; 所有居群的大部分种子都存在物理性休眠现象, 人为划破种皮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 但在低温(15/5 ℃)条件下, 所有居群的种子萌发率都较低, 说明低温抑制了种子萌发; 经人为划破种皮解除物理休眠后, 种子的休眠没有完全释放, 居群C、E和F (大种子居群)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居群A、B和D (小种子居群) (F = 30.77, p < 0.01), 说明准噶尔无叶豆种子不仅存在物理性休眠现象, 也可能存在生理休眠现象。不同程度的种子复合休眠可能是准噶尔无叶豆不同居群适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重要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462.
豆柄瘤蚜茧蜂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镜对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的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 发现有7 种感受器, 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Ⅰ型、刺形感受器Ⅱ型、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Ⅰ型、腔锥形感受器Ⅱ型和板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是数量最多的感器; 除了腔锥形感受器Ⅱ型只在雌虫触角发现外, 雌、雄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和结构没有较大的差别, 并且腔锥形感受器Ⅱ是数量最少的感器。  相似文献   
463.
根据实验室分离的大黄鱼弧菌病主要病原菌哈维氏弧菌(Vib rio harveyi)GYC1108-1株的胞外蛋白酶基因序列,设计胞外蛋白酶基因(ΔProA)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1552bp的ΔProA基因,克隆于pUC57-T载体;将ΔProA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进行融合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ΔProA融合蛋白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大小约55kD,诱导5h的表达蛋白产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1%。Western blot分析,表达的55kD蛋白具有较高免疫原性。用纯化的ΔProA融合蛋白对大黄鱼进行免疫试验,结果免疫保护率达到75%。    相似文献   
464.
RNAi技术在转基因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秀山  张令强  贺福初 《遗传》2006,28(3):351-356

RNA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来产生转录后沉默的效果,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已经在线虫、果蝇、小鼠、大鼠等模式生物中得到成功应用。RNAi转基因小鼠的出现,使得在哺乳动物整体水平研究靶基因的敲低成为可能。文章以RNAi转基因小鼠为代表,就转基因载体的设计策略、基因敲除与基因敲低的比较、RNAi转基因动物的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缺陷等作一总结,并展望了RNAi转基因动物对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贡献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5.
柽柳泌盐腺结构、功能及分泌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柽柳属中多数种是典型的泌盐性盐生植物,泌盐腺在调节体内离子平衡,维持渗透压稳定,提高植物的耐盐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柽柳泌盐腺研究成果,对泌盐腺的结构、功能及泌盐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66.
“人眼视网膜成象实验”的改进我们知道,视网膜上所成之象为倒象。怎样才能证明这一点呢?我进行了实验,找到了最佳操作方法。取厚纸两张,一般牛皮纸即可,但不能用白纸,黑纸更好。在其中一张纸中央用针扎一小孔,孔的直径最大不能大于3mm。把带孔纸置于眼前3~1...  相似文献   
467.
以云斑尖塘鳢为对象,对其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体系中的连接、预扩增、选择扩增等关键步骤的参数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磷酸化接头,预扩增PCR增加延伸反应及20倍稀释预扩增产物的条件下,可得到清晰稳定的电泳图谱。所筛选的48个引物组合中,14个引物组合的产物带型稳定清晰,分布均匀,扩增片段为50-70条。本研究获得的AFLP优化参数及引物能够运用于云斑尖塘鳢群体遗传分析及分子辅助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468.
研究了一类在两个不同斑块环境中的具时滞基于比率依赖的扩散捕食者-食饵系统,并利用重合度中的延拓定理得到了该系统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69.
膜蛋白结晶方法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蛋白执行着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其分子的三维结构解析对阐述其功能及开展理性药物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膜蛋白结构解析以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为主,该技术需要高质量晶体作为衍射对象.然而由于膜蛋白具有两亲性,难以得到高度有序的三维晶体,进而导致其结构解析十分困难.针对此问题,研究者们发展了一些专门面向膜蛋白的结晶方法,如基于去垢剂的方法,基于脂类的方法等.本文回顾了这些方法,并对未来膜蛋白的结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0.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莫沙必利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肠道菌群及脑肠肽的影响,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门诊治疗的92例IBS-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n=46例)和单用组(n=46例)。单用组患者予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饭前30 min口服。联合组患者在单用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埃希菌)、血清脑肠肽[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P物质(substance P,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上升,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下降或上升幅度大于单用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和S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P水平显著上升,且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下降或上升幅度大于单用组(均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用组(95.65%vs 80.43%,χ~2=5.06,P=0.024 9)。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莫沙必利治疗IBS-C患者的效果较确切,不仅能纠正肠道菌群紊乱,重建肠道菌群平衡,而且能调节脑肠肽的分泌,加快肠道传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