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从饲料玉米、高粱、麦秆及棉花中筛选出的乳酸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综合性分析。用MRS+CaCO3固体培养基从棉花中分离出乳酸菌18株、高粱中30株、饲料玉米中18株、麦秆中18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鉴定并按产酸试验,耐盐及耐酸试验挑选出32株产酸率强的乳酸菌对其进行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32株菌都具有良好的耐盐、耐酸能力;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可知32株乳酸菌分属于两个属,即乳杆菌属、肠球菌属,4个种,即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肠道球菌(Entercoccus faecium)、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海氏肠球菌(Entercoccus hirae)。4种饲料原料中肠道球菌普遍存在。除了这种乳酸菌以外,棉花有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海氏肠球菌,玉米和麦秆内有植物乳杆菌。从饲料中筛选出4株具有较强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可进一步研发成青贮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从山西偏关县地方饮食稷米汁中分到一株酵母,命名为XJU-1,并进行分类学鉴定及pH耐受检测。方法:XJU-1的形态学观察、生理学测试及脂肪酸分析、测定基因的ITS区、26S大亚基D1/D2区以及IGS区,测序序列用邻近法建树推算XJU-1的归属。结果:XJU-1生长谱为pH 2.0~13.0,最适为8.0。仅检测到8种脂肪酸,3种优势脂肪酸总量为91.24%。基因ITS区和26S大亚基D1/D2区显示与Trichosporon asahii(Strain 2479T)最为相近,分别仅有1bp差异。基因IGS区表明该菌是T.asahii的一个变种T.asahii var.asahii。结论:已知的T.asahii无耐碱性报道,XJU-1(=CGMCC AS 2.3199=CCTCC AF207026)pH生长谱宽泛,是一株新的兼性耐碱菌株。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总结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选择3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据病变夹层破口的位置、累及范围、有无合并主动瓣关闭不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随访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预后。结果:3例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死亡率为8.3%,平均手术时间156.7±56.7min,平均阻断时间98.5±32.7min,平均选择性脑灌注时间56.1±20.7min,术后平均ICU住院时间6.2±3.8d,术后平均总计住院时间25.4±7.3d;术后6个月后随访,3例患者死亡,其余30例患者恢复满意,生活质量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应积极施行早期外科治疗,术前快速准确诊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后采取措施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诊治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54例宫颈病变患者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行LEEP术治疗,并做病理组织学诊断,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方法取材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LEE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长约6.76.7± 3.5 min,术中出血量<20 mL.2个月后患者复查,成功率为93.8%(332/354例),经二次手术全部治愈,并发症少.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来看,与LEEP术相比,阴道镜下活检的炎症检出率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低,但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阴道镜活检结果,针对性使用LEEP术,密切随访,是诊治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马肠道非常发达,其中定居着丰富又复杂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在宿主的生理、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和分析手段的改进,对复杂环境中微生物的研究更加方便、透彻.本文就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技术在马肠道核心菌群、不同肠道段菌群结构、不同因素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及马肠道微生物...  相似文献   
996.
探明二斑叶螨取食对棉花叶片内应激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在棉苗5-6叶期接种不同数量(10-40头)的二斑叶螨雌成虫,取食1-4 d后采摘不同处理的叶片,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脂氧合酶(LO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结果表明二斑叶螨取食后,棉花叶片CAT活性显著升高,且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为害3 d时,10、20、H(每株接棉蚜跟叶螨各40头)头/叶的CAT活性达到最高峰,显著高于对照(P0.05);POD、PAL活性也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和螨口数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为害4 d时达到最高峰;而PPO、LOX活性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上升后下降趋势,且为害2 d时达到最高峰,仍显著高于对照(P0.05)。棉叶应激防御酶活性随着二斑叶螨为害时间与螨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二斑叶螨的危害胁迫能诱导寄主植物产生一系列应激生化反应,不同的酶活性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状况,探讨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在新疆乌鲁木齐市5所大学随机抽取516名大学生,用一次性口腔探针从龈缘处取垢物,生理盐水涂片,吉姆萨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为37.02%。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36.49%和37.66%,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维吾尔族感染率分别为33.83%和42.8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经常刷牙者感染率高于经常刷牙者(44.81%vs 33.70%,P0.05);使用普通牙膏者感染率高于使用药物牙膏(44.12%vs 33.65%,P0.05);有口腔疾病患者感染率高于健康者(9.03%vs 47.85%,P0.05)。结论齿龈内阿米巴在大学生这个人群中感染率较高,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扫描电镜对新疆胡颓子属(Elaeagnus Linn.)落叶组大果沙(E. moorcroftii)、尖果沙枣(E. oxycarpa)和沙枣(E. angustifolia)共计18个样品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全面描述了新疆胡颓子属3个种花粉的极轴长、赤道轴长、极面观、赤道面观、孔沟形态和外壁纹饰等形态特点,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聚类结果的比较,讨论不同孢粉学特征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种的花粉均为中等大小;萌发孔类型均为三孔沟型。(2)花粉极面观形状从三角形、钝三角形到圆三角形;赤道面观形状从菱角形、半圆形到扁圆形;外壁纹饰从皱波状到穴状。(3)以筛选出的5个反映花粉形态的主成分指标进行聚类,结果显示所选指标不能区分种;以代表花粉形态的极面观形态和赤道面观形态为指标进行聚类同样也无法区分3个种;以花粉粒大小为指标进行聚类发现,大果沙枣的花粉大小可以区别于其他2个种。研究表明除了大果沙枣花粉的大小,尖果沙枣和沙枣的花粉形态不宜直接应用于种的划分。该研究结果为新疆胡颓子属落叶组植物花粉的种间鉴定和品种划分以及进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记述了山西天镇晚白垩世灰泉堡组发现的一鸭嘴龙超科恐龙新属种:天镇大同龙Datonglong tianzhenensis gen.et sp.nov.。标本为一保存较完好的右侧齿骨并带牙齿。与其他鸭嘴龙超科恐龙不同,大同龙每个齿槽有两个功能齿,而且舌面齿冠上嵴的发育也具有独特的特征组合(主嵴向远中方向偏移;次嵴发育;无其他附嵴;主嵴上半段略后弯)。对比研究发现,在较进步的非鸭嘴龙科鸭嘴龙超科类群中齿骨和牙齿的演化过程复杂,许多鸭嘴龙科的特征在这些类群中时而出现,如:巴克龙Bactrosaurus齿冠具有较大的高/宽比;吉尔摩龙Gilmoreosaurus齿冠上只有一个主嵴和纤弱的附嵴;张衡龙Zhanghenglong齿冠上主嵴中置;南宁龙Nanningosaurus下颌冠状突前倾;大同龙Datonglong每个齿槽有两个功能齿。这表明为了获得更有效的牙齿咀嚼方式,在鸭嘴龙科起源前它的姐妹群们曾进行过多种尝试;这也告诫我们,受大量趋同演化的影响,要厘清这些类群间的关系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比分析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湿热痹阻组)、4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寒湿痹阻组)以及同期我院体检科确诊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CD147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清MMP-3、TIMP-1、TNF-α、IL-1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MMP-3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TIMP-1、TNF-α、IL-1β则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与寒湿痹阻组(P0.05),寒湿痹阻组血清MMP-3、TIMP-1显著低于湿热痹阻组(P0.05),湿热痹阻组与寒湿痹阻组血清TNF-α、IL-1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MMP-3、TIMP-1及单核细胞表面CD147存在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